基于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的IPD团队风险分担

来源 :工程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IPD模式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需三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分担问题,选择全过程咨询方作为除业主和施工方以外的第三方,构建基于适应性预期的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各方在初始策略下,体谅另外两方的诉求,根据适应性预期调整己方下一轮策略,经过多轮谈判达到均衡,求得各方需承担风险的合理比例.该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下的无限重复合作博弈,应用到工程实际时,三方在博弈轮次达到一定数量或策略调整幅度较小时可及时停止谈判.并以算例验证了三方相互体谅讨价还价模型的可靠性及分担比例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将促进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转型升级.利用模糊统计法与隶属度分析法构建了建筑产业工人胜任力模型,进行基于二元对称变量的共现聚类分析,在胜任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质、团队特征、发展能力、职业态度、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八维度的建筑产业工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建筑产业化政策导向确立了建筑产业工人绩效评价实施模式和绩效薪酬管理方法.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建筑产业工人职业素质与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为明确政策对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监管平台价格结构的影响,基于Armstrong定价模型,引入政策性因素,构建该平台的价格结构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变量实际含义,指出政策因素在平台价格结构制定中的重要性,厘清政策对价格结构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并应用案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因素的补贴和惠及力度会提高或减弱平台用户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和最优注册费,合理设置可实现平台双方的利益和公共服务价值最大化.研究结果为公共服务平台中政府制定惠及责任方、平台、公众的合理政策提供参考.
科学确定各参与企业对建筑项目优化的实际贡献程度,可使决策者在确定利益分配方案时有理可依.通过文献分析法找出所有影响参与企业贡献度的因素,将其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基于加权广义马氏距离改进的TOPSIS法构建建筑项目参与企业贡献度评价模型,并以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项目案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一般项目实际情况,可作为利益分配方案的理论支撑.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能耗计算和优化过程具有降低建筑行业能源消耗水平的潜力.基于能耗分析的目标和系统范围,制定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能耗清单和计算公式;对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能耗清单进行基于IFC标准的扩展表达,将扩展后的能耗清单关联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BIM模型中.并以南京某项目的预制柱为例,验证了BIM技术有利于计算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的能耗水平并实现能耗优化.
风险管理是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核心问题.以固原海绵城市PPP项目为例,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并评估项目关键风险因素,从政府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探讨关键风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固原海绵城市PPP项目中政府方注重项目层面风险,而社会资本方更注重政府或行政层面风险;同时,政府和社会资本对政府违约风险和审批延误风险的重要程度认知较一致,对运营服务费用支付风险存在认知错位.研究进一步为双方提供不同视角的见解,将有助于指导探索影响海绵城市PPP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2005~2018年我国建筑废弃物排放测算基础上,用泰尔指数来计算建筑废弃物排放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总体泰尔指数,同时进行各地区建筑废弃物排放量的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产量区域性显著,总体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且我国建筑废弃物排放量目前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各地区和总体发展的差异出现变化的幅度较小,全国及各区域都存在着条件β收敛.研究成果旨在探究建筑废弃物产量的空间差异性,进而为政府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政策提供
为提高PPP项目整体绩效水平,实现物有所值,针对PPP项目运营过程中政府对社会资本投机行为监管不足的问题,引入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构建社会资本、公众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对博弈三方策略的影响关系,并对演化博弈系统中不同条件下的稳定点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媒体真实报道概率越高或报道影响力越大,对社会资本越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政府部门加大对社会资本的绩效费用扣留额、社会资本对公众的补偿额,能够抑制社会资本的投机行为.
随着PPP模式在城市水生态治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准确地评估城市水生态PPP项目实施绩效的需求日益凸显.通过对传统可拓云模型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组合赋权-改进可拓云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结果导向为切入点构建了绩效指标体系,从产出、效果、管理层面对城市水生态PPP项目建设运营阶段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该模型对某污水处理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绩效等级分别为1.3680和1.6254,模型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相符,结果精度相比其他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估结果更高,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我国自2011年发布《2011~2015年建筑化信息发展纲要》以来,经过10年时间大力推广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集成应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发展缓慢.造成BIM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有政策、效益、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因素,基于国内BIM发展现状,提出通过设立BIM经理即BIM项目全生命周期总负责人一职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行业信息化水平,研究包含BIM经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BIM经理的发展前景.
基于现有研究建立工程保险需求模型,搜集了2008~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并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组别,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静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能显著促进国内工程保险需求的增长,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工程保险发展主要依靠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和保险标的价值,企业财富可能是工程保险的替代品;中部地区保险标的价值和建筑业发展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工程保险属于劣质商品;西部地区企业收入和财富推动了工程保险需求增长.系统GM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