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之中,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是如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运用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小学科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小学科学实验又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小学科学實验教学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营造浓郁的科学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手足无措,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对小学科学实验学习的抵触心理,甚至厌恶小学科学实验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渐渐产生对科学实验学习的热爱,享受科学实验的过程,感受科学实验的独特魅力。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小学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卵石是怎么形成的”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三张不同的鹅卵石图片,之后告诉这三张图片中的鹅卵石分别来自河流的上、中、下游,之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三张图片鹅卵石的不同,并为学生介绍鹅卵石的形成环境,从而使学生对鹅卵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鹅卵石形成的视频或者影片,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鹅卵石的形成过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鹅卵石的形成进行小组讨论,从而使学生对鹅卵石的知识可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初期,心智尚未成熟,而学习的动力就是对知识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参与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从而突破传统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避免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学习“火山”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效。为此,教师应该注意到本节教学内容的这一问题,在本节课教学开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火山的视频和图片,从而为接下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就利用这些资料为学生展示火山的喷发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火山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再适当地进行解释,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日常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操作方面的偏差,这不仅导致了小学科学实验的失败,破坏实验的相关设备,甚至威胁到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小学科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操作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实验流程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例如,在讲解“热传递”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热传递实验的视频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师要加以解释说明,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步骤。在多媒体模拟实验演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具体的实验步骤与实验注意事项复述一遍,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试管中水的沸腾情况,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良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为此,教师必须提高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层次融合,使得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水平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慧洁.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
  [2]董道夷.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11).
  [3]邵惠英.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科学项目学习模式的初步实践[J].浙江教育技术,2013(5).
  注:本论文系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辅助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研究成果,立项号:WW[2017]GH389。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早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做了明文规定,加上中考、高考的不断变革,人们对阅读越来越重视。为了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从学校到家庭,整本书阅读已经被广泛推广。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和评价,整本书阅读对于有的孩子形同虚设。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我更加深信如果没有相应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和评价体系,部分孩子的课外阅读效果最终都会大打折扣,阅读教学还是难以走出画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很多课程都在开始寻找升级的方式,尤其是初中语文这门重点教学科目,多年以来,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之下
脉冲振荡技术(impulse oscillation,IOS)是近年来测定呼吸力学的新技术,因其受被检者影响小、操作简便、无创测量,重复性好、分析全面,可提供多种呼吸生理参数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
“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命题,具有寻根、整合性质。它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史实为美学史输送了足可征信的原始资源,具有史料的直接性甚或惟一性,评述的权威性甚
摘 要: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评价;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孩子
摘 要:评价小学生习作就要以情入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那么和谁交流,向谁表达就显得异常重要,要以读者的身份走进学生的内心,同样习作评价要从内容入手。   关键词:以情入境;習作评价;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要以情入境,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出发,捕捉典型可感的具体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
目的分析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梗死面积及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评价BNP在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短期预后中的意义。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父母外出打工,那么作为孩子,就要选择到寄宿制的学校去上学,寄宿制学校的增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学生选择在学校住宿,那么就意味着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多了。但是随着课余时间的增多,课外活动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就成为很重要的事。尤其是早、中、晚的课余时间怎么合理安排成为老师极其头疼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的激励措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