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的社会,随着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爱情日渐低龄化、世俗化、庸俗化。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致橡树》比肩而立的“两棵树的爱情”,拷问着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
  关键词:《致橡树》,拷问,当下,爱情观
  《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呐喊出一代青年女性的心声。
  一九七七年,刚刚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人们渴望挣脱“左倾”思想的枷锁,作为朦胧派代表的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代表了一代青年女性对自由平等爱情的期盼与渴望,作品的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不啻是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这首诗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并且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作用。
  爱情平等自由,是一代代青年人的内心期盼,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在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封建思想、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爱情之花缺乏阳光雨露。
  先不说三从四德,也不说男人是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爱情自由,还是一种稀缺之物。
  1981年上映的电影《被遗忘的角落》,反映了一代青年在谈爱色变的年代里,对爱情的盼望及迷惘。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小学时,男女生有说有笑,上初中就视同陌路,到了高中,即使男女同桌,也噤若寒蝉,男女生不说一句话,内心深处有一道深深地“三八线”鸿沟。整个社会,鲜见爱情,更难有“爱情的角落”!
  不仅如此,在婚姻生活里,男人至高无上的地位也难以撼动。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讲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矮丈夫在社会上不受待见,但在家里,他爱耍威风,动手打女人。但是由于自己矮小,够不着打,于是,戏剧性的画面出现了,高女人把矮丈夫抱上凳子,递上扫帚让男人打自己。
  一九七七年,舒婷的《致橡树》一诗,表达了觉醒的一代女青年,对自由平等爱情热烈、诚挚的渴望与追求!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恋爱自由,人格平等,不去攀高枝,摧眉折腰,也不做傻傻的痴情种,死心塌地,失去自我,一味地献媚,祈求被爱。“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阳光,甚至春雨。”爱情拒绝一味地奉献,不做爱情的俘虏,不做“陪衬人”,也不要做别人生活的滋养。
  诗人心中,纯洁高尚的爱情“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有史以来,舒婷第一次勇敢地喊出了女性内心的渴望:爱情,不再是男性的专属,女性也撑半边天!爱情不再是传统的藤缠树,而是两棵比肩而立的大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男子,犹如参天的橡树,高大威猛,枝繁叶茂,顶天立地,像一个英勇的斗士,守护、抵挡来自外界的侵袭。女子,犹如一株木棉,坚贞、红硕,有着旺盛的生命,饱满的热情,秀外慧中,刚柔并济,自带光芒,照亮前程!“两棵树的爱情”,喊出了多少勇敢、坚毅、自强不息的女性心声,真可谓空谷足音,响遏行云!
  不仅如此,爱情之花,一定要开的绚丽多彩。“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两情相悦,结为连理,亲密无间,傲视苍穹!“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真心实意,心心相印,相视一笑,心有灵犀。
  然而,反观今天的爱情,让人何其齿冷!当下,随着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泛滥,爱情逐渐低龄化,世俗化,庸俗化,有多少少女贪图物质享受,想攀上高富帅而上当受骗,又有多少少男少女游戏爱情,道德无底线,最终变成渣男,渣女!爱情的奶酪变味,甚至变质!
  先有“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物质至上,亵渎爱情,再有爱情摘桃派,嫁一个钻石王老五,少奋斗二十年,为贪图享受,变成了爱情的低能儿。君不见,当下的世界,小鲜肉、娘炮当道,铁骨铮铮的男儿身在何处?“爱情保卫战”里,多少奇葩女,站在爱情的舞台上,对男生张口骂,抬手打,月月要过情人节,天天要有惊喜……可怜的男生,一幕幕地上演悲情画面:亲爱的,都是我的错,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改……
  爱情,是神圣的字眼,它高尚而纯洁,当下的年轻人,需要秉持怎样的爱情观?舒婷的《致橡树》拷问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
  笔者以为,青年人想要获得高尚、纯洁的爱情必须遵从以下几点:
  一、 有真爱
  有人把好感当成了爱情,结果,浅尝辄止,既浪费了精力,也耽误了青春,有人把喜欢当成了爱情,结果,怎么也品尝不到爱情的甜蜜,有人抱着感恩的心态走进一个人,结果,自己疲惫,别人也不幸福。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爱情呢?真爱就是彼此心心相印,不唯物,不拜金,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二、 懂尊重
  彼此尊重才是爱的前提,没有尊重,遑论其他!现今的年轻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要么是男子颐指气使,粗鲁蛮横,要么是女子非打则骂,胡搅蛮缠。试问,没有尊重,何来爱情?
  三、 会欣赏
  初恋时,彼此赏心悦目,只要心中有了爱,麻子点点放光彩。初恋过后,蓦然发现,对方竟有那么多缺点,甚至面目可憎,目之所及,别人家的全是优点,而再看看自己的恋人,竟然一无是处!爱一个人,就应该在喜欢对方的优点时,包容他的缺点。如果不懂欣赏,不能包容,爱情之花怎能常开?
  四、 要付出
  爱情不是得到与占有,爱情需要不断付出。甘泉,总有枯竭的时候,一味地索取,爱情终将不再!付出是双方的,你的付出,对方一定要能感知得到,对方的付出,你也必须心存感激,所谓投桃报李,就是这样的道理。只有双方不斷付出,爱情之花才能愈开愈烈,愈开愈艳!
  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借用当下的流行语,那就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参考文献:
  [1]郭新艳,等.阅读与写作[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01.
  [2]王蒙.浅析舒婷诗歌《致橡树》[J].新西部·下半月,2014(11).
  作者简介:
  何作林,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当我们说到新闻采访这种活动时,似乎是一个非常现代甚至时尚的概念。其实“水有源,树有根”,自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有了信息的采集、加工及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活动可谓源远流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特别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用文化的血液哺育着新闻的精气神。本文从传统文化中的“兴观群怨”和“赋比兴”谈起,浅析其与现代新闻的报道内容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迫在眉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历史教学产生兴趣,才能充分地融入课堂,积极思考历史问题,主动探索历史新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思考,实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以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境融入更多的感情。  关键词:以疑激趣;以境融情;高中历史;学生兴趣;培养     在历史课堂中立足教学内容,融
[摘要]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针对當前高校教学改革现状,指出了教学改革要从思想上改变观念,政策上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创新教育收到应有的实效,并从授课形式的转变、选择优秀教材以及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避免职业倦怠现象等细节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学改革;激励措施;职业倦怠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本文旨在从清末商人胡雪岩由一名杭州钱庄跑街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的发迹经历中,总结出优秀领导者应具备的几个方面的素质,即领导特质、个人努力和正确的用人之道。期望能为今天的科学管理有些许借鉴之处。  [关键词]领导特质 个人努力 用人之道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83-01    胡雪岩出身贫寒,八岁时就替人放牛,十二
摘 要:足球是一项古老的、充满对抗性的竞技体育,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逐渐演变过程中足球竞技就成为培养团队意识、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培养坚韧精神于一身的重要体育赛事。足球文化的建设是我国体育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就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足球体育人才,我国也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足球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校园足球推广过程中对小学体育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促进我国足球体育事业的
[摘要]博客,又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一个典型的博客需要结合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链接。本文以海地地震为例,探讨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博客 传统新闻 生产模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08-02  博客从内容角度可以
[摘要]面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在对大学生保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同时,民办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创新思维,建立新的宣传途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50-01  现今“90后”大学生已成为民办高校的学
[摘要]成人美术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 开放 大众 现代 赏鉴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72-01  翻开历史,在人类由原始蒙昧到现代文明的不断探索进程中,艺术的种子一直深植于人类的内心深处,并由此生成了今天繁复庞杂的艺术史与艺术现象。作为现代艺术教育之一端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我国已有
[摘要]本文结合张爱玲的生平探讨了她的小说《金锁记》和《十八春》中造成“苍凉”的亲情这一现象的原因等内容。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苍凉 亲情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00-01    看到《金锁记》和《十八春》这两部作品中体现的亲情是如此的残酷和苍凉,我们会憎恨、难过和寒心,但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使
摘 要:客家方言作为客家优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少客家词汇能够充分体现客家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清远英德作为纯客家县市,客家方言的代际传承正面临困境。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并分析英德地区青少年客家方言的使用现状,探索客家方言传承困境的原因,针对现有的状况多角度提出保护与传承英德地区客家方言的思路与方法,让客家方言在新时代下焕发活力,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