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对分娩过程中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以545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排除剖宫产指征,年龄22 ~30岁,接受试产的初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162)及对照组(n=383),观察组产妇在潜伏期进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宫缩乏力例数,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比率,产后出血量,围生儿结局.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分别为(178.55±56.87) min、(130.70±77.22) min,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3.87±22.33) min、(33.25±15.55) 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4.11,均P<0.05);两组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比率(14.2%与13.6%)、产后出血及围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可以促进产程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S-D大鼠,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再灌注24 h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治疗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后经腹腔注射EPO3 000 u·kg-1·d-1或缬沙坦40 mg·kg-1·d-1,检测eNOS、Bcl-2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
目的 探讨高温对石家庄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将监测日按最高气温分为“热日”(≥34℃)和“非热日”(<34℃),每个热日的死亡数与该年平均每个非热日的死亡数的差值称为“热日多出死亡数”或“热有关死亡数”.分析2009-2011年夏季(6~8月)日最高气温对该地区人口死亡的影响.结果 石家庄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8月份,可达41.7℃.该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在34℃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
目的 探讨CD5+B淋巴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转阴组(69例)和血清固定组(63例)外周血CD5+、CD19+、CD5+ CD19+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测定两组体液免疫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血清固定组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14.66±3.45)%]、IgM[(13.98±3.29)g/L]比健康对照组[(11.79±3.44)%、(1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