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经递质水平,采用脑灌注CT检查脑血流灌注量变化,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值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平均通过时间(MT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vs.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和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和重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其他文献
医生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保证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避免和减少毒副反应,体现药品经济性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处方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院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改进用药经济性,为防患于未然提供依据。本文根据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临床药学原理,对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出院病历医嘱进行了处方点评。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以杭州市第六人民
会议
目的:对海藻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有机相乙腈和水相0.08%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15批海藻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中确定了7个共有峰且相似度大于0.90,含量测定:尿苷在1.5μg/mL~37.4μg/mL范围内的回归方程为y=30 521 867.57x+560.98,R~2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