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认知与美德——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的情感概念及其阐释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道德心理的基本要素,情感在美德伦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亚里士多德,情感被理解为一种伴随着快乐或痛苦的心理感觉。为了激起或体验这种心理感觉,行为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认知程度和欲求范围。在前两者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表现为行为者的欲望或善观念并蕴含着相关判断的个体欲求,将成为情感是否产生以及如何产生的关键。然而,这仅仅表明情感在结构上涉及认知,但不能认定情感可以在事实上被还原为认知。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美德行为者不仅在践行美德时伴随着恰当的情感体验,而且情感本身的恰当运用也构成了激发美德的一个内在方面。
其他文献
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的资本》中指出,日趋严重的大停滞与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已经造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严重危机。然而,由于皮凯蒂不懂得资本的本质乃社会关系,将资本与财富相混淆,把资本积累混同于财富积累,抛开生产而仅仅关注分配,并缺乏对垄断资本是如何造成不公正因素的关注,因此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是“乌托邦”,从而他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只是恶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然而,《21世纪的资本》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相比,的确难以企及。
作为汉晋“毂梁学”集大成者的范宁的《毂梁传集解》,对两汉灾异说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与理性发展。首先是征引与保留了大量灾异说《春秋》的经传注解与相关著述,其次是其本人自注对《毂梁春秋》经传也多有神学性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范宁深受魏晋玄、佛思潮的影响,并进而对汉代以来的灾异说经进行了理论反思。
在唯物史观语境下,阐释学既不是一个区别于私人阐释才可能的公共阐释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基于文本而挖掘作者意图的语义阐释学问题。从理论效应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不仅批判了西方解释学在切入生活与历史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外部性与主观性,而且在一种倒转的意义上为西方解释学找到了谈论语言、理解和阐释活动的社会地平。从现实效应看,近现代中国社会依次展开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代表了唯物史观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样本,这对于建构中国阐释学具有鲜明的镜鉴意义。质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能力,在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展开
从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以及语言在庄子思想中的地位来看,语言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练习,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修炼术。因为语言不但是人存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精神的延伸。在《庄子》中,最能表现庄子哲学精神的非“游”莫属。“游”不仅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庄学气质与精神,更表现为一种游移不定、变化无形、天马行空式的写作风格,而梦境、醉酒以及神话,则是展现庄子之“游”的最佳载体。正是这些特殊场景的出现,加强了庄子颠覆传统与活化语言的文学力道,同时也展现了庄子从苦难与无奈的世界中挣扎的努力,即他试图以一种“游”的态度来消解现实世界的苦难
《世说新语·文学》中殷仲堪与慧远关于"《易》以感为体"的对话,可以称为一个典型的思想史事件。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出玄学与佛学的交涉,而且通过分析殷仲堪和慧远各自对《易》与"感应"的理解,并追溯"感应"的诠释史,可以看到中国思想中这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是如何丰富起来的。慧远释"感应"有三层含义:作为因果报应的感,作为神识应物的感,以及圣佛度化众人的感。这三种感应都可以在易学中找到相应的资源,而他的阐发也丰富了易学的内涵,进而启发了理学家的思考。
在当代西方批判理论中,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与朗西埃的“平等”学说共同致力于社会批判,但两者在批判方法、价值原则与政治路径上存在着分歧与争论。霍耐特主张以社会哲学方法分析病态社会,朗西埃则认为应当以歧义理性认识社会。霍耐特坚持平等从属于自由,从自由出发构建获得承认的社会条件;朗西埃则主张将平等作为正义的核心,通过实践平等来扰乱并中断治安秩序,在重构政治的过程中实现解放。两者关于“承认还是平等”的争论,再次凸显了“在感性生活与理性原则的偏离之中如何实现解放政治”的问题。
《老子指归》是西汉后期解释《老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作者严遵尊崇老庄而又精于易学,会聚众书而成《老子指归》,释老风格颇为独特。在文本结构上,《老子指归》以德经四十章为上经,道经三十二章为下经,其分章契合于天地阴阳之数。在解说体例上,《老子指归》采取义理式的诠释,而非训诂式的通达文义,其概念分析具有明显的哲学意蕴。在诠释方法上,严遵依循老子要旨,以"道""德""神明""太和"贯通全篇,体现出体系性、融贯性的诠释方法;并援引《庄子》《周易》中的语言与思想阐发《老子》,运用了跨文本的诠释方法。严
舍勒通过同情与爱的区分表明,同情不具有价值构成功能,爱才是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恻隐之心在当代学界常常被视作与同情相近的概念,但是如果借助舍勒的这一区分重新审视孟子的文本,我们将会发现,恻隐的本质是爱而非同情。作为爱之端的恻隐在儒家传统中同样具有源发性和价值构成性,它的发生结构与存在方式可以被称为感通。不少学者都注意到孟子的恻隐不同于同情。黄玉顺用本源情感来刻画恻隐的本质,但他对舍勒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足以回应舍勒的问题,并且没有对情感的本源性内涵给出明见性的揭示。耿宁依托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提出一种相比经验主
让·华尔(Jean Wahl)是列维纳斯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人物,却经常被忽视。在形而上的经验、感性内在性与超越的关系等问题上,华尔给予了列维纳斯重要启发。华尔提出了超越的两个向度:沉降和升越。前者向下沉至内在性,后者向上朝向绝对的他者。此处与彼岸、深度与高度、内在性与超越在华尔那里构成强烈的张力:超越寓于绝对的内在性之中,又外在于内在性;最高的主体性与最高的客体性相关。人与上帝关系的开端与本质在这种张力之中得到揭示。这些命题在列维纳斯的思想中得到了阐述和发展。列维纳斯对华尔思想的解读与吸取,一方面表明了列维
对本真时间的探索一直是形而上学领域的重要话题。柏格森的“绵延”观念一经提出即占据了法国学界的主导地位。随着巴什拉《瞬间的直觉》的出版,“瞬间”摆脱了其总被视为时间之局部的常识印象,并作为“垂直向度的时间”得到了彰显。通过与海德格尔存在论意义的时间观对读,这种垂直向度的时间能够与此在的时间性“对接”,从而真正完成从“虚假”到“本真”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