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度,上海影视产业的规模也曾萎缩,止步不前。重振“上海制造”,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期待。
2016年,是电影自法国巴黎诞生后,登陆上海的第120年。
2016年,也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7周年。
曾经,上海是中国电影的重镇,用半壁江山形容毫不为过。
一度,上海影视产业的规模也曾萎缩,止步不前。重振“上海制造”,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期待。
在近日举办的“2016上影出品发布会”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一口气发布了近30个影视剧项目,力求在主导创作的前提下,吸纳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电影资源与人才加盟,重铸“上影出品”的强大品牌。徐克、江志强、陈道明、李仁港、吕良伟、刘恒、阿来、邓贤、南派三叔等文化界知名人士悉数到场,共襄盛举。
发布会上,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表示:“出优秀作品、出优秀人才,是上影的立身之本。”
超级IP,仍然抢手
超级IP仍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年,上影手里就有一个超级IP:《盗墓笔记》。发布会上,原著作者南派三叔、导演李仁港悉数到齐。而公布的主演阵容也非常强大:鹿晗、井柏然、王景春、马思纯……单单前两个,票房号召力就已接近10亿。换句话说,《盗墓笔记》也可算是一部“自带10亿票房”的超级电影。
“南派三叔的书我之前已经看过,南派的创造力有点惊人,他想了很多很有趣的事写在书里面。”李仁港说,“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书?因为我看到在很炫的设计里面,有很多我特别尊重的文学感在里面。那个时候就想,这个戏不是光拍外在的场面,好看的层面,还要能把里面核心的文学感拍出来,那就会特别有意思。”
而《法门寺密码》这部由黄裳瑾瑜原著的网络小说,虽然远不如《盗墓笔记》知名,却因为有了徐克导演的加持,也演变成了一个大IP。
法门寺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寺院,东距西安110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1987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法门寺塔下地宫的时候,发现了地宫里珍藏了1113年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和2499件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的珍宝,法门寺因此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据悉,由徐克导演的这部同名电影,将以盛唐为时代背景,展示东方文化的奇幻想象力,以及人们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无畏精神。该片的拍摄工作也得到了陕西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曾经在《狄仁杰》系列影片中不止一次拍摄过盛唐的徐克说:“我自己对唐朝的题材也处理过一些,这次我们去讲我们熟悉的人物,在人间修炼神仙的方法。我觉得神仙这个定义比较有趣,《法门寺密码》跟神仙有关。”
编剧价值,热潮将至
发布会刚刚拉开帷幕,上影集团就接连宣布了多位作家的签约计划——曾经创作《秋菊打官司》《集结号》《菊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著名作品的作家、编剧刘恒,率先从任仲伦手中接过了合约书。2016年,他将为上影的年度反腐题材大片《围猎》担当编剧重任,讲述一个“跨国通缉外逃贪官”的故事。
而主演此剧的著名演员陈道明,此前在收到这部“新时期红色通缉”大戏邀约的时候,已经放话:“我签不签约,有一个重大条件就是刘先生签不签。”
在IP概念被炒得火热的时代,总有清醒的从业者会意识到,IP代表的其实正是它的本意: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热炒IP或许只是一时,IP背后的原创能力,才是长久之道。未来十年之内,中国电影界必将迎来“编剧价值热潮”,原创力量将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2014年,川籍作家阿来曾与上影合作《西藏天空》。今年,上影打算再接再厉,将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搬上银幕。这部10多年前曾经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直以来都有影像化的索求,如同《白鹿原》一样经历不少波折,如今终于也见到了曙光。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投资方之一,是著名演员、企业家吕良伟。
在今年上影集团的“文学影视系列”计划中,我们不仅能见到《尘埃落定》,还会见到另一位著名作家邓贤的长篇小说《大国之魂》。把一批当代作家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凸显上影出品影视剧的文学力量,正是一大亮点。
曾经,许多关于上海的小说作品都曾在荧屏上收获大量好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周而复小说《上海的早晨》、叶辛小说《孽债》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不但收视率高企,还引发了不少对于时代和上海这座城市特征的反思与讨论。可以说,不管从观众缘还是作品内涵来讲,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然而近十年来,上海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却日渐式微。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婆婆妈妈题材一向是电视剧的大头,从前我们有《儿女情长》,有《婆婆媳妇小姑》,可是最近十年,连婆妈剧都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转换到了北方城市,甚至于连娘娘腔的男人形象都不再是上海男人的专利了。原因嘛,自然和影视剧产业的整体北重南轻密不可分——当资本、人才、产业链都向北京密切集中时,上海的城与事不再成为创作关心的焦点,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近些年来,身为观众,我们都很难在影视剧里看到上海的浮光掠影也令不少人颇为期待。如今,上影公开表示:我们对上海题材一直是感兴趣的!接下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把上海著名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咱们工人有力量》。
红色经典,重塑创新
2014年底,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掀起了一股重塑红色经典的银幕热潮。今年,上影发布的年度计划中,就有一部重量级的新版红色经典影片:《铁道飞虎》。看名字就知道,依据的原典是1956年的著名影片《铁道游击队》。
2016年,是电影自法国巴黎诞生后,登陆上海的第120年。
2016年,也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7周年。
曾经,上海是中国电影的重镇,用半壁江山形容毫不为过。
一度,上海影视产业的规模也曾萎缩,止步不前。重振“上海制造”,一直以来都备受各界期待。
在近日举办的“2016上影出品发布会”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一口气发布了近30个影视剧项目,力求在主导创作的前提下,吸纳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电影资源与人才加盟,重铸“上影出品”的强大品牌。徐克、江志强、陈道明、李仁港、吕良伟、刘恒、阿来、邓贤、南派三叔等文化界知名人士悉数到场,共襄盛举。
发布会上,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表示:“出优秀作品、出优秀人才,是上影的立身之本。”
超级IP,仍然抢手
超级IP仍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年,上影手里就有一个超级IP:《盗墓笔记》。发布会上,原著作者南派三叔、导演李仁港悉数到齐。而公布的主演阵容也非常强大:鹿晗、井柏然、王景春、马思纯……单单前两个,票房号召力就已接近10亿。换句话说,《盗墓笔记》也可算是一部“自带10亿票房”的超级电影。
“南派三叔的书我之前已经看过,南派的创造力有点惊人,他想了很多很有趣的事写在书里面。”李仁港说,“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书?因为我看到在很炫的设计里面,有很多我特别尊重的文学感在里面。那个时候就想,这个戏不是光拍外在的场面,好看的层面,还要能把里面核心的文学感拍出来,那就会特别有意思。”
而《法门寺密码》这部由黄裳瑾瑜原著的网络小说,虽然远不如《盗墓笔记》知名,却因为有了徐克导演的加持,也演变成了一个大IP。
法门寺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寺院,东距西安110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1987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法门寺塔下地宫的时候,发现了地宫里珍藏了1113年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和2499件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的珍宝,法门寺因此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据悉,由徐克导演的这部同名电影,将以盛唐为时代背景,展示东方文化的奇幻想象力,以及人们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无畏精神。该片的拍摄工作也得到了陕西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曾经在《狄仁杰》系列影片中不止一次拍摄过盛唐的徐克说:“我自己对唐朝的题材也处理过一些,这次我们去讲我们熟悉的人物,在人间修炼神仙的方法。我觉得神仙这个定义比较有趣,《法门寺密码》跟神仙有关。”
编剧价值,热潮将至
发布会刚刚拉开帷幕,上影集团就接连宣布了多位作家的签约计划——曾经创作《秋菊打官司》《集结号》《菊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著名作品的作家、编剧刘恒,率先从任仲伦手中接过了合约书。2016年,他将为上影的年度反腐题材大片《围猎》担当编剧重任,讲述一个“跨国通缉外逃贪官”的故事。
而主演此剧的著名演员陈道明,此前在收到这部“新时期红色通缉”大戏邀约的时候,已经放话:“我签不签约,有一个重大条件就是刘先生签不签。”
在IP概念被炒得火热的时代,总有清醒的从业者会意识到,IP代表的其实正是它的本意: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热炒IP或许只是一时,IP背后的原创能力,才是长久之道。未来十年之内,中国电影界必将迎来“编剧价值热潮”,原创力量将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2014年,川籍作家阿来曾与上影合作《西藏天空》。今年,上影打算再接再厉,将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搬上银幕。这部10多年前曾经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直以来都有影像化的索求,如同《白鹿原》一样经历不少波折,如今终于也见到了曙光。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投资方之一,是著名演员、企业家吕良伟。
在今年上影集团的“文学影视系列”计划中,我们不仅能见到《尘埃落定》,还会见到另一位著名作家邓贤的长篇小说《大国之魂》。把一批当代作家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凸显上影出品影视剧的文学力量,正是一大亮点。
曾经,许多关于上海的小说作品都曾在荧屏上收获大量好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周而复小说《上海的早晨》、叶辛小说《孽债》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不但收视率高企,还引发了不少对于时代和上海这座城市特征的反思与讨论。可以说,不管从观众缘还是作品内涵来讲,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然而近十年来,上海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却日渐式微。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婆婆妈妈题材一向是电视剧的大头,从前我们有《儿女情长》,有《婆婆媳妇小姑》,可是最近十年,连婆妈剧都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转换到了北方城市,甚至于连娘娘腔的男人形象都不再是上海男人的专利了。原因嘛,自然和影视剧产业的整体北重南轻密不可分——当资本、人才、产业链都向北京密切集中时,上海的城与事不再成为创作关心的焦点,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近些年来,身为观众,我们都很难在影视剧里看到上海的浮光掠影也令不少人颇为期待。如今,上影公开表示:我们对上海题材一直是感兴趣的!接下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把上海著名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咱们工人有力量》。
红色经典,重塑创新
2014年底,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掀起了一股重塑红色经典的银幕热潮。今年,上影发布的年度计划中,就有一部重量级的新版红色经典影片:《铁道飞虎》。看名字就知道,依据的原典是1956年的著名影片《铁道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