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 GIST)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2例肝转移GIST 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和PDGFRA第12、18号外显子序列,总结基因突变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本组5例胃部,1例小肠,其他6例.本组c-kit基因突变率为91.7% (11/12),外显子11为83.3% (10/12).未检测到PDGF
【机 构】
:
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030013太原,山西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 GIST)发生的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2例肝转移GIST 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和PDGFRA第12、18号外显子序列,总结基因突变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本组5例胃部,1例小肠,其他6例.本组c-kit基因突变率为91.7% (11/12),外显子11为83.3% (10/12).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本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NIH危险度分级、肝转移时间、细胞形态、细胞丰富程度、核异型对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率及突变形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转移GIST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c-kit第11号外显子.突变方式有缺失、点突变和缺失伴点突变.缺失突变多见.肝转移GIST临床病理与外显子11突变率、突变形式无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因脊髓急性不完全性、压迫性因素导致脊髓损伤(SCI)是临床上常见的瘫痪原因之一.SCI早期脊髓减压时机对于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显著影响是个有争议的课题,目前早期不同时机减压疗效如何仍无确切的结论[1].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不同时段减压的疗效。
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属PP2C蛋白磷酸酶家族一员,与Ras、Myc和Neu1等原癌基因具有协同作用,证实它是一种原癌基因[1],在肿瘤细胞分化、增殖、抗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Western blot检测Wip1在SHG44、U87
理想的骨移植材料能够模拟人类骨组织的三维结构,同时能使细胞在其结构上生长,能够传递细胞因子、抗体和化学试剂等,以促进骨损伤的自然修复[1-2].但是,目前的骨移植替代物和生长因子与理想中的相距甚远[3].因此,需要探索骨再生替代治疗的新策略.研究的核心是能够携带治疗基因的骨祖细胞负载在人工骨传导基质,使其具备骨传导性能和骨诱导性能。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其靶基因miR-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20只成年BALB/C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IR)4 h、1d、3d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在IR4 h、1d、3d后收集血清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取肾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
目的 构建磷脂酰肌醇激酶-3 beta(PI3Kcb)基因小干涉RNA (siRNA)的重组35型腺病毒载体( Ad5/F35).方法 在PI3Kcb mRNA序列中选择1个特异性靶序列,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片段,经退火后,将其定向克隆人siRNA载体pDC316-EGFP-U6,获得重组质粒pDC316-PI3Kcb siRNA-EGFP.骨架质粒pBHG-fiber5/35和穿梭质粒pDC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时的常用选择,我们采用Rigidfix横穿钉和Intrafix系统固定肌腱,在临床疗效、术后骨隧道扩大等方面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手术28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左侧10例,右侧18例.随访时间18 ~ 45个月。
血管生成素(Ang)在机体和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Ang-1、Ang-2与它们的共同受体Tie-2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并为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供了通路.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同时计数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探讨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
胰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新发患者数超过232000人,死亡人数高达227000人,其死亡/发病比达到0.98/1.00[1].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上升,其统计的报告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53%、6.41%和4.57%,其在肿瘤死亡中的构成也由1.83%上升至2.26%.国际上多中心的统计显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0.4%~4.0
目的 观察纳米磁流体靶向栓塞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条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动物模型(犬)随机分为栓塞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股静脉注射吸附纤维蛋白原的磁流体10 ml,食道内磁控30 min,观察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并取食道、脑组织、肝、肺、肾、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血量(46±18)ml小于对照组(66±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
目的 探讨结肠癌LS174T细胞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与Survivin的关系.方法 构建靶向HIF-1α的质粒pSilence-2.1-U6-siRNA并鉴定,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LS174T细胞,低氧培养24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HIF-1α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