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据了解,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普及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这些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條件的制约,普及任务异常艰巨。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有的班额甚至超过80人。
  攻坚计划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同时还提出了5个具体目标: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多样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攻坚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是4类地区、3类人群和3个突出问题。
  4类地区指的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攻坚计划明确提出,国家和地方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把这个底部托起来。3类人群指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保障这些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3个突出问题是指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的主要措施有,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等。
其他文献
以西门子S7-226CPU可编程控制器(PLC)经485串行总线与6个风机房的12台华为TD-2000系列变频器进行通讯,实现对12台引、排风机的远程控制与监视,并在PLC上连接人机界面(HMI)触
当前我国以及世界石油化工产业规模的扩大,对其项目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给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带来了保障作用。在进行石化项目土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应对土建施工进度影响因
为更好提供渤海沿岸和海上冰物理和力学性质服务,结合渤海海冰特点、渤海海岸和海洋工程对冰单轴压缩强度的需求、海冰强度控制因子以及实施现场调查的设备和能力,通过黄河口附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油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经历五十多年的发展,作为油田生产配套设施的矿区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电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动力,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向化工、石油、冶金、机电等基础工业送配电需求,并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电气设备的工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