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j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鼓室内微管-微泵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9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113例,发病1~10 d,未接受治疗,分为激素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利用微管连接微泵,以10 μl/h将甲泼尼龙62.5 mg/ml连续泵入14 d后取出微管.两组同时全身用溶血栓、扩血管、神经营养及胰岛素降血糖治疗.于治疗后10、20 d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6、19、12、11例,总有效率77.0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纯音听阈均值(P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20 d治疗组的PTA(d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21比76±14,50±16比59±12,均P<0.05).两组中在治疗期间均无低血糖及糖尿病合并症出现,且预后与糖尿病的轻重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鼓室内微管-微泵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患者,男,17岁.因下台阶时扭伤发生右股骨干骨折(图1),在当地医院行牵引并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图2).术后1个月内患者持续发热,右大腿及膝部明显肿胀。
期刊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分析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168例,体质指数≥25为肥胖组,体质指数<25为非肥胖组,比较两组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及病理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67.1%(51/76),PSA:(25.2±33.7)μg/L;非肥胖组48.9%(45/92),PSA:(40.9±43.3)μg
目的 评价浅低温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收治和住院期间1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手术取栓治疗;均合并DVT;单侧PE7例、双侧5例,合并休克5例;心功能Ⅲ级7例、Ⅳ级5例;发病到手术时间平均9 h;结果12例病例中无一例复发,心功能均恢复至正常,完全恢复体力劳动.结论 手术取栓抢救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常规治疗
人类不断面临着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入侵.目前认为天然免疫系统是对抗病原性损伤的第一道防线,能识别引起细胞损伤的微生物,及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对"无害"的微生物则视为"共生体"而产生免疫耐受.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就是这类天然免疫系统的效应分子,能够与微生物膜接触,溶解细胞,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大鼠先天性膈疝模型及其肺发育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9只孕9.5 d的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2只)仅给予橄榄油灌胃,膈疝组(2只)及沐舒坦干预组(沐舒坦组,5只)给予除草醚200 mg灌胃.孕18.5、19.5、20.5 d,对照组及膈疝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沐舒坦组每日腹腔注射盐酸氨溴索100 mg/kg.孕21 d行剖宫产,观察各组膈疝发生率,取胎肺称重,行H
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发现间断性黑便1个月余就诊.该患者于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黑便,伴有头晕、乏力,生活尚可自理,无发热、寒战,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病程中患者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小便正常。
期刊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肺部疾病,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问质性肺炎.从出现临床症状到终末期呼吸衰竭、死亡一般不超过5年.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改善该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治疗药物。
期刊
目的 应用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观察抗体药物Rituximab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 制备FITC标记的Rituximab(FITC-Rituximab),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体外分析FITC-Rituximab与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亲和力;建立裸鼠淋巴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观察FITC-Rituximab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流式细胞仪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1].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高,因病因不完全清楚,目前治疗仍然不尽人意,给社会带来较高的经济负担.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是哮喘发病的易感因素,如果能对"哮喘基因"明确定位,无疑将会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近期一项有关哮喘基因组的小规模研究(GABRIEL)发现,17q21与儿童哮喘(16岁以前发生的哮喘)有关,为研究者带来了提示,故Miriam等设计了本项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