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高压氧联合碱液冲洗治疗痛风结石创面微血管的变化

来源 :高原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联合碱液冲洗治疗痛风结石创面微血管的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痛风结石患者60例.分为一般治疗组20例,采用手术刮出结石后创面旷置,常规换药处理;碱液冲洗组20例,采用手术刮出结石后创面旷置,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持续创面冲洗治疗,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联合冲洗组20例,采用手术刮出结石后创面旷置,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持续创面冲洗,术后高压氧治疗.每3天血液检测尿酸值,观察患者体内尿酸代谢水平.治疗7天和14天留取创面中心的肉芽组织行HE染色,在显微镜下比较创面新生毛细血管生长情况,通过CD31染色观察微血管数目.结果:①联合冲洗组血尿酸平均水平为(630.24±33.27)μmol/L,较一般治疗组(634.37±31.21) μmol/L、碱液冲洗组(632.54±32.78) μmol/L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肉芽组织HE染色观察40倍镜下:联合冲洗组创面可见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碱液冲洗组及一般治疗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少;③联合冲洗组创面愈合时间(36.67±1.53)天,短于一般治疗组(45.33±0.58)天及碱液冲洗组(41.33±2.0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数目联合冲洗组(130.02±2.24)个明显优于碱液冲洗组(122.21±2.5)个及一般治疗组(113.17±2.4)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碱液冲洗治疗痛风结石创面,术后创面微血管数目增加,尿酸水平稍降低,能显著加快创面愈合.此方法为痛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对某单位99名炊事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人群职业健康状况.结果 显示,异常检出率以超重肥胖最高,为60.61%,其次为高胆固醇为35.35%,高血压为35.35%,男性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的指标有高血糖、高甘油三脂(P<0.05);BMI≥24组高血糖检出率为31.67%,高胆固醇检出率为43.33%,高甘油三脂检出率为38.33%,高血尿酸检出率为25.00%,脂肪肝检出率为40.00%,高血压检出率为48.33%,均高于BMI<2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检出率
为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间歇治疗汞超标的临床疗效,将46例长期从事汞作业尿汞高于生物接触限值的慢性汞超标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DMSP间歇肌肉注射驱汞治疗,治疗组自驱汞用药开始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结果 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MPS驱汞后尿汞值基本恢复正常,疗效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2,P=0.736).驱汞后治疗组尿β2-MG、α1-MG分别由(5.08+ 1.01)、(20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运用表面污染检测仪以及热释光剂量仪等设备,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显示,该科是Ⅱ类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加权后的日最大操作量核素是131I.该科工作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明显高于放疗科等科室,2013-2015年个人剂量监测数据逐年递减.提示,1311能对甲状腺造成危害,对131I的呼吸道防护是防护重点.加强放射性污染检测、提高去污能力是核医学科放射防护工作的有效途径.
造血系统是辐射的敏感靶器官,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对造血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的暂时性升高或降低,血常规的改变是放射性损害的早期表现[1-2].我们对甘肃省942名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rn1 对象与方法rn1.1 对象rn选择2016-2018年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基本信息完整的942名医源性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用普查法比较各组间的放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及放射工种人员职业健康状况.结果 显示,武汉市平均每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机构数、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断设备数分别为0.75家、5.53人和1.66台.全市个人剂量检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99.68%和98.29%;全市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水平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6.43%和98.81%,其中一级医院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监测合格仅为87.50%,二级医院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水平监测合格率仅为 90.91%.提示,武汉市医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评估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102例为HIE组,根据脑损伤程度不同将HIE组患儿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7例),同时收集同期于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86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受试者的PCT、S100蛋白、NSE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及指标水平进行组间统计并比较.并对HIE脑损伤各项指标单
收集2004-2019年江北区职业病诊断病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2004-2019年江北区共诊断职业病75例,涉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5大类,2018年开始呈上升趋势,2019年确诊人数最多,为15例,占20.0%;前3位分别为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化学中毒(以慢性苯中毒为主),分别占42.7%、28.00%和20.0%;以男性为主,占78.7%;平均诊断年龄为(46±15.1)岁,以40~49岁最多,占41.3%;平均接害工龄为(12±10.2)a,以10~19 a为主,
目的:探讨不同抗结核疗法治疗高原地区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原地区女性盆腔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香菇菌多糖组、保留灌肠组和综合治疗组,各30例.3组患者均行常规2HRZE/10HRE抗结核方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盆腔积液减少情况、盆腔包块缩小程度等均可获得显著性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可达96
探讨两种不同解吸液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含量时的影响.分别采用二硫化碳和乙醇作为解吸液解吸活性炭管中的丙酮,比较得出两者在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度、解吸效率、解吸时间及抗干扰性上无明显区别.但乙醇职业危害低于二硫化碳,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时考虑使用乙醇为解吸液替代二硫化碳.
我们通过对2例苯接触者诱发血液病的分析,揭示苯与血液疾病的关系.rn1 临床资料rn1.1 基本情况rn病例1,男,35岁,化工企业技术员,长期间接接触稀料,工作环境密闭,不通风.入职该企业前未从事过有害作业,且健康状况良好,2009年进入该企业工作,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均正常.2011及2012年的职工体检结果均正常.病例2,男,46岁,20岁开始常年从事喷漆作业,日均工作为6~10 h,喷漆时漆雾弥漫且漆味大,为争取利益,多用劣质漆,平时工作中很少佩戴防护口罩,否认其他疾病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