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指导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怀疑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共110例,内镜治疗前行内镜超声评估。根据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内部回声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及双镜联合治疗。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内镜超声检查,3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9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3~2.0 cm,平均大小0.88 cm,采用ESD治疗;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5~3.0 cm,平均大小1.1 cm,采用ESE治疗;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并呈腔内腔外型生长,超声测量大小0.8~2.5 cm,平均大小1.78 cm,采用EFR治疗;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且超声测量大小>3 cm,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术中穿孔13例,其中8例为EFR治疗的主动性穿孔,4例为双镜联合治疗病灶较大的穿孔,1例为ESE的小穿孔,除1例4.7 cm的病灶经双镜联合治疗后穿孔创面较大而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穿孔均由金属夹封闭抑或联合组织胶喷洒。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EUS检查对黏膜下肿瘤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达98.3%和95.5%。结论内镜超声能够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和性质进行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