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齐尼·巴依卡
  2021年1月4日中午,在新疆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叫喊,他们循着声音,急奔过去。原来,一个孩子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突然断裂,他不幸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拉齐尼·巴依卡直奔孩童,然而在救助过程中,冰面坍塌了,他虽不慎跌入水中,却仍拼尽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最终,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1岁。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在帕米尔高原上成立。雪崩、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这里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带路,巡逻队将寸步难行。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1972年,凯力迪别克走不动了,就把义务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2004年,刚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巴依卡,毅然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边防战士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为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3月3日,中宣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39年前,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开始执行飞机播种和防风治沙任务,此后虽经历大队更名、人员变换,但飞播航迹从未断线。克服低飞等多重困难,他们的飞播航迹遍布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等7省(区)130多个县(市),播撒草籽、树种上万吨,作业面积超2600万亩,在茫茫大漠撒下了无边绿色。2021年2月3日,中宣部授予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时代楷模”称号。
  以天为帐、以地为席,该大队官兵执行飞播任务时,吃住都在野外。头顶星月起、脚踏夜路归,是飞播官兵的工作常态。许多飞行员都表示,他們首先考虑的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飞播。为了抓住一年中短暂的飞播时间窗口,该大队誓言“太阳不落飞机不停”,在榆林创下“3架飞机一天飞播38架次,18天飞播40万亩”的纪录。
  “飞播林,既是生态林,又是致富林!截至去年底,该大队累计帮助我们完成飞播造林581万亩。”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说。如今,飞播区235户农牧户的生活大幅改善,35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在我们眼里,飞播是一场守护生态的战斗,风沙是敌人,种子是弹药。”面向未来,该大队大队长辛嘉乘话语铿锵,“我们是群追逐沙海的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我们的身影,不见绿水青山绝不收兵!”
  锐评:飞绿荒山戈壁,换得草场良田。39年来,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苦练飞播技术、锻造飞播本领,驾机为犁、以梦为马,硬是在戈壁荒漠上“凿”出了片片绿洲,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为祖国绿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矢志播绿助力生态扶贫,不仅将绿色的种子播在沙漠土壤里,更让鱼水深情沁入群众心中。
  写作点拨
  无论是“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还是播撒无边绿色的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的每一位官兵,他们都以宏大格局和崇高精神,书写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他们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等话题的作文。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对学习物理比较“头疼”,以致于有的学生一谈到物理,就“恨之入骨”,常常埋怨道:“高中物理太难学了,上课能听懂就是遇到题目就不会做,真是郁闷啊。”如此一来,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渐渐地,他们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习物理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影响了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施过程,对中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采取了一些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正逐步地迈入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可以轻松地从网络上下载读本、音乐、视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音乐老师上课还是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恐怕已经很难把学生留在音乐课堂上了。  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
教育改革要“接地气”  主持人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各地纷纷通过开展宣讲、研讨、培训等活动,努力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并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当前改革的重点,还是在于“接地气”,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真正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毕竟,我们提出的大概念、大理念已经很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多样化和人才个性化的需要。但在我国,目前高校选修课设置还存在很多缺陷,针对选修课设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同仁在选修课人才培养中相互探讨。  选修课的缘起  选课制始于18世纪欧洲的大学。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主张学生自行选择课程与教师,开始推行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主张“智力上适者生存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德尔镇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法兰克,另一个是生活在富商家庭的斯特福。  法兰克想要外出找工作谋生,而斯特福想要去外面寻找商机,于是他俩结伴登上了前往芝加哥的火车。来到芝加哥后,大都市的繁华让法兰克非常兴奋,他没有特长也没有资金,心想芝加哥的人這么多,哪怕在街边摆个擦鞋摊都能养活自己。于是,他就去商店买了一套擦鞋工具,在街边摆起了摊子。斯特福可不愿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各
鲜有学英语而不知薄冰先生者。《英语语法手册》《薄冰英语语法》《英语时态》……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英语语法专著成为畅销书,累计销量均达数百万册,影响了几代人的英语学习,“他写了我们人生第一本语法书”,这是很多学子的共同记忆。一家出版机构甚至赞誉薄冰为“5亿人口的英文老师,60年来影响中国语言学习的十大人物之一”。今年8月17日,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薄冰辞世,留下了他的57部著作。一位与薄
作者:姜 萌  出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从初入校门开始,所面临的并不是单一的任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要学会与知识打交道,学会与信息打交道,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和团体打交道,从中培养自己应对事物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一切,都应该从全新的深入的思考开始进行。本书所做的,正是给大学生开拓思路、指点方向的工作。该书共分九章,作者分别从解析人生、认识自己、追求成功、认识导师、恋爱问题
随着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很多企业选择在学生放暑假的时候招短期工,学生也很愿意利用暑假通过打工来积累工作经验,并赚取相应的报酬。但由于法律在实习领域的不完备、暑期工市场的混乱、各方维权意识薄弱等,使得目前在“学生、学校——劳务中介——企业工厂”这条劳务输出链条上,学生暑期工成为最弱势的群体,遭“放鸽子”,成“包身工”“欠薪族”等事件频频发生。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没辨清中介公司提供的模糊就业信息,河南
乔布斯的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拥有梦幻般传奇经历的乔布斯和“苹果”的发展一样,都必定给予人们诸多值得借鉴的永恒而宝贵的经验。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更是如此。  学知力  【关键词】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解读: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希望大学生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事实上,乔布斯56年的生涯中,一直都是用“初学者谦虚的自觉态度,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