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语专业学生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外人文交流成为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承担着中外人文交流的使命。新媒体教学手段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互动手段可以促进大学生中外人文交流能力的培养。本文在界定中外人文交流能力和新媒体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微博、网络电视和微信三种新媒体教学案例为例,探讨新媒体教学在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高校德语专业 中德人文交流能力 新媒体教学
  一、问题的缘起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人文交流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刘延东指出,在現代国际关系中,人文交流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一道构成国际关系的三大推动力。与后两者相比,人文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与信任的纽带……它与其他外交手段相比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1]。
  提高中外人文交流能力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由于外语教学并非仅是学习语言,而应是语言与文化并重,因此高校外语专业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外练习活动,外语教学应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中外人文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应对中外交往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中外人文交流内容广泛,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往外语教学手段难以满足中外人文交流内容的传播;近年来,互联网或者以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因其内容的即时性、海量性与交互性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成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作为高校德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制作学生易于接受的中德人文交流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的各种优势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对中德人文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中德人文交流意识,以期实现提高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目标。本文在界定新媒体和人文交流能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微博、三种新媒体教学案例为例,呈现三种新媒体对中德人文交流能力的建构与培养方式,探讨新媒体教学在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
  (一)中外人文交流能力
  有学者指出:“人文交流按其字面意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2]也有学者指出:“人文交流一般包含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从而塑造区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后达成区域政治合法性的支持。”[3]基于对人文交流本质的认识,结合我国人文交流的现实需要,张红玲教授提出了建构公民人文交流能力的四个核心层面,即“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交流沟通和学习创新。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交流沟通指的是增强公民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帮助公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跨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学习创新需要参与者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探索和学习,从课堂上学,从书本上学,从同伴身上学,也可从实践中学”[4]。
  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中外人文交流理解为中外交往之间的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将中外人文交流能力理解为中外人文交流认知能力、共情能力和行动能力三种能力的综合体,其目标是增进中外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从而促进中外之间顺利交往。与之相应,本文中的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就是中国与德国交往之间应该具备的上述能力。
  (二)新媒体
  新媒体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发表的“电子革命:新媒体的革命影响”演讲。在该演讲中,麦克卢汉提出了“新媒体”这一概念[5]。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体。”[6]综观新媒体的演进,可以发现,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以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三个阶段”[5]。
  本文分别选择微博、数字电视和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数字广播电视媒体和移动媒体三类新媒体中的代表性媒体作为新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的具体情况,呈现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建构与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三、基于新媒体的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培养案例
  (一)微博与中德人文交流能力
  笔者在讲授《德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时,将本章节的课程内容发布在班级公共微博中,要求学生在上课前首先阅读该微博内容,并应用微博的留言回复功能,将自己的理解与疑问留在公共评论区。这样,上课前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对本章节学习内容的期待与困难,以便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讲解。利用微博的功能,学生还可以自主查阅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发表观点,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每个学习者都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与加工者,可以挖掘学习者的潜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此外,通过加入微博班级功能,各学习者之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微博上的学习资源相互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发布到网上,使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对于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摈弃狭隘和偏见,培养开放、包容、尊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同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态度转化为行动,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主动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微博平台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二)网络媒体与中德文人交流能力   教学资料陈旧和短缺是制约中德人文交流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较好地解决了小语种视听教学资料的收集问题,能够及时收看语言对象国的电视节目。比如,德国主流网络媒体WWW.ZDF.de(德国第二电视台网站)中有大量关于德国的新闻、文化、生活和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等各种题材的视频材料。这些新鲜生动的材料可以极大地补充课本中传授的德國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德国认知能力。通过观看有关德国人对中国的评价等视频资料,学生也可以通过从外部视角的观察,补充本国文化观察事物的视角及反思中德交往之间的问题。这些视角与思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德国人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中德人文能力交流的敏感性,提高学生中德人文交流的情感能力和行动能力。
  (三)微信公众号与中德人文交流能力
  微信平台作为当下主流的通讯交流工具,以其功能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和便于交流等特点,深受大家欢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模式可让学生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扩大中德人文交流知识,将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目前,上海同济大学已经推出“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为中德人文交流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同样可以建立相关公众号,为本专业的学生提高中德人文交流能力提供帮助。本节以微信公众号在中德人文交流教学中的运用为例,阐述微信在中德人文交流能力建构与培养中的应用与意义。
  通过创建班级或专业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该公众号发布与中德人文交流有关的内容和资讯。这些资讯一方面具有及时性,可以帮助师生了解中德人文交流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具有互动性,因为在留言板块,师生可以看到其他人对该信息的理解和思考,有助于信息交流,扩大思维空间。通过公众号的“关键词”回复功能,学生还可以回顾查找往期内容,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功能,师生间可以看到彼此的学习心得,增进师生间的彼此了解。
  四、结语
  中外人文交流能力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微博、网络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上述三种新媒体教学手段,笔者发现,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中德人文交流知识,提高学生在情感、知识和行动等三方面的中德人文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开创亚洲人文交流新局面[J].世界教育信息,2010(12):11.
  [2]邢丽菊.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困难与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16(06):6.
  [3]许利平,韦民.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4.
  [4]张红玲.公民人文交流能力的建构与培养[J].神州学人,2016(05):22-26.
  [5]周茂君,彭铁鑫.新媒体概念辨析[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4(00):236.
  [6]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2.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5SJD43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理实践力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要有效实施,教师是指导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要做到“四多”,多一点勇敢气,多一点坚持,多一点评价,多一点反思,会更有利于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四多”教师 高中地理 实践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 唐君毅通过体察死亡文化探究精神的实在,从而在精神活动的认知中完善自我意识,并在对心本体的追溯中寻找到生命信念的根基,进而在道德自我的觉醒中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唐君毅在考量生死中始终关注道德的价值,为个人生命与道德自我的契合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人们在死亡的观照下重塑对生命的责任感,使人生在追求道德自我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 死亡 精神 心本体 道德自我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
摘 要: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难度较大。注重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主体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维度,尤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政课为例,折射出教学设计的不同过程及由浅到深的四个维度的应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维度 教学反思  一、重视教学设计环节  在高等院校众多课程中,思政课的重要性尤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的实地考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汉封学校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逐渐转移,部分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入城市一起生活与学习,只好将他们留在农村由亲属照
摘 要: 我国音乐教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产生并发展于古代。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在音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杜学元教授主编、何玉教授著写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是一本详细记述我国古代各朝代音乐教育概况、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的艺术教育类通史性著作。本文介绍了该书的选题价值、研究内容、逻辑关系、时代特征、理论和实践价值等,并对该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真实的语文,让语文回归童心,让课堂关注儿童,满腔热情地为儿童开启通向属于的明亮窗户,这是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愿景期待。但当下,成人取向试图让儿童与童心告别,教者用僵化、陈旧、固定的思维方式把某些“教义”硬塞给儿童,导致语文课堂背离其本真面目。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索,就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儿童世界、让小学语文教师成为童心的守望者加以分析。  關键词: 小学语文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关于创新创业,十九大报告中多有阐述。我国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通过对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国
摘 要: 小说教学,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生活真实,没有一个“求真”的过程,就会造成艺术上的“失真”。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不仅需要细节描写的真实,而且在一系列细节描写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有内在的逻辑性,没有任意编造的痕迹。小说家的任务,就是要将生活真实变为艺术真实。  关键词: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求真” “失真”  一  小说教学,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对于生
摘 要: 哈罗德·布鲁姆以一种“鉴赏式”的文学批评,根据其对抗性理论的应用与作品审美价值的建构,对史诗中所包含的英雄精神进行全新诠释。他不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对作家之间关系的梳理,建构自己的文学谱系,还完善了一种相当独特的史诗传统,并且进一步探究史诗英雄精神中蕴含的崇高的审美价值。无论其丰富的思想和启蒙意义,还是其作为人文学者的历史使命,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史诗
摘 要: 本文以江苏高水平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举措建议,并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江苏高水平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培养  一、概述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新规划[1];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