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疾病构成及转归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疾病构成及转归情况,为建立重症患者数据库提供依据和方向。

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3 2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科时间、入科途径、诊断、入科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转归等信息。

结果

3 249例患者平均年龄(61.99±18.29)岁,以60~74岁年轻老年组占比最多(34.01%);男性(1 800例)多于女性(1 449例);以1月份收治患者最多(119例),3月份最少(75例);重症医学科收治病种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21.88%)、多发伤(12.65%)、心血管系统疾病(11.48%)、胃肠外科疾病(9.42%)、病理产科(7.76%)、消化系统疾病(7.63%)、泌尿系统疾病(5.69%)及神经系统疾病(5.23%)。3 249例危重症患者中有54.36%(1 766例)病情好转后转至普通病房治疗,APACHEⅡ评分(17.99±5.51)分;15.91%(517例)病情好转后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APACHEⅡ评分(22.48±6.57)分;1.51%(49例)转上级医院,APACHEⅡ评分(21.71±5.18)分;24.22%(787例)自动出院,APACHEⅡ评分(25.64±5.45)分;4.00%(130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死亡,APACHEⅡ评分(29.08±8.10)分。ICU内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病情好转后转科、转院、自动出院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脓毒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期为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实验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入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随机选取两组标本进行数据非依赖性采集模式(DIA)定量检测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差异蛋白在转录水平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组间荟萃分析(Meta分析),并构建生存曲线;利用ELISA验证筛选出的指标,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脂水平与炎症反应强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评估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49例脓毒症患者及同期住院的355例非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入院24h内的血脂及其他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脓毒症患者血脂水平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血脂成分对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为该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找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案。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和多种脓毒症动物模型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各数据集进行基因差异分析,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富集分析。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数据集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热图,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蛋白互作用网络(PPIN)分析进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①体内实验: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LPS诱导组腹腔注射10mg/kgLPS12h;血必净对照组腹腔注射1mg/kg血必净注射液,每日2次,连续3d;血必净干预组用血必净注射液预处理后腹腔注射10mg/kgLPS12h。取大鼠肺脏,检测肺湿/干质量比值(W/D)和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
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中的功能及机制。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干扰CXCR7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的表达;在SH-SY5Y细胞中构建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XCR7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周期;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检测CXCR7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蛋白质表达。结果与OGD/R0h相比,OGD/R6h后CXCR7表达明显降低(CXCR7/GAP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婴幼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婴幼儿患者,对术后1年内出现AKI的患儿,按照是否进行CRRT分为CRRT组和无CRRT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术中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分析肝移植术后AKI患儿进行CRRT的高危因素以及CRRT治疗的基本情况,比较CRRT组和无CRRT组的预后情况。结果①共入选肝移植术患儿512例,术后1年内出现AKI者189例(占36.9%),其中
目的分析外科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8月转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复苏的220例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入ICU30min氧合指数分为低氧血症组(≤300mmHg,1mmHg≈0.133kPa)和非低氧血症组(>300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观察低氧血症患者入ICU次日晨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分析与低氧血症改善相关的因素。结果220例术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6.8
目的联合运用多个指标建立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再出血(AUGIRB)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老年(年龄≥65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道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1例)和无再出血组(130例)。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AUGIRB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UGIRB独立预测指标,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对AUGIRB的预测能力,确定最佳截断值,计算
目的评估影响不同亚型肝衰竭结局预判指标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2例乙型肝炎(乙肝)和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各亚型的相关病因,并比较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肝衰竭的疗效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
目的探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技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联合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mapping)对缺血性心肌病变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因急性心力衰竭(心衰)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24例患者,使用3.0T飞利浦Ingenia核磁,在明确诊断AMI后于平均(9±4)d内行CMR检查,作为首诊参照,并于3个月后及6个月后的慢性心肌梗死(CMI)期各行一次CMR复查;并选取同一时段性别、年龄匹配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