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世界?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欧盟统计机构的统计,欧元区17国失业人口已创纪录地达到1630万。在西班牙,有51.4%的16-24岁的青少年没有工作,希腊达43%;意大利为28%,其他青少年则靠无薪的实习生职位和薪酬少得可怜的工作艰难度日。欧元区失落的一代逐步形成,用英国《卫报》的话来说,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欧罗巴“这块大陆的丑闻”。
  火上浇油的是,大名鼎鼎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此刻又将降级炸弹扔向了欧洲。1月13日,标普宣布下调法国等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其中,法国和奥地利丧失了最高的3A评级,被下调一个等级至2A;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均被下调了两个级别。就算法国的女总统候选人辛迪李穿上透视装抗议,也未能阻止当天欧元及国际金价、油价的下跌。
  于是,“中国拯救欧洲”的口号再次喊响。前段日子,英国《每日邮报》曾出现过这样的新闻标题:“为了保住欧元这一单一货币的性命,欧洲正向中国伸出乞讨的破碗……”在许多欧洲人看来,既然中国能买那么多美债,为什么就不能再买点欧债?可是他们不知道,中国这个“债主”也不好当——国人放弃了高福利高质量的生活,节衣缩食省下的外汇财产,最终还是将自己处于风险之地。
  其实中国人不是没有救过欧洲,如果你去问那些对中世纪苦难有深切了解的欧洲人,谁是他们最该感谢的中国人?他们大多会说一个名字:张仲景。因为欧洲最早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源自这位神医的《伤寒杂病论》。曾有欧洲学者赞叹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身体上的疾病容易治疗,制度性的疾病就没那么好治了,欧洲的问题还得从根子上解决。意大利大哲艾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就开了一副文化药方:欧洲应该加深文化认同,用“欧洲认同”加强纽带联系,弥合歧见,他认为欧洲国家应当耐心相处,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这就像告诉感冒者多喝白开水一样,虽然看起来并不新鲜,却也必不可少。
  即使中国真的有财力,也不会优先救助发达国家,而是把重点放在一些传统地带。1月29日至30日,非洲联盟第18届首脑会议在刚落成的非盟会议中心举行,该会议中心就是由中国援助建设的,工程耗资2亿美元,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据悉,中国还将在今后3年向非盟提供6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双方商定的项目。
  而对待发达国家,中国的产品给那里的穷人送去了福音,因为Made in China已经成为物美价廉的同义词。就在中国人正在庆祝春节的时候,美国运营商Cricket因出售一款产自中国的华为低价智能机而变得门庭若市——华为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已在2011年跻身美国第七。中国使美国的低收入家庭用上智能手机,并让该阶层实现手机上网。不过,骄傲的美国人眼中只有美利坚,竟然将这个手机品牌跟他们海外的度假胜地混为一谈——他们有人将“华为”误读成“Hawaii(夏威夷)”。
  
  如今,中国的富人们要以另外一种方式拯救世界。倒不是说中国人真的制造了诺亚方舟,而是中国消费者在春节期间在国外展示出了惊人的购买力。据称到2012年,中国将消费世界上44%的奢侈品。不少商家雇用会讲汉语的店员,将龙图腾刻在金条上以吸引中国游客。英国的奢侈品商场乐了,法国的香水和服装厂商乐了,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乐了,韩国的整容医院也乐了……这一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们,将“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毋庸讳言,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背后一定夹杂着非理性成份,但在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的确在提高。就连向来严谨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也为中国开辟了一个新专栏。看来,中国崛起对亚洲以及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值得用更多的篇幅来报道。这是70年来,该杂志首次为一个国家开辟专栏。1942年他们开辟了美国专栏,而那一年,正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前夜。
  
  中国龙年第一天,欧盟决定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这是欧盟联手美国的对伊制裁。低估了波斯人的智慧肯定要吃亏,没等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的决定生效,伊朗政府已率先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将抢先拧紧“原油龙头”,对欧盟的部分成员国“断油”。油价高涨(尤其是供油中断),不仅会对目前已至冰点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还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甚至战争。面临尴尬境地的美欧再度提高施压调门警告伊朗:如果一意孤行研发核武器的话,那么美国“除动武外别无选择”。
  如果2012年的全球震荡实在不能避免,那么谁来拯救世界?在好莱坞大片《2012》中,中国人在喜马拉雅山中国段的“卓名基地”制造了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看着建造好的方舟,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尔忍不住对总统说:“当初咱们把方舟放在中国建是对的,因为只有中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作。”最后靠着这艘方舟,旧世界剩余的人类得以重见光明。
  电影台词的确是这么说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印度人不信。不就是个诺亚方舟吗?中国人造得了,我们就造不了?今年达沃斯论坛最后一晚的“印度之夜”,就充分展现了印度的能力——至少是公关能力。他们请来了音乐师和宝莱坞巨星,还从印度空运过来很多美食,到场的人都会收到印度的高级手绣丝巾。众所周知,能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人都非等闲之辈,如果要改善国家形象,从这批人下手就再好不过了。在今年这次论坛上,印度打出的广告标语是“印度,太有才了!”假如中国经济GDP增速今年按政府规划降到7.5%,印度GDP实现政府的目标8%,真不敢想象印度明年打出怎样的广告词——会是“印度拯救世界”吗?
其他文献
风带着我从东,到西  從南,到北  我在这发芽  是由于风停了  这么多年  我学会的高贵,是飘零  叶子,是随风的  花絮如旧事,也是随风的  时间还在叠加  不着痕迹  蓝天和白云都是初见  喂,你好,你来自哪里
近期,δ(德尔塔)已经成为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希腊字母。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异株正在全世界肆虐,与它的前辈阿尔法株、贝塔株、伽马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由于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更大挑战。  那德尔塔毒株到底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与以往其他毒株有何不同?现有疫苗有效吗?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本期特别策划,就来详细说说这个“德尔塔”。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
胡凌云,1952年10月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研究员。曾任该校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部长、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等职。1999年6月至2011年1月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1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系中共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李里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     生活好了,食物充足了,但人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患病率却在迅速上升。社会小康,反而身体不健康,问题出在哪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吃”上!  吃,人的本能,似乎是与生俱来、不学自通的本事。其实,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它是有很多讲究的。一个有关饮食行为的教育——“
摘 要:高三是整个高中较为特殊的一年,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备战高考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问题,这两方面无论哪一点都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本文将针对高三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地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针对高三英语阅读理解的有关问题,得到一些可供广大教师参考的有效信息。  关键词:高三英语;阅读教学;教
现在,无论生活在天南还是海北,我们最震撼的感受可能是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城市化运动,不仅体现于农民衣、食、住、行等物质领域的变化,更体现在农村思、教、文、娱等文化领域的衍侵。我们的学生正在疏离草根化的乡村生活环境,城市化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生存状态,也正在蚕食我们的农家文化脉络。  新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
19世纪末著名的印象派大师莫奈有一幅著名的油画,题目就叫《日本女人》。虽然题目这么写,可画面的主人却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蜜儿。在画上,卡蜜儿穿着一身和服,拿着两把折扇,背对着作画的莫奈回眸一笑,宛若天使。我第一次看到“日本女人”这个名词就是因为小学读《莫奈传》的时候看到的这张画。而真正的日本女人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在日本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日本女人很多。《三国志·魏书》中记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
案例背景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代表作。上世纪80年代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成为经典选文。在2004年通过全
小树,老老实实扎根,舒舒服服伸展。  别忘了——努力吸收阳光、雨露。  长呀长,长起来了!  终有一天,要长成参天大树,拥抱蓝天、白云。  你看——  一条毛毛虫啃吃叶子,不对,一条、两条、三条……  两只蝴蝶飘来飘去,东躲西藏。  三只小鸟啁啾不停,想要安家。  四只松鼠上蹿下跳,溜达溜达。  …………  成长的小树,每天都遇到许许多多的事儿。  亲爱的同学,你的故事呢?
克努特王的传说讲述了盎格鲁-萨克逊先王如何向臣民展现皇室权力的极限。克努特将王座设在海边,命令上涨的海潮退去。海水和往常一样上涨并浸透了克努特,这时他对朝臣们说:“现在,让所有人知道国王的权力是多么空虚。”  以“英国脱欧就意味着英国退出欧盟”为口号的首相梅似乎认为克努特给人们的教训是关于民主而不是天文的:他应该举行公投。尽管梅反对英国从欧盟退出,但现在她有了新的口号:“我们将让英国脱欧成为一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