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就要努力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模式和现状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创新教学理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使中学体育真正发挥对学生的培养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明分析,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策略
在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明确提出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及身体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一直以来,我国中学体育在个学科中其实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所以总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上,导致体育课程数量少、频次低,不被重视,体育教学也没有发挥它应用的作用。长期以来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因此,在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被高度重视,改善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中的状况,发挥体育课程对中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就导致老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在师生、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作用就是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放松一下身心。对于体育考试也不会重视,都认为体育课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甚至取消体育课,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普遍不高。师生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课不被重视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不断地推进中,但是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都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这样教学质量就直接受到了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还重育体、重竞技的传统观念里,对体育教育中的“育心”和“普及”这两个概念不重视,这都不利于发挥课改下体育教育的作用,也不能正确培养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的意识,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无法满足新课标下体育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精神。通常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这样就忽视了对学生个性以及兴趣的培养。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因材施教,缺乏创新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学内容也很单一,通常只是传授学生动作技能,没有对动作技能知识进行讲解和普及。教学方式为明显的灌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不免会产生厌恶这一学科的现象。
3.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时,只是以教学考核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按照规定性的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这样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从观念上彻底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加强对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求的理解。切实注重在体育课堂上,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努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也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身体健康指标为目的的,而不是放松的途径。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对中学生身心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以后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观念。
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应突破体育教学传统的、固定单一点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学生们动作技能,更要普及运动知识、健康常识等内容。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因材施教。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举办一些小型运动比赛,如拔河、轮滑、健美操、乒乓球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真正体会到体育课堂上的欢乐。平时,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和趣味游戏,从多个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变化多端的课堂内容上学到知识,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3.创新评价考核机制
不再以传统的固定标准这类评价机制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进行考核、评判。注重过程教育,不以最后的结果作为下定论的唯一依据。在教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结语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重视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抓住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得采取政策和措施。真正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及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塑造的作用。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雅云.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05.
[2] 蔡红军.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索[J]. 中学教学参考,2012(6):103-104.
[3] 马忠良. 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J]. 教师,2013(8):78.
[4] 郑伟根.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J]. 体育时空,2013(10):97.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体育 体育教学 策略
在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明确提出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及身体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一直以来,我国中学体育在个学科中其实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所以总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上,导致体育课程数量少、频次低,不被重视,体育教学也没有发挥它应用的作用。长期以来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因此,在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必须被高度重视,改善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中的状况,发挥体育课程对中学生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就导致老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在师生、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作用就是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放松一下身心。对于体育考试也不会重视,都认为体育课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甚至取消体育课,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普遍不高。师生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课不被重视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不断地推进中,但是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都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这样教学质量就直接受到了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还重育体、重竞技的传统观念里,对体育教育中的“育心”和“普及”这两个概念不重视,这都不利于发挥课改下体育教育的作用,也不能正确培养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的意识,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无法满足新课标下体育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精神。通常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这样就忽视了对学生个性以及兴趣的培养。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因材施教,缺乏创新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教学内容也很单一,通常只是传授学生动作技能,没有对动作技能知识进行讲解和普及。教学方式为明显的灌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不免会产生厌恶这一学科的现象。
3.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时,只是以教学考核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按照规定性的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这样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从观念上彻底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加强对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求的理解。切实注重在体育课堂上,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努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也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身体健康指标为目的的,而不是放松的途径。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对中学生身心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以后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观念。
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应突破体育教学传统的、固定单一点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学生们动作技能,更要普及运动知识、健康常识等内容。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因材施教。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举办一些小型运动比赛,如拔河、轮滑、健美操、乒乓球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真正体会到体育课堂上的欢乐。平时,多组织一些趣味活动和趣味游戏,从多个方面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变化多端的课堂内容上学到知识,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3.创新评价考核机制
不再以传统的固定标准这类评价机制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进行考核、评判。注重过程教育,不以最后的结果作为下定论的唯一依据。在教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结语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重视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抓住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得采取政策和措施。真正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及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塑造的作用。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雅云.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05.
[2] 蔡红军.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索[J]. 中学教学参考,2012(6):103-104.
[3] 马忠良. 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J]. 教师,2013(8):78.
[4] 郑伟根.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探讨[J]. 体育时空,2013(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