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新课程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使教学立足于当前又指向未来,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和谐构建的过程。因此,如何使一堂课衍生出更多价值的知识和教育,成为当下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和预设,上课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单化的教学方案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复习铺垫——导入新课——课文展开——巩固应用——课堂小结。这种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师生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成性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下面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创建“生成性”课堂的体会。
  
  一、课前“软设计”,预设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会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已知出发。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所以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有“软设计”的意识,既应重视教学环节的预设,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各异的学习需求,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学习的不同阶段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如在高三阶段教学中,教师安排听力时需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设想学生对环节的反应,结合会考的需求和高考转变的实际,考虑听力的内容,而把课文内的听力变换成泛读或其他。活用教材时要考虑从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知识的出发点。
  
  二、课堂生成,激活机智
  
  由于教学进度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的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表现在课堂上是师生间动态地交互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不应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要摆脱既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主权,与学生共建学习的互动网络,生成鲜活有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真正达到这种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鼓励学生先开口中生成——找准起点,因人施教。
  教学新知前,笔者经常先拟这样的问题:What have you known about...?What don’t you know?What do you like to know?等,让学生先开口说说对新知的预知,这样可以使教师对学生业已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能做到“胸中有人”,较好地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2.在课堂上合理巧用学生的话语中生成——灵活调整,出其不意。
  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时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也有一些“异言怪举”,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使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点、积极面。教师通过捕捉学生中有意义的话,“接话茬”,由此及彼,顺势生成“趁热打铁”新教学思路。在教授上册第五单元The Silver Screen的brainstorm阶段,就有较多的学生提到超级女生及李宇春等,笔者及时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循循诱导,“To be honest,I like them as well,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m.”然后结合postreading中的Exericise 2,讨论“What characteristic do you appreciate?”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3.在顺着学生的错误中生成——将错就错,顺势挖掘。
  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和表达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这时教师应该引导点拨,引出正确想法,提高表达水平,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生动体现。在教育上册定语从句(I)时,有两位学生分别造出“I have a brother who works as a teacher.” 和“I have a brother,he works as a teacher.”两个句子。笔者顺着第二个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引导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一些基本点,并与限制性从句在结构、表达、中英文翻译的异同上加以比较,效果较好。
  4.在学生善问中生成——延伸升华,深化思路。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互活动,它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要有启思的魅力,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在教授下册The Merchant in Venice时,学生对Shylock 抱有同情的看法,笔者顺着他的思路延伸下去,要求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的教学三条化点,加深对文章“Mercy brings good”和“Justice”的认同,较好地落实了“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的教学观。
  
  三、课后践行反思
  
  由于课堂教学的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的教学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教师及时反思,写下心得体会,尤其必要。新课程倡导教学反思,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教师在反思“成功亮点”时要总结:怎样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如何恰当处理教学内容;因为什么手段而使重点突出和难点达标;哪几个环节效率最高;学生积极性是怎样被调动起来的;调控处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反思“失误不足”时要考虑:定位是否实际;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教法和学法是否符合学生;哪些时候学生会没兴趣;是否灵活性不够;反思“创意闪光点”时,要思考隐含在其后的理论依据、独创性想法的前因后果,等等。
  笔者在复习动词不定式时,运用大量Powerpoint,面面俱到,完成式、完成被动式等罗列齐全,结果学生却听得稀里糊涂,第二节课时笔者在另一班上教授同样的内容,以精选题目入手,逢题授知,题与知识点一一落实,学生反映很好。由此,笔者大受启发,在教授高二上册positive和negative时,故意离开教室,让学生写满一黑板的positive和negative的形容词,这些点,在反思中沉淀下来,是宝贵的财富。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合成并衍,“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结合生成的过程”。相信钟启录教授这段话,能给教师创建生成性课堂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要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会宽容、赏识并尊重学生,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尊重 英语教学 教学效率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摘要: 英语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探究,两者的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师 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是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际功能。尤其是对于初中生,他们处于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教师更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摘要: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个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英语 阅读 能力 培养    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近几年的高考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因此,不管在现在的考试中还是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
语言是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思想、进行社交活动的最根本的工具。学习并掌握一种语言的基本规律均是起于“听”、“说”,提高落实于“读”、“写”。对于刚升入初中的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敏捷、模仿力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在学习英语时表现为“听”、“说”容易而“读”、“写”困难。许多学生因对着单词语句读不出音来而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放弃了英语学习。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读”的难题,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
摘要: 本文分析了职中学生的英语现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关键词: 职中 创新教育 创新性思维 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显得日趋重要。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各类职业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摘要: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本文将分析英语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课前预习对教师的要求和切入点。  关键词: 英语 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    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如果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就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所
摘要: 焦虑心理是语言学习,尤其是听力理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大部分初中生也存在着听力焦虑。本文在思考了初中生产生听力焦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初中生听力中抑制性焦虑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力 焦虑 应对措施    一、焦虑与听力理解    Clark 早在1977年给听力理解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其狭义的解释就是听者对一系列口语产生认识的过程;广义上也包括听者为了预期目的使
摘要: 英文写作是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但要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日之功,仍需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关键词: 积累 操作 指正    众所周知,英文写作是英语应用能力之一。随着对外交际的越来越广泛和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英语写作的用途也日显重要。但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只停留在逐字翻译或是生搬硬套上,要么是不循章法,要么是错误百出,致使他们每次写作时,心里犯怵,只好硬着头皮应付。总
摘要: 英语口语教学在当前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 口语 建构    中国学生英语开口能力差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改革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仅有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努力终究是一个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