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贝尔在华文学教育实践探析

来源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第二代诗人朱利安·贝尔曾在武汉大学外文系任教,当前学界对他文学教育实践的研究较少.通过对贝尔的日记、书信以及武汉大学校史等文献的梳理,归纳出他在华文学教育实践的三大内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有文学潜力的学生从事文学创作;指导学生阅读具有理性色彩的作品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品位;率先在武汉大学开设了近代文学选读课程,促进了英国现代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虽然朱利安·贝尔任教的时间短暂,但其文学教育实践及思想促进了中英文学交流,为当前高校外籍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实施状况进行总结,探讨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的价值意义,分析冬奥会筹办对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出冬奥会背景下推动实施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原则与对策.
通过对522名在校本科生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因素”及“心理特征”等变量之后,“期末考试成绩”变量对本科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对专业是否感兴趣”“喜欢的课程类型”这两个变量则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该发现质疑了现代知识观视阈下知识越多越幸福的观点,强调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主动学习对幸福感获得具有一定的意义,以期为当下有关快乐教育的争论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幼儿体育政策颁布机构和政策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幼儿体育政策皆由政府机构颁布,从政策制定到幼儿体育具体实施中间跨度较大,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活动”;美国幼儿体育从政策制定到具体实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由联邦政府和社会行业协会构成,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健康”;日本的政策体系由文部省制定,都道府县及民间社会研究团体提供理论研究和实施方案,政策内容主要体现为“教育”.结合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我国要加大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科学构建幼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形式,对学生情感价值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为例,从课程的基本学情入手,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原因,从而确立了“信任、信心、信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并进一步从课程目标、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10—2020年收录的810篇与资历框架相关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知识图谱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历框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分银行的构建意义与局部借鉴”“资历框架的运行机制与全面学习”和“资历框架的实施路径与全球化发展”等3个领域.基于此,“深化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平理念”“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资历框架研究方法”和“建设资历框架下的学分银行”等是未来国内资历框架研究应持续关注的热点和方向.
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建构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根据该模型编制用于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测量的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分为生活保障价值、社会声望价值、社会贡献价值、个体发展价值4个因子,与预想结构的拟合度较高.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测量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标准化工具,并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为探析不同年龄、教龄、学历幼儿园教师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特点,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对安徽省30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园教师在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时,“解决问题”“合理化”的使用增加,“自责”的使用减少;拥有11年及以上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比0~5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而0~5年教龄和6~10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比1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更倾向于“自责”的使用;不同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在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结果,提出“完善支持系统,减少
为了揭示媒介建构的乡村教师形象,借助NVivo11软件对2010—2019年中国国家级报纸中163篇乡村教师的报道文本进行框架分析.结果表明,媒介报道主要采用了道德框架、激励框架、问题框架、课改框架和帮扶框架,建构了无私奉献的“楷模”、乡村教育的“生力军”、喜忧参半的“矛盾者”、政策措施的“受益者”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5类乡村教师形象.今后,乡村教师形象的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媒介需要转变叙事策略、推动内容创新;乡村教师应完善自身形象、加强自塑能力.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的进程滞重沉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从兼领、过渡到独立、专司,其演变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围绕旧机构的存废和新机构的设立,守旧和革新双方以及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矛盾重重、斗争激烈,使改革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但时势所趋,守旧最终让步革新.伴随新旧机构的转变,特别是学部等新机构设立,其职能和举措在很多方面是礼部等旧机构所不具备和未能实施的,体现出改革的近代化特点.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改革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大有助益,使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出一大步.
突出国防教育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小学教育的显著特征,是边区中小学根据党中央的国防教育方针政策、边区政府对中小学国防教育的指示、规定,在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的抗战教育.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厘清了边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内涵;探讨了边区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抗战前期和中后期的变化;总结了边区中小学注重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互相渗透、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行合一的国防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