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结合六维床HexaPOD验证及纠正放疗中摆位偏差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疗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用锥形束扫描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验证放疗技师摆位偏差大小及六维床HexaPOD纠正摆位偏差的能力和稳定性,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证实的340例不同治疗部位的肿瘤患者,收集每位患者首次扫描CBCT后的摆位误差数据,验证不同部位摆位偏差的大小.另选取18例对摆位要求较高的特殊病例,收集每个病例首次摆位、首次六维床纠正偏差后及治疗分次间摆位偏差结果,分析CBCT和六维床HexaPOD纠正偏差的能力和治疗分次间验证的必要性.结果 头颈部摆位偏差明显小于其他部位(P<0.05).18例特殊病例,经首次摆位偏差纠正后,x、y、z平移方向和Rx、Rz旋转方向数值均减小(P<0.05).分次间摆位偏差因人为摆位因素仍然存在且数值变大(P0.05),经纠正后的数值可达到亚毫米和亚度.结论 CBCT和六维床HexaPOD联合验证、纠正摆位偏差,可使各方向摆位偏差减小;分次间建议合理安排CBCT扫描次数.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从抚顺市眼病医院门诊招募的伴有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纳入研究。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问卷(NEI-VFQ-25)中文版量表来评估患者的VRQoL。不同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的DME患者间NEI-VFQ-25分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眼底照相将DME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探讨DME严重程度与VRQoL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分析n RASGRF1基因顺式调控元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甘肃地区近视人群的相关性。n 方法::系列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的高度近视患者166例(332眼)和中低度近视患者92例(184眼)分别作为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并将77例(154眼)无近视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首先利用“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ENCODE)和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确定眼组织细胞相关功能性调控元件中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
目的::调研中国眼科专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现状,了解其建设及运转情况,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方法::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并结合网络发放的方式,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对全国33家眼科专科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展开调查,内容包括伦理委员会概况、建设、运行等。选取有效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3家眼科专科医院中,21家(64%)设立了伦理委员会,另外12家(36%)没有设立伦理委员会。21家设有伦理委会的医院中有12家设置独立伦理委员会,9家设有专职秘书/
目的::分析正常角膜白内障患者角膜后前表面曲率半径之比(B/F Ratio)、中央角膜厚度(CCT)对模拟角膜屈光力(SimK)和全角膜屈光力(TCRP)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正常角膜白内障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前Pentacam HR眼前段分析仪测量结果,包括瞳孔中央4 mm区域内的角膜SimK、TCRP、B/F Ratio、CCT及SimK和TCRP差异△Km(△Km=SimK-T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切开小梁的开放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接受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的4~16岁儿童青光眼患者21例(28眼)。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房角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采用配对n 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n H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对数
目的::观察多模式影像技术在Stargardt病不同病变阶段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28例(56眼)Stargardt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自发荧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炫彩眼底成像、血流成像OCT(OCTA)等多模式检查,总结各类影像检查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特征。结果::眼底彩色照相可显示,随病变进展黄斑区的萎缩病变逐渐扩大,伴后极部眼底色泽改变。炫彩成像通过多波长的组合,可用更好的对比度和层次感显示出萎缩的细胞
目的 本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微血管模型仿真,模拟微血管中红细胞的运动轨迹,计算得出红细胞的速度和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微血管系统的网状结构,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粒子轨迹进行处理,得到稳定的数据分析结果.结果 随着流速的增大,红细胞运动更加剧烈,速度更快.当流速从100 mL/h逐渐增加至400 mL/h时,粒子在1 s内的平均位移从0.22 cm增大到0.84 cm,并且二者的关系不完全是线性的.结
目的 设计一种降噪算法改善低血流灌注状态下提取的光电脉搏容积波信号质量.方法 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计算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连续均方误差,判断噪声主导的IMF后对其进行小波阈值降噪,最后将信号重构即可得到降噪后的低灌注脉搏波.结果 使用自行设计系统采集的低灌注脉搏波信号对上述算法进行验证:在灌注系数为0.15%时,该算法可有效抑制噪声干扰并还原脉搏波信号特征.结论 该算法可有
本文设计了一套带称重功能监护病床自动校零系统.系统由转运床过门检测模块、有无患者在监护床检测模块和称重系统组成.检测模块采用毫米波传感器,基于77 GHz毫米波射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通过±60°角和25 s间隔循环扫描选定区域,提取转运床轮廓特征值与患者呼吸胸廓上下波动信号特征值,判断有无转运床过门以及有无患者在重症监护床.判断的结果以1(有人在床)、0(无人在床)发送给多点控制单元,触发称重系统自动校零.经测试,系统对在床状态的识别精度>99%,对离床状态的识别精度为96%,毫米波传感器置于患者
目的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借助程序MCNP5对国产高剂量率铱源剂量率的分布进行模拟研究.方法 基于TG43号报告中的剂量率计算公式,借助MCNP5建立铱源模型,模拟计算此模型的空间剂量分布,分析研究铱源的径向剂量函数及各向异性函数.结果 模拟的各向异性函数与发表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当径向距离较小时,模拟的径向剂量函数与发表结果符合较好;当径向距离较大时,模拟的径向剂量函数与部分发表结果符合较好,但也与部分发表结果相差较大,在r=15 cm处,最大相对误差为24%.结论 基于MCNP5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