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东垣理论的方剂升降分类法初探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李杲的药物升降属性分类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方剂分析方法。该法将方中各类别药物按用量比例相叠加,并将数据结果转化为升降属性分布图,以此分析方药的整体作用方向。这一方法便于对比不同方药的异同点,适合用于系列方药的研究,并有助于发掘更多隐性知识,深入了解名医治病的组方思路。
其他文献
村卫生室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织牢网底一直是基层卫生工作的重点.然而,医疗技术薄弱、医疗人才匮乏长期困扰着基层特别是贫困山区和偏远农村,随着原有村医面临
期刊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认为,认知功能障碍属于“眩晕”“健忘”范畴,治疗以补肾填精养神为主,兼以豁痰开窍、活血化瘀,治疗机制与改善脑血流量、抑制过激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血管内沉积等相关。通窍活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处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该文论述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 要】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仍以抗感染为主,而中医药辨证论治支气管扩张具有独特的优势。陈炜主任临证时善于审时度势,详加辨证论治,灵活化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常从“风、血、气、痰、热、虚、瘀”七个方面临证施治,疗效确切。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经验分析;陈炜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
【摘 要】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顾健霞主任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从中医体质立论,从“体-证-病”的临床思维方式入手,将“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高血压病的防治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高血压病;痰湿体质;痰湿壅盛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091-02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主要慢
【摘 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属“胃脘痛”“胃痞”范畴。其病起病隐匿,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林平教授遵之“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上注重治养结合,分以三期辨治,早期辨治以证症为主,中期辨治以病为主,后期调理为主。治疗全程以养为重,恢复脾胃脏腑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三期辨治;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不寐在现代医学中多被称为失眠,容易诱发焦虑症、心血管等疾病,在治疗上大多采用镇静类药物,长期服用较易成瘾,导致戒断综合征。而中医药治疗没有此等顾虑,通过调和患者整体阴阳的平衡,使阳入阴出,夜寐可安。文章总结谢军教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应用司天方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认为不寐病因除考虑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外,仍需考虑到患者出生及发病年月的运气情况对患者体质及病情的影响。认为病机在于
【摘 要】 乳腺癌现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等都存在着易伤及脾胃之气的副作用, 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牛阳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牛阳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的病理变化多为脾胃失调的证候,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应该通过调理脾胃扶助正气,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牛阳;脾胃;健脾益气;经验  【中图分
【摘 要】 聚合性痤疮在痤疮类疾病中病情较重,皮损以结节、囊肿、聚合状脓疱多见,可形成窦道,愈后易留疤痕。徐涟主任结合妇人经带胎产乳特点,运用养肝健脾法治疗,缩短病程,减少疤痕遗留,同时亦不影响哺乳。  【关键词】 聚合性痤疮;养肝健脾;哺乳期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100-03  Director Xu Lian
【摘 要】 肝主疏泄是肝主要的生理机能之一,情志病是由精神情志的变化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疾病。肝与情志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临床上情志病多注重调肝。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异常,都会影响全身的气机。因此可从气的改变这一中间环节来探究肝主疏泄与情志病之间的联系,更细致的了解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应用于临床中治疗部分情志病。  【关键词】 肝主疏泄;氣机;情志;情志病  【中图分类号】R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