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做好改制转型国企党建工作,笔者认为重点在改进,关键在创新。当今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改制转型国企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是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不适应。由于部分企业已经没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党建工作失去了依托,党组织活动根本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在岗党员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已从主人翁变成了被雇佣者、自由人,受负面思想影响,党性观念淡薄,积极性不高,不愿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企业党员队伍现状与党员的教育管理不适应。随着国有企业的停产和改制,党员队伍出现了新变化,离退休党员、内退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增多,党员管理与工作关系分离情况增多,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造成企业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党员联系难,发展党员难。
三是国有企业党务干部队伍现状与党建工作的要求不适应。由于近年来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精简党务人员,使党务干部不连续、不稳定,出现空档,同时党务工作者兼职化、业余化现象比较普遍,兼任几职,专职党务干部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党务干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四是党组织机构和生活制度建设与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不适应。从组织结构看,有的企业党组织结构不健全,特别是困难企业及停产半停产企业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党组织超过三年没有进行组织换届,没有发展一个党员;有的党组织成员发生了变动,也没有及时增补。从组织生活看,有些困难企业基本上没有安排组织生活,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不安排党员过组织生活,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应付了事。从党员队伍看,少数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与党建工作的开展不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存在落实难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视关心也不够;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只注重抓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党建工作缺乏管理,采取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对策
(一)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应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对各单位、各系统抓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要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有关单位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要进行量化和细化,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绩效考评、奖罚工作。要实行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生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二) 加大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完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和经理(厂长)原则上由一人担任,实行交叉任职。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配备企业领导班子,对未按照要求配备领导班子的,要进行重新调整。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切实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把考核建设企业领导班子与实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符合企业特色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加强改制重组、停产关闭破产和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做好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工作。这三种类型企业不稳定隐患较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这三种类型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帮助企业党组织克服困难,把不稳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些企业党组织要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一是要建立健全思想稳定工作网络。二是要建立党内关怀和社会帮扶为一体的帮扶长效机制。三是建立重大不稳定事件报告制度,企业党组织要把社会稳定当作头等任务,熟悉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因工作不及时到位,出现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及时抓好企业党组织换届;对有些党组织委员缺位的及时增补;对工作较差的党支部,要限期整改,对确不胜任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困难企业,上级党组织要帮助和指导它们开展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党组织建设。二是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党组织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正常化。每个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加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各级党组织要努力改善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条件,加大投入,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保障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来源。
(五)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定期向党员大会述职述廉制度和党支部定期向党员通报工作制度,规范厂务、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要加大对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在大力提高其党建工作业务素质的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学经济、学管理、学技术,使之逐步成为经济工作的内行;三是要理顺企业党员服务管理。结合下岗和离退休职工党员分布情况和流动情况,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设立党员服务中心,及时完善组织活动制度,安置企业党员,解决下岗分流和离退休职工党员不便于参加组织生活,不利于管理的问题。四是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企业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和无党员、无党组织的企业、班组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改变党员老化、力量薄弱的情况。
一、改制转型国企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是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不适应。由于部分企业已经没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党建工作失去了依托,党组织活动根本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在岗党员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已从主人翁变成了被雇佣者、自由人,受负面思想影响,党性观念淡薄,积极性不高,不愿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企业党员队伍现状与党员的教育管理不适应。随着国有企业的停产和改制,党员队伍出现了新变化,离退休党员、内退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增多,党员管理与工作关系分离情况增多,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造成企业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党员联系难,发展党员难。
三是国有企业党务干部队伍现状与党建工作的要求不适应。由于近年来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机构改革和分流人员过程中,首先精简党务人员,使党务干部不连续、不稳定,出现空档,同时党务工作者兼职化、业余化现象比较普遍,兼任几职,专职党务干部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党务干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四是党组织机构和生活制度建设与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不适应。从组织结构看,有的企业党组织结构不健全,特别是困难企业及停产半停产企业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党组织超过三年没有进行组织换届,没有发展一个党员;有的党组织成员发生了变动,也没有及时增补。从组织生活看,有些困难企业基本上没有安排组织生活,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过组织生活存在认识偏差,不安排党员过组织生活,上级有要求时,随便安排一下活动,应付了事。从党员队伍看,少数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没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与党建工作的开展不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不健全,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存在落实难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视关心也不够;有的企业领导人员只注重抓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的党建工作缺乏管理,采取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对策
(一)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应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对各单位、各系统抓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要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有关单位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要进行量化和细化,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绩效考评、奖罚工作。要实行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生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二) 加大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办法完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和经理(厂长)原则上由一人担任,实行交叉任职。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配备企业领导班子,对未按照要求配备领导班子的,要进行重新调整。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切实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把考核建设企业领导班子与实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符合企业特色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加强改制重组、停产关闭破产和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做好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工作。这三种类型企业不稳定隐患较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这三种类型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帮助企业党组织克服困难,把不稳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些企业党组织要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一是要建立健全思想稳定工作网络。二是要建立党内关怀和社会帮扶为一体的帮扶长效机制。三是建立重大不稳定事件报告制度,企业党组织要把社会稳定当作头等任务,熟悉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因工作不及时到位,出现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及时抓好企业党组织换届;对有些党组织委员缺位的及时增补;对工作较差的党支部,要限期整改,对确不胜任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困难企业,上级党组织要帮助和指导它们开展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党组织建设。二是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党组织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正常化。每个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加大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各级党组织要努力改善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条件,加大投入,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保障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来源。
(五)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定期向党员大会述职述廉制度和党支部定期向党员通报工作制度,规范厂务、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要加大对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在大力提高其党建工作业务素质的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学经济、学管理、学技术,使之逐步成为经济工作的内行;三是要理顺企业党员服务管理。结合下岗和离退休职工党员分布情况和流动情况,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设立党员服务中心,及时完善组织活动制度,安置企业党员,解决下岗分流和离退休职工党员不便于参加组织生活,不利于管理的问题。四是要严把"入口"、疏通"出口"。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企业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和无党员、无党组织的企业、班组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改变党员老化、力量薄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