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灵活就业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官方首次提出灵活就业是在2001年,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要引导劳动者转变观念,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所谓的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我国灵活就业人员主要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部分离岗退休人员及部分城市新增劳动力构成。据统计,我国200
其他文献
2006年12月10日,由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山东时代总部经济园等主办的“浙江省首届总部经济高峰论坛”在中国民营企业之都温州举行的在温州著名智囊、
有关收益质量研究的文献已经很多,但大多是论述收益质量内涵、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本文从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报表附注四个方面分析收益质量,帮助投资者
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二元”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和农村的
当前,许多转基因作物已经走入商业化阶段。但是,处于最关键地位的农户将决定转基因商业化的广度与深度。本文通过选择典型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户的选择行为,从而提出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