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杨丹:长期看好大内需板块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丹,理学硕士,2001年加入大成基金公司,先后任职于基金经理部、研究部、金融工程部,现任基金景福和大成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大成内需增长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5月12日,大成内需增长股票基金开始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丹认为,年内A股市场将以业绩驱动为主,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推出以“内需增长”为投资主题的基金正逢其时,投资“内需”就是投资中国下一个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受益于内需增长的行业中的优质上市公司会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
  
  从估值提升转向业绩驱动
  回顾2010年投资,杨丹表示,在经济复苏的状态下,流动性还没有回收,2010年的A股市场并不是业绩驱动,更多的是估值提升,传统行业被压缩,金融地产化工等行业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只在去年四季度由于担心高通胀和回收流动性压缩估值,周期性行业才有一轮估值修复过程。
  “进入2011年,股市更多的从估值提升变为业绩驱动为主,前四个月的行情是周期性股票因为估值修复而有所上涨,目前估值修复的上涨已经告一段落,消费内需的估值有所下降,回到长期历史水平,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下一阶段股票的上涨最重要的是看业绩。一些2011年一季报业绩增长明显或者超预期的股票依然有不错的表现,这其中既有传统行业的,例如家电,也有新兴行业的。”杨丹如此说道。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4月经济数据,杨丹表示,从CPI数据来看,通胀仍是未来影响股市的关键因素,CPI5.3%的水平说明目前整个市场的通胀水平仍然维持高位。
  杨丹指出,相较于去年的高通胀,今年的通胀结构出现了变化。去年的通胀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比如猪肉、食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些因素随着市场的供需不断调整,价格的上涨不会一直持续。但是今年的通胀结构更多地表现为居住、服装、服务等因素,这种由于能源成本、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提升等造成的通胀则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过程。
  “在通胀水平没有出现明显下落的情况下,为了抵御通胀而持续推出的紧缩政策应不会出现方向性改变。但此次央行选择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短期内应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不会过于严厉。无论如何,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依旧存在,在货币趋紧的环境中,仅仅依赖估值修复很难出现大规模行情。在这个阶段,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应该还是来自于业绩增长。”
  
  大内需行业孕育长期增长公司
  今年以来,内需股票有所调整,让部分投资者对投资内需股的信心有所动摇。杨丹认为,消费医药等大内需股票在经过调整之后,总体趋势还是有所增长的,长远来看,消费内需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方向,在大内需行业中也将会孕育出长期增长很确定及持续的公司。
  从更远的周期来看,大消费、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其中优秀公司的增长速度将非常快。这类股票今年表现不太好,主要是因为去年涨幅较大,业绩被透支,但它们的投资逻辑并没有变。至于新兴产业,今年会有严重分化,去年是炒板块炒概念,今年必须选公司,必须仔细甄别具体公司的具体业务。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远比大家的预期慢,公司的估值如果太贵会有压力;而太阳能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应该能从中发现一些长期增长的好公司。
  在个股选择上,杨丹重点关注行业本身发展趋势向上,行业发展空间足够大的行业,这里面做的好的企业比较容易超预期,上市公司需要在行业中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渠道优势、品牌优势等,未来几年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并且上市公司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一些核心的投资品种,“投资上可以一直持有这样的股票多年,把眼光看远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取得长期优异的业绩。”杨丹最后这样总结。
  
其他文献
记者:去年末南方基金的2011年十大预言之一是“白马股带领大盘创出三年的新高”。现在来看,需不需要进行修正?  邱国鹭:我觉得不需要修正,现在才不到半年,要修正的话也是明年1月1日修正。我觉得短期市场出现了调整,但是拳头缩回来是为了更好的打出去,这个调整我认为问题不太大。   “白马股带领大盘创出三年的新高”,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两个判断,第一个是对大盘的最高点的判断,第二个是对应该买哪一类的股票,白
本周(5月27日-6月2日)市场分歧较大,一线蓝筹策动消极,造成指数破位探底,不过,在创业板等中小板块的超跌反弹下,加上部分二线蓝筹也有不同层面的响应,市场呈现拉锯格局,场面暂时企稳。但外围主权债务评级相继被调低,而国内旱灾引致的通胀隐忧或令本月CPI继续高企,内外因素让市场承压,指数在短期内恐难一蹴而就。  根据万点提供的数据统计,本周市场资金杀跌动能明显减弱,套牢筹码大面积出局的迹象并不明显,
编者按:2011年,股市动态吧(http://www.gsdt8.com)隆重推出“实盘直播”栏目,至今已经历四个月。栏目全程记录高手投资轨迹,为广大的股民朋友提供真实可信的操作参考。实盘中涌现不少掌握市场的运行规律,拥有对付各种困难局面经验的高手。其中,硅谷子的实盘以四个月获利79.38%的战绩傲视群雄。  股市中“一赢、二平、七亏”是常规,作为胜者,他们的方式方法肯定有别于市场中的大多数人。希
本周回顾  港股本周随内地股市下跌,至周五收市,恒指跌1.73%,收报23721点;国企指数跌3.30%,收报13209点。  国土部官员指全国实际闲置房地产用地远大于13万亩,未来政府将加大查处力度。内房股普遍下挫,首创置业(02868)领跌13.64%,中国海外发展(00688)跌7.09%,华润置地(01109)跌6.56%;恒大地产(02777)跌7.03%。  农业银行(01288)、建
很多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身上还带着公募基金从业时候留下的追求规模扩张的理念。相对于业绩本身,更加看重规模。今年以来,这些“类公募化”的阳光私募基金遭遇“滑铁卢”,未尝不是件好事……     今年以来,阳光私募基金整体跑输指数,产品之间的表现继续分化。一批私募基金表现不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对此,有研究机构认为,私募基金表现不佳与市场风格转换有关。今年的市场风格出现明显转向,去年表现强势、为诸
“清盘”成为2011年中国私募基金的关键词之一。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步入清盘境地的阳光私募产品已达11只,其中5月份就清盘6只——这意味着行情的持续低迷之下,私募基金清盘的速度正在加快。  对于私募基金的清盘,若未加详细观察,多会以为其清盘的原因都是业绩过差,单位净值过低,以至于触碰止损线而清盘。但记者发现,今年以来遭遇清盘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中,9只产品净值在0.9元以上,其中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