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向命运低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罢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心起伏难平。感谢史铁生,感谢他的《我与地坛》,让我在还年轻的时候,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懂得了该怎样对待生命。
  历经人生的沧桑,历经岁月的磨难,在接受了大悲大喜之后,史铁生把对生命的思考注进了这部《我与地坛》中。与其说史铁生是作家,倒不如说他是哲人。在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劫难后,在死亡还远没有到来之前,他开始了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尽管痛苦,但作者还是艰难地走了下去。
  史铁生失去双腿后,他曾迷茫、痛苦、无奈,他选择了逃避,他不明白命运对他为什么如此的不公。作者向往着另一个世界,而“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地坛使他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正如作者所说:“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在地坛公园中,可以远离一切的喧嚣与吵闹,作者可以以琴的发泄自己的郁闷和痛苦,在这里,作者也并始了对生命的思考。
  失去双腿对史铁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他想到死亡,然而,那一份对写作的痴迷,那一份与生俱来的倔强与韧性,使他不甘向命运低头,于是,作者决定活了下来。这一决定对作者来说是艰难的,反映的却是他不屈的灵魂。这是一种坚强,一种韧性,一种豁达。但此时的作者仍是迷茫的,虽然他努力思索着的人生。
  母亲的早逝,使史铁生又一次体味到了命运的残酷。他是多么希望能与母亲一同分享小说第一次获奖的快乐,多么希望就他当初的冷酷向母亲道一声歉。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因母亲的早逝成为泡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酌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作者在比喻母亲的同时,也在比喻着自己,世间的一切如茫茫大海,而此时的“我”却是居无定所,随波逐流。但史铁生毕竟是史铁生,残酷的命运并没有使他低头,他对死亡又作了更深刻的思考——有时死亡也是一种轻松和解脱……
  多舛的命运使史铁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人生。而地坛成为他心中一种位置的象征,情感的寄托。在地坛这个可以反省灵魂的地方,他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由此,作者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生命的思考。
  那个“十五年中坚持到这园子来的那对老人”传达了爱情的忠贞,生命的美好,时光飞逝,情怀依旧。那个爱唱歌的小伙子,尽管不是专业的歌唱家,“甚至常在关键的地方出错,一但他对自己的理想是那样的执着。还有那个饮者,灌一瓶酒。开怀畅饮,怡然自得。还有女工程师……但这还不是全部的人生,作者通过诉说那个捡“小灯笼”的小姑娘和热爱长跑的人的无奈,也在诉说着生命的不幸和痛苦。“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
  既然决定要活卞来,那么又该怎样生活呢?作者一次次在追问着自己:当他真正懂得了写作就是自己的信仰时,他不再犹豫,不再彷徨。正是由于写作的信仰,使他在残疾和丧母的双重打击下获得了求生的力量,也正是由于对写作的信仰,使他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人生的航标。
  而此时,作者对自我对生命的思考也达到了一种极致。那是在经历了美好与痛苦之后的豁达。“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是对生命怎样的大彻大悟。
  作者把生命理解为一种回归与永恒,因此作者才会感觉到:“我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玩得太久了。”作者又像文中的那位恋人,既留恋生活又痛恨命运,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但不管怎样,史铁生懂得,人生的剧目也会随着历史一代代上演下去。既然已懂得“夕阳也是旭日”,那么好吧,作者抛弃掉一切对命运不公的想法,在对生命做了最本质的思考后,决定寻找自我,重塑真我,正如那个活踮乱跳的孩子。是啊,史铁生是在用心灵感受着世间所有的一切。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对关于人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无论生命的诞生是幸与不幸,生命都是一个奇迹。“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说了几千年了,但人还是个未确定的动物,是个被“抛入的设计”。《我与地坛》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于生命的思考,代表了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韧性。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懒于思考的今天,它之所以会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的原因就在于此吧!让我们永远记住史铁生,记住这个不屈的灵魂吧!
其他文献
课堂应该是具有温度的,特别是语文课。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性学科,直接关乎人的精神领域,影响学生喜怒哀乐的情绪,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作文课,都不例外。其实,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够找到许许多多调动学生情绪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温度。下面具体谈谈三种方法。  一、展示专业特长,培养学生兴趣  通常而言,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但实话实说,在我所带的班级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质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精心设问必然成为关键。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问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
当下,各种语文流派纷杂热闹,仅以笔者所在区域而言,就有“文化语文”“情意语文”“诗意语文”“智慧语文”等,有些已经开枝散叶,自成气候,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然而,笔者一直有种疑惑,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所谓的流派,都与语文学科的特质“情”与“境”,“文”与“法”脱不了干系,因此,流派的名头五花八门,其实其本质的追求依然大同小异。基于此,笔者尝试索性回归原点,研究“原味语文”,这里的“原味”有三
读李义山的诗,总是给人几多期冀,几多沉重和迷茫,总觉得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愁萦绕在心头,让人欲罢不能。在那迷离多变的意象群中,诗的主旨显得隐晦而难以把握。因此,李义山的诗成为诗界争议性最大的作品。  一、隐晦主题下的多元诠释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都主题隐晦,主旨不够明确,并且多以“无题”命题,更增加了诗歌理解上的难度。以《锦瑟》为例,尽管对本诗的主旨探讨解说众多,但仍无法得其真相。可见,要真正解读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一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缺如,也称隐缺、隐语、漏字,在对联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用意往往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仔细玩味,顺藤摸瓜,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方法
我用“教灌”这个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灌输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适当延伸,以阅读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非机械地讲解教材。笔者以我最近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说明。我们手中有一本苏教版的语文书,还有一本教研室统一发送的辅导书《语文同步练习》,这就是我“教灌”的基本素材。  一、用朗读来“教灌”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到位的朗读训练会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写作
笔者在教学《品质》时,依据以学定教、以问促思、以思导学的原则,被班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吸引,在课堂教学时,顺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认真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研讨,一样顺利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  一、不可忽视的“人”——格斯拉的哥哥  在教学这篇小说时,经过细读品味,就可以注意到哥哥这个人物,看似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却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质”的内涵和
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主题鲜明,结构层次清楚。同时又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意味绵长。考虑到学生之前学习的议论文比较少,对这一文体只有初步的认识,感受和认识不一定深刻。根据以往的观察,学生往往能分辨出文章的论点,但对论据、论证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另外,本册第六单元是演讲主题,因此演说文的相关知识在此暂不涉及,这一课的设计着重从教学议论文角度去考虑。
笔者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在以往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提高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一、不变的标准:信、达、雅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一直对翻译方法比较重视,我国翻译学理论先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准确为“信”,通顺流畅为“达”,语言优美为“雅”
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伏笔的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感。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直到作者把伏笔揭开,才恍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