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ng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现况,为临床预防患者在透析中感染肝炎病毒而提供帮助。方法:分别对血液透析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乙型、丙型肝炎以及肝功检测。结果:血液透析组HBV,HC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炎的感染与透析时间及受血次数呈正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是血液傳播病毒性肝炎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要加强透析治疗环节交叉感染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炎病毒;检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37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89-1
  
  感染肝炎与血制品、输血的使用密切相关。血液透析(he
  -modialysi,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要手段之一,但是HD是引发经血传播疾病最危险的途径,易导致病人互相交叉感染,尤其是乙型(HBV)和丙型(HCV)肝炎病毒的感染[12]。维持性血透患者易引起交叉性感染加之病人自身抵抗力低,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肝炎感染状况及控制对策,旨在为今后临床有效预防患者在透析中感染肝炎病毒而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维持性血透患者52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9-72岁,平均(48.7±2.1)岁;透析时间1-73个月,平均(30.8±13.7)月,均为碳酸氢盐透析,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周期1-3次/周,4.5小时/次,透析器复用2-5次,血流量200-300ml/min,复用的透析器和血透治疗中使用的血液管路均采用1%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25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5例,多囊肾、糖尿病肾病各2例,其他6例;透析前进行肝功能、肝炎病毒检验,排除感染者。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33.6±12.2)岁。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并剔除两组中肝炎疫苗接种者。
  1.2肝炎检测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二对半(上海实业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HCV(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上均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阳性结果经复查确证。
  1.3统计方法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血液透析患者和对照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结果,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乙型、丙型肝炎以及共感染,血液透析组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透析时间及输血次数与肝炎感染的关系透析时间及输血次数与肝炎感染的关系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透析时间越长,受血次数越多,与HBV和HCV的感染率越高呈正相关。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患者和一部分肾移植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手段,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进行传播,血透患者接触和污染血液的机会较多,因此病毒性肝炎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得到了普遍重视[3]。
  本研究发现,血透组的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时间越长,受血次数越多,与HBV和HCV的感染率越高呈正相关,与文献报道相符[4,5]。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1)患者免疫机能低下,存在免疫缺陷;(2)反复大量输血导致交叉感染;(3)体外循环系统消毒不彻底,存在盲区;(4)透析室工作人员也可增加肝炎传播机会。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感染的发生:(1)指导HD患者的饮食,加强营养;(2)应该注射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等治疗贫血,减少输血;(3)严格筛选献血员,把好血源的质量关,特别要重视丙肝的检测;(4)血透器材必须按照规定彻底清洗消毒,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5)患者及工作人员采取各种积极预防措施减少感染。总之是要严格把关、积极预防,阻断交叉感染可能发生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赵华,常明,刑淑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8,7(4):207-208.
  [2]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第2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084.
  [3] 郭玲,饶毅锋,郝阿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无肝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4(6):13148-13149.
  [4] 吕作芝,王彬,乌丰莲.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检测结果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5-2855.
  [5] 陈立荫,李学旺,彭立人,等.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5):407-4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野葛根胶囊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复方野葛根胶囊口服治疗高血脂症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脂脉康胶囊治疗高血脂症患者印例。结果:复方野葛根胶囊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醉(TC)、甘油三酯(TG),对高密度脂蛋白(HLD-C)水平有升高作用)。结论:复方野葛根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  【关键词】:复方野葛根膠囊;高血脂症;临床疗效
节水农业是缓解我省水资源紧缺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于6月5-6日在衡水市召开的全省节水农业工作会议在回顾总结我省“十五”期间节水农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与
【摘要】目的:回顾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痰培养细菌结果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为AECOPD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呼吸例科住院的AECOPD患者痰菌分离培养,药敏采用MIC法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例痰培养结果陽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原菌;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R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自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6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在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8±16mi
【摘要】:目的:认识纵隔支气管囊肿与纵隔其它肿瘤鉴别。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胸片。结论:12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胸片,术前都被误诊为纵隔其它肿瘤,4例误诊为胸内甲状腺瘤,3例胸主动脉瘤,2例食管囊肿,1例纵隔淋巴囊肿。  【关健词】:纵隔;支气管囊肿;体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R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32-1    1临床资料:12例
【摘要】:应用FTS理念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进行各种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调整手术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能有效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食管癌;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68-1    近年来,国外出现一种新的外科模式—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1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62例(67只眼)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62例(67只眼)中,55例(58只眼)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正常光滑,透明,无异常翼状胬肉样组织生长。7例(9只眼)失访。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为病变区角膜及结膜提供新的干細胞来源,是治疗初发和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1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目前,多数从事实验课教学的老师为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大多偏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薄弱.上课时多为照本宜科,与实践联系不多,这样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给学生也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假如实验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的话,就可将科研思路与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把最新的科技信息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拓宽学生的实验思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