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FDI经济效应实证分析及FDI优化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本文以重庆市为讨论对象,试图验证此理论。以1995-2008年为样本时间区间,讨论两组时间数据:FDI和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并通过ECM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说明FDI与GDP的互动关系,最终得出FDI能够推动GDP增长的结论。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优化措施以论述FDI优化的问题。
  关键词: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经济效应;FDI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1.25 文献标识码:A doj: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6.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6-52-03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四大直辖市之一。它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一直位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前列。同时,它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较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93家人驻重庆。仅是2007年当年,重庆就新增了霍尼韦尔、菲亚特、SK等7户世界500强企业,并且随着政策、法制环境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大引入开放型人才和完善激励机制,重庆将成为内地城市中的外商投资高地。重庆有它独特的系统工程概念。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吸引外商投资,提高FDI,构建IT产业集群。
  一、重庆市FDI的引进情况
  1995-2008年,重庆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现递增趋势,下面是这个时间段外资引进的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重庆市一直注重对外资的引进。特别是在2005年后。这种增速骤然加快。
  近年来,重庆市吸收外商投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行业布局来看,工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截至2006年底,这三大领域累计吸纳FDI实际额292313万美元,占全市FDI59.68%。其中,212业制造业吸纳投资169824万美元。占34.67%居各行业之首:房地产业吸纳外商投资106908万美元,占21.8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投资15581万美元,占3.18%。其余各行业的引资规模较小,占全部FDI的比重均在3%以下。可见,FDI对重庆地区的各行业特别是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模型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用重庆市1995-200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FDI)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价格上涨带来的,所以利用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后的GDP作为分析基础会更加准确。在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完之后,对FDI和GDP取对数(避免异方差),作为我们最终的分析依据。
  模型设计:LN(GDP)t=α+βLN(FDI)t+δt
  (二)平稳性检验
  对时间序列LN(GDP)和时间序列LN(FDI)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查看这两个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显著水平下,ADF值>临界值,也就意味着这两组序列存在单位根,即非平稳。所以对两组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时间序列的ADF值<临界值。所以不存在单位根,即时间序列平稳。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D(LN(GDP))~I(1)、D(LN(FDI))~I(1),两个同阶平稳时间序列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
  (三)协整性检验
  运用EG两步法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1)首先进行协整回归(利用OLS)得到:
  LN(GDP)t=0.233647 LN(FDI)t+4.484078+δt
  其中R2=0.871386
  (2)对残差项t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残差项平稳,所以,LN(GDP)和LN(FDI)存在协整关系。
  (四)ECM误差修正模型
  LN(GDP)与LN(FDI)存在协整关系,最简单的误差修正模型表述为: △LN(GDP)=β0△LN(FDI)+β1ECMt-1+vt
  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LN (GDP)=0.130083+0.036029△LN(FDI)-0.076154 ECMt-1
  三、经济效应分析
  (一)从计量模型上分析
  计量模型显示: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重庆市的外商投资每增加1%,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3%。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从而验证了FDI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了正的溢出效应,从而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有时候会在短时期内发生偏离。这种偏离可以通过ECM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修正,但是总体而言。FDI对GDP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二)实际经济效应分析
  自1983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20多年来,重庆市各级党政部门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吸引、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工作不断由低层次、窄领域向高层次、全方位合作发展,外资正日益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重庆市外向型经济和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已成为促进重庆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6年底对全市957户外商投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不可小视:据测算,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拉动经济增长0.77个百分点,即在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12.2的增长点中有0.77个百分点是外商投资企业带来和拉动的。
  外商投资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并且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对外贸易收入:外资企业入驻重庆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效应,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失业问题。外商投资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并由此产生了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重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美国福特、英国BP、瑞士ABB、法国家乐福、瑞典爱立信、日本五十铃、德国西门子、加拿大丰业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花落重庆,正日益成为推动重庆市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存在问题与优化措施
  (一)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的正的经济效应不可小觑。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在这个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这种小规模的企业不能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势必会增加企业的隐形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数据显示:以工业企业为例,在调查的440户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中,仅有6户大型企业,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中型企业 也只有52户,占11.8%,绝大多数都为小型企业,有382户,占86.8%。
  (2)投资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域间分布不平衡和产业间分布不平衡。由于重庆各区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资源配置、投资环境、能源比例等各种因素差异的影响,重庆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主要集中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内,以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和沙坪坝区为主,这六个区集中了全市81.6%的外商投资企业,其他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少,这种地域间分布不平衡会导致富裕的地方更富裕、贫穷的地方更贫穷,在一定程度上有恶性循环效应,不利于实现统筹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房地产和批发零售业务的投资上,房地产这个最能留住投机资本的行业,加剧了重庆市经济的动荡,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利于重庆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3)企业研发投入偏低,技术进步较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进驻重庆市的外商投资企业似乎第一注重的是产量和利润,然后才是创新。这种企业发展模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增长,研发费用的低投入说明外资企业进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润,而不会带来正的科技增长效应。
  (4)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问题,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重庆市的电力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天然气亦不能保证充分供应,对企业生产经营有一定影响。二是企业融资问题,部分中小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生产经营性资金等很难筹集。三是产业扶持问题,对全市有(下转72页)(上接53页)重要影响的产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
  (二)优化措施
  针对上面的问题,为了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政府应该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优化、结构优化及环境优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保证能源的持续供应,并且对于不同企业进行不同的扶持政策,因企施政。保证小规模的企业也能获得借款资金。重庆市政府构建的外部环境平台、融资环境平台和能源供应平台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未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完善外部保障之后。市政府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外资结构调整和地域调整。例如:减少在主城区投资外商的优惠比例,增加缺乏经济动力的地区的优惠比例以分流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地域方向上的引导和调控: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外商在服务业等绿色行业及实体经济方面的投资,杜绝单纯的外资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
  其次,加快制度创新,引入系统工程概念。地处西部地区的重庆市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讲,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效率、法规政策透明度、高素质人才等投资软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阻碍了外商投资的力度。因此,加快体制创新、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是重庆市吸引外资的关键所在。系统工程的概念要求政府用环环相扣的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说利用外资拉动经济的同时,会解决部分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又可以和户籍改革及三农问题联系,最终做到用工程化的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要在地理位置劣势的基础上,寻求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优势,努力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并且进一步在优化投资结构上进行归还和引导。这样的直辖市的未来模式是可供我国其他地区借鉴。
  小结: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双因素计量经济模型来揭示FDI与GDP之间的关系,了解到重庆市的外商投资每增加1%,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3%。为了使这种经济正效应更好的发挥,本文指出了重庆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一些问题且提出了优化方案,试图优化FDI。
  (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9)[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蒲勇健、王睿.重庆市FDI区域投资分布[J].统计观察,2006,(03).
  [3]张晓峒.应用数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陈俊华.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对策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5).
其他文献
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围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简称“五减”,以下同)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便利化的政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利用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实证考察供给侧改革战略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研发创新效率;进一步地,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有助于
摘要 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生,他们既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普遍特点,又具有自身的许多特殊性。在校的高职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因此,其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正确分析和认识高职生心理状况和
体外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简单、结构可靠、造价经济等优点,在桥梁结构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受力特点的分析,评价了加固体系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基于二能级体系的速率方程,获得了非完全初始自旋偏振极化条件下的自旋偏振向上和向下载流子布居弛豫的解析解. 基于小信号近似,给出了左、右旋圆偏振探测光的饱和吸收变化的
陕西旬邑县位于咸阳市北部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是渭北旱塬农业县和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0镇4乡275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4万),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其中耕
期刊
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规定企业提取安全费用以来,煤炭行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安全费用(财建[2004]119号),通过“长期应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