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能源合作成为新引擎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珠三角,每一个能源项目的开工都是引人注目的。根据规划,2006年实现的能源项目有:广东(深圳)LNG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供气能力370万吨/年,其中向香港供气63万吨/年;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珠海LNG项目和广东(深圳)LNG项目二期工程。
  不仅如此,能源合作其实已经扩大到更大的泛珠三角区域中,并成为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能源合作空间广阔
  
  在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四川、贵州等西部省份资源丰富,而广东等沿海则是能源消费大省,这种资源和需求分布上的不平衡,在显现发展差距的同时,又给区域内能源合作提供了空间。
  据有关部门测算,泛珠三角区域内能源消费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2004年的29.4%,提高到2010年的36.1%和2020年的40.1%。2020年,煤炭需求量将达到9.4亿吨,石油需求量达到1.4亿吨,天然气需求量达到600亿立方米,电力需求量达到2.1万亿千瓦时。
  国家有关“规划”据此预测:到2020年,9+2省区间电力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层次得到提升,省区间电力错峰、水火互济、跨流域调节、互为备用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增强,电力输送成本大为降低,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达到3438万千瓦;煤炭市场趋于完善,云贵煤炭外输能力保持稳定;省区间油气管网联网取得较大进展,输送能力进一步提高。
  对此,相关“能源规划”以建立区域能源长效合作机制为目标,分别针对电力、煤炭和油气,提出了区域内能源合作的综合目标。
  
  煤电油三大板块凸显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的泛珠三角区域能源建设的重点在电力、煤炭、油气三大板块。根据“能源规划”,电力方面继续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目标是,“十一五”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150—1350万千瓦,其中贵州新增400万千瓦,云南新增420—62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210万千瓦,湖南鲤鱼江电厂新增12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送广西210万千瓦。
  在输电通道上,重点建设“黔电送粤”、“云电送粤”、龙滩水电站送出等“西电东送”工程。“十一五”合计新增500千伏交流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4478千米;新增500千伏直流输电规模300万千瓦,线路长度1225千米;新增800千伏直流输电规模500万千瓦,线路长度1438千米。同时加快西部大型水电基地开发,通过区域内省网互联,发挥电力错峰、水火互济、跨流域调节、互为备用等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减少各省区的事故备用,提高机组利用效率,增强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和运行可靠性。加强区域内能源资源省与缺能省份的电力合作。
  据悉,区域内核电领域的合作意在长远。广东是核电大省,四川是核电装备制造大省,拟新建核电的省区将加强与广东、四川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内核电产业的发展。
  煤炭方面的规划,重在煤炭基地建设。其中,建立区域煤炭交易市场成为关键。规划争取2010年煤炭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占区域煤炭交易总量的30%。
  在“西煤东运”通道建设上,将提高西江航运干线通过能力,开辟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提高铁路煤炭东运能力。
  油气方面的合作重点是加快炼油基地建设。将充分利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良好的石油进口优势和原油加工产业基础,到2010年,通过改扩建使广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进一步扩大茂名石化加工能力,在广东惠州、广西钦州、海南洋浦、福建福州、湖南岳阳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提高区域内油品供应的保障程度。
  “规划”提出,将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四川天然气,力争2010年产量达到340亿立方米;加大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推进云南及湖南张家界油气勘探和开发。
  与此同时,还将合作利用进口LNG。加强粤港澳进口LNG合作,建成投产广东(深圳)LNG项目一期工程,供气能力370万吨/年,其中向香港供气63万吨/年;推进珠海LNG项目,扩建广东(深圳)LNG项目。
  由此,泛珠三角区域要推进区域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和完善川渝、西南、两湖、珠三角等区域性天然气管网的建设,进一步研究区域内天然气管网互联可行性。
  有关分析认为,尽管区域能源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的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尽合理,合作各方对项目收益的期望存在差异,影响合作积极性;区域能源市场尚未形成,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项目技术经济性研究论证不够,影响项目投资收益。
  有关部门提出,泛珠三角能源合作应当推动跨省区能源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和开发能源项目;推进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加强区域内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形成配套完善、分工合理、技术先进、各具特色的能源产业链。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发输电技术和能源运输方式,降低能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统计工作,就是用数字来记录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在“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给出了两组数字。一个是,江苏DVD企业出口一台DVD,交给外国的专利费是18美元,生产成本是13美元,企业只能挣1美元的利润;另一个是,一台售价79美元的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加上32.5美元的制造成本,留给企业的利润只有1.5美元。  数据一出,让会场上的很多人替企业
近日,有媒体报道,海湾地区产油国的经济繁荣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些经济活动的活跃带动了对电力、自来水、燃气和交通等设施的建设需求,日本企业分得了一大块“蛋糕”。去年7月,三菱重工、三菱商事、大林组和鹿岛建设在迪拜的新交通系统建设项目上夺标。该项目将在迪拜建设长达70公里的电车网,包括基础工程在内总项目投资约4000亿日元。  据了解,巴西的深海油田开发、北极圈内的天然气开发、热浪滚滚的沙漠
继去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GDP”的概念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新近提出的“新公有制”概念,又引来不少关注。有人称赞道:“新公有制”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即所有制改革问题。这将加速国企改组的步伐,促进民营企业的成长,从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几年前,厉以宁就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目前,厉以宁应邀参加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第32次联谊活动时的讲话再次深化了
现在有一个现象,科技界在谈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界在谈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但是他们谈论的语言和语境并不太一样,就会产生很多的差异和分歧。对创新这个名词来说,企业家的语言环境、经济学家的语言环境、科技工作者的语言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作为科技部副部长的马颂德是怎么看待创新的呢?他认为,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地实
中国是一个城乡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目前,收入分配包括了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四个维度上的比较。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逐渐扩大。    城镇内部差距    以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中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