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研究》召开六届一次编委会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22日,《当代中国史研究》召开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编委会主任荆惠民主持,有林、张启华、杨冬权、齐德学、梁柱、柳建辉、杨凤城、于沛、李国强、董志凯和张星星、武力等21位编委出席会议。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历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史作为连接中国历史和未来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历史经验、探寻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提供历史镜鉴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一要突出主流,充分阐释当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要把握本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开创;三要以史为鉴,认真汲取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四要着眼未来,奋力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拟于2019年9月中下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第十九届国史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新中国70年成就和经验。征文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力求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
1953年和1954年,上海市在五金、纺织等主要行业的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中开展了“反对经济主义”的工作。这一工作表面上似乎是1951年底全国总工会对李立三“经济主义”错误批判的余波,实质上是对“一五”计划开始前后资本家破坏国家加工订货工作、企图操纵劳资关系所作出的反应。
为纪念世界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积极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对周恩来的国际学术研究,第五届周恩来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2018年10月在天津市南开大学举行,诚邀中国和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2017年6月5~6日,以“陈云与新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陈云纪念馆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入选论文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陈云与新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现将大会部分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立足于全球谋篇布局,加强中国外交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方面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做出2017年下半年召开中共十九大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新的里程碑,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