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些媒体质疑陈光标的善良掺假时,我突然想起了周国平的一句话来。他说,善良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遍的品质”,古人也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善良多。这是对的,否则,我们还能凭借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够奢望什么美好、诗意和希望?
按照哲学的观点,善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开端。所以说,怀疑一个人的善良,甚至怀疑一群人的善良,不是一个小问题,这关联到很多严肃的东西。也就是说,当我怀疑一个人的善良时,其实是在怀疑对方的道德,质疑他是否具有做人的资格。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我的怀疑正确的前提下,我宁可不怀疑善良,宁可对生活和未来抱有更多的宽容、喜爱和希望。
在人类所有的品行中,善良是最顽强、坚韧、勇敢、执著和坦荡无私的。它一定会从头走到尾,因为世界上没有害怕怀疑的善良。善良抵达一个地方的方式,就是阳光清风的方式,而最柔软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最有力、最纯粹的东西。
善良其实是一种生命境界,绝非一种行为艺术和谋生的职业。它无关脆弱、懊悔和计较,它隐藏在最深处,弥漫在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它是无数“无名氏”的烟火气息,而不是时尚舞台上的模特气质,更不单单是英雄人物的旷世壮举。它不需要急躁,因为人性的成长速度是缓慢的,所以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需要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书籍和音乐来陶冶情操。它在做的时候,也许很少需要画蛇添足地去吵闹和表达,甚至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完成了自己的善行。如果考虑太多,善就不会那么轻、那么快、那么广、那么深。
善良其实就是我们的人间烟火,就是普天之下普通人、平凡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纽带。未经报道的、不为人知的、没有贴上“好人好事”标签的、没有被树为“典型”乃至英雄的善良,其实多得不用我们去想,也根本不用我们去统计。我们只管去呼吸,去充满希望地生活就好了。
“大多数人仍然是善良的”,“应该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在对善良的怀疑声中,我们还是愿意听到这种更温暖、更鼓舞人心的声音。这是更多人愿意听到的,也是更多人愿意相信的。也许,我们有时会怀疑善良,但这恰恰是怀疑自己和别人还不够善良,还不能对生活和社会树立自始至终的信心。这种怀疑并不是善良本身带来的,而正是我们自己。当然,适当的怀疑可以促进社会群体对善良的关注,有助于唤醒更多人内心的善良。如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无疑,这种质疑是必须的,也是应该做的。可是质疑需要真正的根据,过度的怀疑,不仅不能让人看到更多原本存在的美好,反而还会让自己渐渐离开善良。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相信也是大家不愿看到的结果。
因此,我们在警惕恶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好人,由此才能逐步打破那种普遍的冷漠,重建一种相互关心和帮助的社会氛围。
编辑 邱文瑾
按照哲学的观点,善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开端。所以说,怀疑一个人的善良,甚至怀疑一群人的善良,不是一个小问题,这关联到很多严肃的东西。也就是说,当我怀疑一个人的善良时,其实是在怀疑对方的道德,质疑他是否具有做人的资格。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我的怀疑正确的前提下,我宁可不怀疑善良,宁可对生活和未来抱有更多的宽容、喜爱和希望。
在人类所有的品行中,善良是最顽强、坚韧、勇敢、执著和坦荡无私的。它一定会从头走到尾,因为世界上没有害怕怀疑的善良。善良抵达一个地方的方式,就是阳光清风的方式,而最柔软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最有力、最纯粹的东西。
善良其实是一种生命境界,绝非一种行为艺术和谋生的职业。它无关脆弱、懊悔和计较,它隐藏在最深处,弥漫在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它是无数“无名氏”的烟火气息,而不是时尚舞台上的模特气质,更不单单是英雄人物的旷世壮举。它不需要急躁,因为人性的成长速度是缓慢的,所以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需要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书籍和音乐来陶冶情操。它在做的时候,也许很少需要画蛇添足地去吵闹和表达,甚至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完成了自己的善行。如果考虑太多,善就不会那么轻、那么快、那么广、那么深。
善良其实就是我们的人间烟火,就是普天之下普通人、平凡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纽带。未经报道的、不为人知的、没有贴上“好人好事”标签的、没有被树为“典型”乃至英雄的善良,其实多得不用我们去想,也根本不用我们去统计。我们只管去呼吸,去充满希望地生活就好了。
“大多数人仍然是善良的”,“应该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在对善良的怀疑声中,我们还是愿意听到这种更温暖、更鼓舞人心的声音。这是更多人愿意听到的,也是更多人愿意相信的。也许,我们有时会怀疑善良,但这恰恰是怀疑自己和别人还不够善良,还不能对生活和社会树立自始至终的信心。这种怀疑并不是善良本身带来的,而正是我们自己。当然,适当的怀疑可以促进社会群体对善良的关注,有助于唤醒更多人内心的善良。如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无疑,这种质疑是必须的,也是应该做的。可是质疑需要真正的根据,过度的怀疑,不仅不能让人看到更多原本存在的美好,反而还会让自己渐渐离开善良。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相信也是大家不愿看到的结果。
因此,我们在警惕恶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好人,由此才能逐步打破那种普遍的冷漠,重建一种相互关心和帮助的社会氛围。
编辑 邱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