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儿歌;朗读
  1 做好前期生活经验的准备
  虽然大多数儿歌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但对于生活经验相对较少的幼儿来说,有些内容或词汇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小溪流》这首儿歌,对于许多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也许压根儿就没见过小溪在山涧奔跑流淌的样子,对小溪流这个角色缺乏了解。考虑到这点之后,活动前我就根据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了动态的PPT课件,并把儿歌的内容像讲故事那样说给孩子们听,形象的画面加上生动的语言,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再来学习诗歌和朗读的时候,幼儿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自然而然融进自己的情感,更好地把握朗读的节奏和力度,生动地表现出小溪流那种活泼勇敢,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
  2 重视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我们都知道,一曲优美动听的旋律能使人回肠荡气,一篇精彩激昂的演讲能使人热血沸腾。同样,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示范也能感染幼儿,唤醒幼儿内心情感的共鸣。如在学习《摇篮》这首儿歌时,我在朗读时首先配上了一段抒情的钢琴曲,并采用柔和缓慢的语调轻声吟诵。当我读完之后,我发现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小朋友们听得很入神,他们都好像沉浸在儿歌所表现的那种宁静、安详、愉悦的意境中了。理所当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表现都非常投入,朗读时,有许多孩子都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并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似乎都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中了。这一堂课的朗读效果出奇地好。所以,我觉得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启迪幼儿,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表率。因此,每次,在教新的儿歌前,我都要自己先读几遍,满意了,再读给幼儿听。我深信,要想感动孩子首先得感动自己。
  3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有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几年前我教过一个叫凡凡的孩子,她很聪明,但也许是年龄偏小的缘故吧,在班级里不是很出彩。每次上课发言,声音都很轻,表现得很害羞。可偶尔有一次,我下班路过她家,忽然听到屋子里传来一阵朗朗的读书声,定睛一看,这不是凡凡吗?只见她正在读《我给月亮做衣裳》那首儿歌,她的神情是那样专注,声音是那样悦耳动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敢相信。但是当我第二天特意再请她朗读时,她的声音又恢复了原样。原因显而易见,课堂气氛使她感到紧张。虽然有点遗憾,但这也同时提醒了我,自此以后,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每当有幼儿上来朗读时,都会励他们放松心情,大胆表现,不管他们水平如何,我都会投以微笑的表情,赞许的目光,表扬她们的勇敢,肯定他们的出色表现,每个孩子读完之后,鼓励全班孩子给他们以掌声。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那些常常要害羞的孩子在集体面前朗读儿歌时,神态不再那么拘谨了,表情丰富起来了,声音也响亮起来了,从孩子们的神情中,可以发现,他们感受到了朗读的快乐和愉悦。
  4 采用趣味性的辅助手段
  当幼儿觉得做一件事情非常有趣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认真主动地去做。因此,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复习巩固的时候,我经常会采取以下几种辅助手段,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避免反复练习的枯燥乏味。比如在朗读时配上打击乐器。《母鸡孵蛋》是一首韵律感特别强的儿歌,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在朗讀时我就配上小乐器木鱼,引导幼儿一边有节奏地敲击木鱼,一边朗读,既整齐又有趣。还将表演和朗读结合起来,借助适当的道具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在复习儿歌《小熊过桥》中,我就利用平衡木来替代小竹桥,让幼儿带上小熊和小鱼的头饰来边诵边演,在游戏情境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在朗读时顺利表现出小熊初过桥时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情绪及顺利过桥后的快乐自豪心情。在情景和道具的烘托下,孩子们的表演真是有声有色,有模有样。再比如发挥小小话筒和录音机的魔力。孩子们都非常羡慕大人们和小童星在舞台上的表演,针对这一特点,我就在班里组织小小朗诵会,并给孩子们配备了话筒,这样就增加了不少新鲜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话筒的传播,即使幼儿声音再轻,音量也会有所增大,这无形中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表现。我还经常和他们玩录音机的游戏,并放给他们听。孩子们一听要录磁带了,都会格外专注,用心去读,特别是当他们从录音机中听到自己的声音时,都会表现出异常的欣喜和快乐,因此朗读儿歌的兴趣就特别浓厚,愿意读,喜欢读。
  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的朗读能力,激发了对朗读的兴趣,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这些都对孩子的终生发展有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