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劳动者8小时工作制的思辨:守正与创新

来源 :社会保障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劳动者是共同富裕的创造者和体验者.8小时工作制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者体面劳动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实施效果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利用超长工作时间剥削劳动者的内在逻辑,并指导世界无产阶级为缩短劳动时间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也始终致力于维护合理的劳动时间制度.新时代下,我国8小时工作制面临外部冲击和内部及实践的新挑战,超时劳动倾向日益凸显,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因此,需要守正努力初心、奋斗初心和立法初心,通过创新多元治理模式、劳动监督执法手段、企业管理方式、工会组织和工作方式,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推动人民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青年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文本结构和思想构境都是十分难以解读的,社会唯物主义的客观逻辑、人本主义话语、黑格尔哲学构式在其中互相交织,形成了复调的话语实践场.从马克思的思想史发展来看,这一文本是马克思系统研究经济学的出发点,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第一次转变的落脚点.重新理解《巴黎笔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防止政治组织的内部腐化,是古往今来的普遍难题.相较于以制度制约人心的思路,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思路:将政治理想落实为组织纪律,用纪律及其执行机制约束党员外在行为,同时又在政治理想的理智认同与情感共鸣中将纪律内化为心灵秩序.这一"自我净化"特质,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及其党员纯洁性保障的过程.随着政治现代化的推进,这一制度逐步向制度化治理的方向转型,但仍保有为了维持党的纯洁性克服利益障碍与路径依赖的原始动力.可以说,"自我净化"的特质及其实现机制鲜明地体现了百年大党在复杂政治实践中追求马
劳动价值观的确立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其内化心理机制的研究处于破题阶段.文章系统构建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内化模型,宏观上探析内化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微观上拆解个体认知结构的最小单位,阐述青少年通过同化、顺应、平衡整合建立劳动价值图式的过程,厘清价值选择与理解、价值认同与整合、价值行为表达三个内化阶段,并基于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内化机制对劳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成目标.
马克思创立人本主义哲学话语的过程并不是哲学理论的单一抽象的演进,而是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双重话语语境融合的结果.从《巴黎笔记》对斯卡尔培克的摘录来看,此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他强化并发展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来的人本主义哲学话语提供了助力.在马克思摘录的斯卡尔培克的价值区分理论中,强调人的自然力量的经济学线索成为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人本学依据,也推动马克思突破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论的自然唯物主义框架,将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斯卡尔培克基于交换和分工的次要价值线索则有助于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异化
20世纪西方文论在研究重心上历经两次转向,无论是从作者转移到文本,还是从文本转移到读者接受,其本质旨在探究文本的意义是什么以及意义是如何生成的.对文本意义的探究,使"作者—作品—读者—世界"紧密相连.而后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数字人文异军突起,技术的介入使得文本的形式各异.一方面,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文本和由数字生成的文本越来越普及,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作者的创作方式和作品的呈现形式;另一方面,基于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数字化趋势,或可给传统文学研究注入新的内容.一是聚焦作品、文本和数据间的逻辑转
唯物史观中国化意味着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资源的批判性对话与学理性融通,其问题主要指向生产逻辑与天道逻辑、交往逻辑与德性逻辑、人民逻辑与民本逻辑的对冲与融通.其理论效应表现在:借助生产逻辑,马克思主义将历史的内容还给了历史,它使我们看清了传统天道逻辑那种基于某种形而上学设定而涵摄生活世界的本体论面孔,从而意识到这个天道其实就是人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而非某种外在于人的"自在之物";借助交往逻辑,马克思主义还原了等级制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内涵,从而为具体历史地讨论德性伦理提供了可能;借助人民逻辑,马克思主义既批判了
本文以日本的青空文库为核心研究对象,思考数字化收藏档案如何影响阅读和思考的内容,批判性地反思知识建构的技术结构.青空文库是现存最大的日语文学作品数据库,我们有必要考察是何种社会机制形塑了它的结构,并且使得一种特殊的"日本现代文学"图景成为可能.这就导向了抽样问题:青空文库是档案的一个样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大规模的、无目的档案抽样中建构一个统计学意义上可用的研究样本.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试图理解作为一个统计学样本的青空文库所具有的特殊性,指出数据库都是特定的制度性力量、客观历史以及选择性实践的产物.我们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增长的背景下,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扩大机构养老参与主体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路径.科学的绩效评价有助于提升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以“多元主体思想”和“投入—过程—产出—结果”逻辑为理论基础,构建“多主体”“全过程”的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围绕民政部门、养老机构、机构内老人三个主体,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形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以信阳市A区为例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与
《巴黎笔记》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撰写的摘录性笔记,它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起构成了马克思的重要思想阶段,即"巴黎时期".《巴黎笔记》既是马克思初次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场所,也是其人本主义哲学话语的萌发地,因此这一笔记是解读马克思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文本依托.对《巴黎笔记》的书目线索和思考结构进行哲学文本分析是把握当时马克思哲学真实语境的理论任务之一.
《巴黎笔记》中的政治经济学探索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础.马克思在《巴黎笔记》的摘录中首次独立面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文献,在一种人本主义逻辑支配下对其性质作出了一种外在的判断,并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劳动价值论的抽象性和非人原则.然而地租和地产问题为马克思提供了一种历史性的社会结构视角,它反过来促使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摘要》)中推进了对价值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