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汤,南昌的味道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碗拌粉,一碗瓦罐汤,对许多南昌人来说,一天的生活就是从一钵热腾腾的瓦罐汤开始的。寒冷的冬天,小罐煨汤端上桌,舀一勺浓汤,吹上一吹,喂入口中,就着爽滑的米粉,鲜美得让人直吞口水,既暖胃暖心又营养滋补。
  瓦罐煨汤是江西民间的一种风味菜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唐《煨汤记》中记载有“瓦罐香沸,四方飘逸;一罐煨汤,天下奇鲜”。瓦罐汤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当时南昌有一个才子与友人郊游,在野外烹制食物。剩下一些鸡鱼肉等食材没用完,就把它们装入瓦罐,掩埋在未熄的灰炉中,打算第二天接着吃。哪知第二天赶来,人还没走近,就已经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打开瓦罐一看,食材已煨成汤,细品,味道绝佳!此后,众人外出游玩均如法炮制,后被一掌柜得悉,引至饭庄,瓦罐煨汤自此扬名民间,成为赣菜一绝。曾有美食家赋诗赞曰:“民间煨汤上千年,四海宾客常留连。千年奇鲜一罐收,品得此汤金不换。”
  烹制瓦罐汤是一门精细手艺,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是选材很广泛,鸡鸭、牛肉、猪肉、海产、野味、竹笋、菌类、豆制品、蔬菜,甚至包括当归、海马等名贵药材等,都可用来制作瓦罐煨汤。然后采用一种制特的大瓦缸,其罐底可以烧火,缸内置有鐵架,将食材放入小瓦罐内,罐内加以水并放入适量盐,用锡箔纸封口再封盖后,一层层地放入大瓦缸内的铁架上。最后盖上盖,点燃木炭,借用木炭火产生的高温将汤煨8~12 h,取出即成。
  煨汤鲜香的奥秘在于器皿。制作“瓦罐煨汤”的大瓦缸高约13 m,系粗陶制成。缸的底部放有一个圆形铁筒,里面可装木炭,用来烧火。缸内有三层铁架,可以放约30多个小瓦罐。由于这缸中之罐是用蒸气的热量传递,避免了直接煲炖的火气,加之原料在瓦罐内长时间恒定低温封闭受热,养分充分溢出,因此煨出的汤品原汁原味、软烂鲜香且滋补不上火。
  瓦罐汤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如乌鸡瓦罐汤、板栗猪肚煲、滋补老鸽汤、茶树菇排骨汤等,而这每种瓦罐汤必不可少的原料就是精选的中药,大致有以下这几种:西洋参、当归、党参、红枣、枸杞、山药、黄芪。为了保证汤的鲜美,这些中药一定要选上好的,否则将影响汤的味道。也正是因为加入这些中药,民间瓦罐汤也具有消除疲劳、补肾强身、益智健体、延年益寿的滋补作用,达到了食补的最高境界。
  俗话说,陈年的瓦罐味,百年的吊子汤。所以瓦罐使用次数愈多,煨制出的汤品味道愈鲜美。各色汤品煨好端上来,打开瓦罐,热气翻滚,浓郁的中药香弥漫开来。趁热喝一口,这滋味真是别具一格,唇齿留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膝痹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机理探讨。方法将60例膝痹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乡下的母亲识不了多少字但与老人家在一起她总有扯不完的话题谁家的儿子如何不争气
1925年,陈寅恪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一次,他在课堂上对同学说:“我有个对联送给你们: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同学们听罢,如坐春风、喜不自禁。因为当时国学院
<正>目前我国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长期用药,使这部分患者在用西药的时候十分注意阅读说明书,对具有明确肾损害的药物保持了足够的警惕性。在此情况下,一些
<正>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
传统的东方审美观以白为美,所谓“一白遮三丑”,从古至今,人们对白皙肌肤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中药美白最受青睐的莫过于带“白”字的中药。使用这些中药,真的能美白吗?  内外因素致皮肤暗淡  美白的话题不分年龄,不管你是少女还是熟女,都会遇到色斑、皮肤暗淡的烦恼,太阳紫外线、电脑辐射、卸妆不够都是皮肤长斑、皮肤暗淡的根源。  外因:风吹日晒、污染辐射(比如卸妆不干净,化妆品中的色素和有害物质残留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