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底泥中微生物组成及其转化氮、硫污染物的潜力

来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淮河流域某城市河道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污染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分别测定了厌氧氨氧化、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异养反硝化、硫自养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等氮、硫转化过程的潜力.结果表明:(1)底泥中微生物以变形菌门为主,相对丰度为30%左右,同时包含与氮、硫循环密切相关的浮霉菌门、疣微菌门等.(2)底泥具有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酸盐还原等氮、硫转化的潜力.异养反硝化、硫自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硫酸盐还原氨氧化的总氮平均转化速率分别为0.0108、0.0015、0.0071、0.0020 mg/(g·h),这些过程对总氮转化的贡献分别为50.5%、7.0%、33.2%、9.3%.(3)有待进一步强化底泥硫酸盐还原氨氧化或硫自养反硝化的潜力,从而促进氮、硫污染物的高效转化.
其他文献
环境空气中的六价铬〔Cr(Ⅵ)〕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但由于测量大气中Cr(Ⅵ)有诸多困难,目前国内对Cr(Ⅵ)浓度的观测相对较少.为建立可靠、灵敏度高的大气PM2.5中Cr(Ⅵ)的检测方法,构建了基于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IC-ICP-MS)分析Cr(Ⅵ)的方法,并对PM2.5中Cr(Ⅵ)的采样与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进行了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样品采集前,为了降低空白滤膜中Cr背景值,滤膜的预处理优化方式为将滤膜浸泡在10%的硝酸溶液中约10 h,超纯
汽车涂料废物作为有机污染物类典型固废,在全过程管理各环节都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环境风险.本文选取同一涂装工段下不同漆雾捕集技术产生的漆渣与干式石灰石粉,采用环境测试舱-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涂料废物中VOCs的气相释放特征.结果表明:①相同工艺下漆渣与干式石灰石粉释放的VOCs种类相似,但漆渣中各组分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远高于干式石灰石粉.②漆渣与干式石灰石粉均在1 h左右达到VOCs的释放速率峰值,在检出的7种主要VOCs中,最高者同为正丁醇,分别为245.37、22.67 mg/(m2·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脱氮热点,其对削减流域面源氮负荷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水库流域沟渠、池塘等湿地的脱氮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于2021年春季(3月)与夏季(6月)采集了天目湖沙河水库流域内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沟塘湿地的原状泥-水柱,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室内流动培养,测定了不同沟塘湿地的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结果表明:①各沟塘湿地沉积物均具有较高的脱氮速率,春季脱氮速率范围为10.59~107.65μmol/(m2·h),平均值为70.73μmol/(m2·h),夏季脱氮速率范围为32.07~15
为了合理处置固体废物,利用陶粒回转窑进行了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试验,分析了Zn和Cr的分布规律和固化机理,并对Zn和Cr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陶粒窑协同处置电镀污泥系统中,89.70%的Zn和89.32%的Cr被固定在陶粒中,10.30%的Zn和10.68%的Cr富集在飞灰中,飞灰中Zn和Cr的含量较高,但飞灰参与陶粒窑系统内循环;热力学平衡计算表明,在陶粒中,Zn主要以ZnCr2O4、ZnO、ZnFe2O4等形态存在,Cr主要以Cr2O3和铬尖晶石等形态存在.成品陶粒中Zn和Cr的浸出浓度远低于G
为了加速厌氧氨氧化菌(AnAOB)富集,解决自养脱氮工艺启动缓慢的问题,在短程硝化絮状污泥反应器中投加含有少量AnAOB的悬浮填料,构建泥膜混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系统,探讨该系统在自养脱氮启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在温度为20~30℃、pH为7.8~8.2、DO浓度为0.2~0.9 mg/L的条件下,经45 d的运行,成功富集AnAOB.通过调整运行模式和曝气量,TN去除率提高至70%左右,成功启动自养脱氮工艺.②在运行过程中,曝气阶段主要发生短程硝化反应,缺氧阶段主要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③泥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某年处理10万t的典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进行技术过程的碳减排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破碎分选、高值外售、再生利用、除尘系统和最终处置5个工艺单元.结果显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技术过程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益,处理1.00 t建筑垃圾的碳排放量为-423.85 kg(以CO2当量计),主要得益于高值外售和再生利用两个工艺单元的碳减排,尤其是再生利用工艺单元的4条生产线(砌块生产线、联合磨粉生产线、水稳拌合站和燃料棒生产线).建议进一步提高建筑垃圾的精细化物理分离率以减少填埋处置量
“煤改气”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政策措施之一,国内外目前对“煤改气”政策实施的环境效果研究较多,但对“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较少.为综合评价“煤改气”政策的整体效果、探讨“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北京市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RDR-BJ),基于201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模拟不同情景下“煤改气”投资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煤改气”投资的增加,北京市宏观经济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业量、家庭收入均增加;“煤改气”投资每增加20%,这些宏观指标
为全面、准确地获得成都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针对成都市社会餐饮、家庭餐饮和食堂餐饮分别选择监测对象进行细颗粒物(PM2.5)、非甲烷总烃(NMHCs)、油烟、氮氧化物(NOx)、SO2和CO 6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分别按照用油量、就餐人次和灶头风量3种核算依据计算了6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并计算成都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成都市餐饮源PM2.5的排放量为364~951 t,NMHCs为1960~5843 t,油烟为282~892 t,NOx为887~265
为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采用沉淀沉积方法合成了氢氧化镧〔La(OH)3〕掺杂氧化铝(Al2O3)的吸附材料La(OH)3(X)/Al2O3〔X表示吸附剂中的La(OH)3质量含量〕,并对其吸附磷酸盐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Al2O3和La(OH)3是吸附剂中磷酸盐的主要结合位点.②磷酸盐初始浓度为50 mg/L时,La(OH)3(19)/Al2O3吸附剂在初始阶段吸附较快,且在20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La(OH)3(X)/Al2O3吸附剂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随着La(OH)3负载量的提高而升高,
基于浙江省29家船舶修造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船舶修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情况和VOCs组分特征,并核算了VOCs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结果表明,船舶修造行业VOCs治理设施总体覆盖率为55%,VOCs主要组分为苯系物(BETX)与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分别以船舶载重量、船舶数量为活动水平时,远洋船修造过程的VOCs产生系数及排放系数明显高于近海船:远洋船制造VOCs产生系数为3.41 kg/t、18.07 t/艘,VOCs排放系数为2.35 kg/t、12.54 t/艘;近海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