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关系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就是要解决就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需要我们社会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从各个方面着手来引导其有利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
  关键词: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
  
  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突出矛盾及其宏观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考虑,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就业问题,认真处理好促进就业和与其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若干重大关系。我国就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焦点之一,就业是生存之本,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就业程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影响到就业去向和就业政策,而就业的现状又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状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2002年,文盲率占全国人口的9.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4%,初中以下人口比重高达77.2%。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比日本少3.8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以初中文化为主,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44年,比日本少3年左右。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目前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为3060多万人,约占从业人员的4.3%。在技术人员结构中,初级技工占65%,中级占30%,高级仅占5%。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现状说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走国际化道路是需要相当漫长的过渡时期,我国的就业问题将长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同样需要有一个相互促进和发展过程。
  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和就业岗位开发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资源丰富既是优势,也是压力。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特点,既不适应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又不适应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因此,当前处理好就业与人力资源建设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不可否认,处理就业与劳动力资源开发建设的关系,必须要按照促进就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在对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合理配置和全面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不断提高我国将劳动力资源转为人力资源的能力,将劳动力作为一种源源不断的资源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1、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促进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开发。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能力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实现从注重物质性开发向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转变,从注重劳动力的数量发展向注重劳动力的质量建设转变。结合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根据当前人口大量流动的特点,着重建立和完善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社会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需要结合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还是一片空白,我们可以采取当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模式对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进行人力资源整体性的规划,选择几个地区作为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国各个地区。
  2、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教育投资结构,把投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教育作为我们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基础工程来开展,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步进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长远发展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偏高,而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所占比重过低。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机构把大量教育经费转移给受教育者负担,普遍把“义务教育”变为“有偿义务教育”,有的甚至通过乱收费把它变成“高价义务教育”,使每年约30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这种状况对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十分不利。必须在保证国家投入教育经费持续增加的前提下,调整和改善投资結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对于西部和农村贫苦地区,要通过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3、根据我国人力资源状况和当前就业形势,进一步界定劳动人口年龄,把义务教育扩大到高中教育阶段。世界的一般就业初始年龄是15岁,但各国各地区的就业年龄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就业年龄是不同的。各国各地区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年龄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目前,欧盟多数国家就业的初始年龄是14岁,日本是15岁。香港的劳动就业人口是指15岁及以上人口,澳门的劳动就业人口是14岁或以上的人口。我国长期运用的初始平均就业年龄是16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处于劳动力新增高峰,就业供求矛盾突出的客观现实,我国劳动就业的初始年龄可考虑提高1或2岁。对就业年龄的确定与教育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联系。我国目前确定的就业年龄与考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关,基本没有把上高中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把初始就业年龄平均推迟到17或18岁,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与调整就业年龄相配套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供求关系很不协调,初中升高中的学生比例实在过低。2002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包括上高中、职高、技校、中专和民办校的升学率不到60%,大量未升学人员成为新增劳动力开始冲击就业岗位。这种状况可通过教育改革试点加以逐步改变。同时,进一步实行大学扩招,提高大学入学率。
  4、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培训,完善高校专业结构,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就业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以对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再就业培训和农村进城人员就业培训为重点,进行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育培训。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要把招生目标与就业预测紧密结合起来,招生数量尤其是设置专业要与社会和岗位需求基本适应。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人才体制,进一步整合高技术创新人才资源。
  总而言之,就业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是关系到社会长远发展的事情,影响到整个社会就业状况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社会长远发展战略组成部分。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国际化的中国的发展,就业趋势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将会迈向新的台阶,为就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价值,构建更为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其他文献
欣赏著名画家段朝林先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使人耳目一新。在当今水墨山水大行其道的国画界,偶见段朝林创作的白云萦绕在耸立的翠绿山崖、山涧穿梭于依岩而建的青瓦民居,几株不惧
说起“煤矿安全”这四个字意义深刻,含义多范围广,我们要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思想境界。安全意识的培养,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考虑这个问题。如“煤矿条件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因素主要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对这五方面因素进行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因素、控制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4MIE(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1.人的控制  人是质量的创造
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对砌体结构房屋在施工和监理中的经验及观察,对砖混结构墙体出现的裂缝存在不同部位和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对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砌体裂缝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算例,对开裂砌体的加固的处理提出了采用夹板墙的处理方法,此种方法即保持原墙体的外观又提高了墙体的承载力、抗剪切能力和抗震能力。    近年来,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墙体裂缝问题不断发生,(既有老旧房屋也有新建房屋)。由于引起
建筑墙体出现裂缝;墙面渗漏是楼病害的常见病。这类病害,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原设计功能的改变,造成极大浪费;同时对人们财产、生命带来严重危害。现着重从注浆技术方面论述处理这类病害,以期望深入探讨处理这类病害的方法,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     一、常见楼房的病害主要分类:     砼结构病害:主要为受力结构部分,如地下基桩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此部分的处理应从固结补强入手。   楼
能进入纽约的跨国公司,成为年入数十万元的白领,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然而,他却“不知天高地厚”地炒掉了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股神巴菲特称他是“奇才”,就连好莱坞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