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掺杂ZnO/TiO2光催化性能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掺杂ZnO/TiO2纳米催化剂粉体,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样品的组成、形貌、表面化学态、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同时通过降解甲基橙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杂Fe能稳定ZnO/TiO2的锐钛矿相,细化催化剂颗粒,并且促进光的吸收带隙红移.Fe-ZnO/TiO2的光催化活性相比TiO2显著增强,当Fe掺杂量为1.5%时,光催化活性较为理想.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可归结为Fe抑制因Zn取代Ti引起的锐钛矿相变,Fe作为电子捕获中心延长光生电子-空穴寿命,以及Fe掺杂引起ZnO/TiO2能带结构改变.
其他文献
自愈水凝胶可通过水凝胶网络中的可逆动态交联的重建,修复受损部位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因其具有与人类软组织相似的结构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面对人体内的复杂环境,自愈水凝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作为生物材料,例如植入材料或医用辅料,常规自愈水凝胶仍缺乏与人体环境相适应的生物相容性、组织粘附性等性能.多巴胺(DA)水凝胶由于具有自愈性与多种生物特性(如组织粘附性、生物相容性、细胞粘附性等),不仅保障了力学性能的自愈,而且兼具其他性能以适应人体环境.首先,聚多巴胺中的高活性酚羟基与水凝胶高分子网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在GH4169镍合金表面制备Y(0.5%、1.0%、2.0%(质量分数))强化的CoCrNiFe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涂层,系统研究了Y对CoCrNiFe基涂层微观组织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优化Y含量.在室温到1000℃内,采用球-盘配置的摩擦试验机与Si3 N4球配副测试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的微结构及高温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由γ-Co(fcc)、ε-Co(hcp)、FeNi3、Ni2.9 Cr0.7 Fe0.36和Y2 O3相组
采用低温回流法,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碳掺杂ZnO光催化剂.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光电流等测试手段对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碳掺杂量对Zn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碳加入量为0.6 wt%时,碳掺杂ZnO光催化剂(CZ-0.6)光催化有效性能最佳,其形貌呈片花状,纤锌矿相晶型,禁带宽度为3.09 eV,比表面积为28.68 m2/g,孔径分布在1~10 nm.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CZ-0.6对20 mg/L环丙沙星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
研究石膏基材料的早期水化与浆体微结构对于理解不同外加剂对石膏基材料的作用机理以及改善石膏基材料浆体的工作性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采用水化热测试、动态流变测试以及液氮冷冻与环境扫描电镜测试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聚乙烯醇(PVA)、丁苯橡胶(SBR)、聚乙烯醇纤维(PVAF)和聚丙烯纤维(PPF)对石膏基材料早期水化过程和浆体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基材料的早期水化主要包括半水石膏颗粒溶解、二水石膏晶体成核、生长发育以及晶体网络结构形成四个过程;PVA一方面吸附在半水石膏颗粒表面,阻碍颗粒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等方法研发出一种高模量沥青.通过对高模量沥青配方技术比选,确定实现高模量沥青的方案;初调两种基质沥青的掺配比例,精调SBS改性剂剂量,提出高模量沥青的制备方案;采用动态模量、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验证该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对实现高模量沥青性能方面贡献最大;研发出的高模量沥青具有复数模量高、储能模量高、损耗模量高、损耗角正切小的优点,其拌和的混合料具有极高的动态模量和动稳定度,低温性能与4.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当.
为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掺量和纤维类型对再生混凝土(RA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对其进行抗冲击试验.利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模型对试件抗冲击初裂次数和破坏冲击次数的概率分布规律,进行了拟合检验和失效概率预测分析;并以抗冲击延性比、抗裂性能定量评价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SFRAC)的抗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RAC的抗冲击性能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多,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RAC的抗冲击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SFRAC试件抗冲击次数的分布特征能
过渡金属磷化物因具有合适的电压平台和较大的理论容量,是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过渡金属磷化物导电性差且与钠离子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导致其倍率和循环性能较差.本研究以磷化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牺牲模板法,以钴-甘油微米球(Co-gly)为前驱体,通过气相磷化法构筑了中空纳米结构CoP-C复合微球(CoP-C HS).通过XRD、SEM、TEM和HRTEM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将该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相较块状CoP,CoP-C HS的储钠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200
为了提高钢渣的资源化利用率,以钢渣和偏高岭土为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发泡剂,高铝水泥为粘结剂,采用直接发泡法制备多孔陶瓷;研究了钢渣与偏高岭土的掺比、烧结温度和发泡剂的掺量对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比的增加,多孔陶瓷的主晶相从钙长石相(Anorthite)向钙铝黄长石相(Gehlenite)转变,并随钢渣掺比的增加,多孔陶瓷的收缩率增大;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与强度及烧结温度成正相关,与发泡剂的加入量呈负相关.当钢渣与偏高岭土的掺比为4:6,浆料的固含量为60%,发泡剂的掺量为0.08
盐蚀环境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劣化作用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为探究盐分-水-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宏观力学性能损伤演化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沥青混合料动水-盐蚀冲刷试验仪,合理设置试验参数,以25℃劈裂强度指标评价盐蚀-动水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损伤程度,利用灰熵分析与t检验研究冲刷温度、冲刷次数、盐浓度对沥青混合料常温劈裂强度的影响显著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红外光谱(FTIR)技术,探究了盐蚀-动水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性能劣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盐分-水-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严重劣化了沥青混合料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浓氨水为沉降剂和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得含有氧空位的氮掺杂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并考察了水热温度对材料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形貌、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对苯酚的去除率和矿化率评价上述TiO2纳米材料的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及完全矿化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为锐钛矿TiO2纳米棒和纳米颗粒的混合物,N元素有效掺杂进入TiO2晶格中,同时晶格中存在一定量的氧空位.较高的水热温度有助于提高材料光催化性能,随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