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效课堂的教学艺术与技术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的特点是目标性、针对性强,效率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艺术与技术。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技术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依据李炳勤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0%,学生的学习占70%,剩余10%的时间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测试评估时间。在教学中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艺术与技术是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最大的特点是“高效性”,即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均有参与展示的机会。体现在高效课堂中的“我的课堂我做主”可概括为“生动”“互动”和“主动”。针对当前高中学生的学习现状,本文就如何科学分组,确定目标,调动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训练,狠抓批改落实,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高效课堂的要求
  1.重视教学展示
  展示是为了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同时验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但展示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手段。如果单纯为了展示而刻意降低教学难度,难易不分,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在课堂上的展示要根据“学情”而定。
  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问题的“生成”,每个展示都不应拘泥于教师的设定,反之,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生成”问题。同时,在具体的学生展示中应避免以下几个问题的出现,如展示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展示的方式单一,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缺少深度等。
  2.重视教学艺术
  高效课堂重视“学情”。课堂教学只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为完成教学进度,而是为了学生学会课堂内容。根据“学情”针对对象发问,就要做到既“求活”,又“求实”。课堂上的高效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学生个个活跃,个个精彩。这样,课堂上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打盹瞌睡的问题就能够得以杜绝。因此,高效课堂的教学艺术必须以高效为前提,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3.重视教学技术
  技术性体现在教学工具——导学案的制作及使用上。导学案是学生行进的路线图、方向盘,是小组活动的武器。实践告诉我们,好的导学案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它必须承载着的教学目标,强化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它应是一个科学的知识“循环系统”,彰显教师的教学思想,保证能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必须的知识,把知识升华成一种经验。导学案强调知识间的阶梯关系,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目标学习过程中寻找成就感。导学案在难度上、内容上、形式上可分为几个方面,即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和拓展类。总之,高效课堂不是简单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学生成主演,教师成配角,还需要师生合演一台戏才更精彩。
  三、具体的实施方案
  首先,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学习。如按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特点等形成各小组,选出一名学生组长。任课教师需要提前2~3天准备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学生可灵活地在黑板上展示或者在课堂前半部分进行小组内交流。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周密预习,为课堂自主讨论、小组之间的交流及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其次,在此种模式实施的前10分钟,各组进行小组间的自主交流和讨论。每组可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成果,或者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结论性的东西,供大家讨论,学习。
  再次,学生自己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可以让一名学生对本节课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反思或整体性评价,教师评选最佳选题和优胜组。
  最后,虽然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但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进行题型训练。
  总之,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把握“生动”“互动”和“主动”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优化学习方式和组成兴趣小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与学生充分配合,重视高效课堂要求的教学艺术和技术,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刘博.高效课堂的打造与分层教学[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好的习题,应该具有生命力,能够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为实现新课程服务,切忌那种脱离实际的纯“思辨游戏”式的题目。本文从几个思维角度出发,就物理习题的设计选择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练习题设计;物理现象  一、物理习题应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现象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
我国文化宝库中卷帙浩繁的的典籍,如<史记>、<华阳国志>、<梦溪笔谈>、<水经注>等等,除了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和史学价值外,其中不少篇章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闪
研究纤蛇纹石对铜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初始溶液pH、温度和铜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热力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60℃,pH为2~4,铜离子
摘 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生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中学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相比灌输的方式教授概念的模式而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一改以往老教材中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严谨的数学概
基于有机小分子插层复合法,开发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X线衍射等分析等微观手段及成球性指数测定,揭示有机复合膨润土通过化学吸附和复合分子桥联作用改善铁精矿成球的作用机
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他们看不到数学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生活太远;学生参与的机会(包括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太少,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知道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也
历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很多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很多老师也将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作文难”成了摆在学生和老师面前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新课标的颁布
本文从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学会倾听,多用赞扬激励学生,学会适时鼓励,相互尊重、互相促进,提高教师个人魅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轻松有效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