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尼达被时光温柔以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ar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廊柱和高大门窗是加勒比风格的房子的特点。

  罗伯特家是我们在古巴住的第二户民居。屋里静寂无声,毕竟是午休时间。
  房子有着加勒比海地区特点。进门是一个空间很高的客厅,有廊柱,铺着图案漂亮的瓷砖,房间墙壁是明快的颜色。不大的庭院里摆放着镂花的铁艺餐桌椅,有一棵果实累累的柠檬树和几株花树。
  客房虽小但设施齐全,瓷砖洁净得闪闪发亮,热水也很充沛,在古巴应该算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了。
  特立尼达小城依山势而建,鹅卵石铺就的山路上,时不时响起老式马车清脆的马蹄声。山路杂乱,很容易迷路,彩色小房子是唯一的参照物。
  相比哈瓦那过于取悦游人的老爷车、雪茄、鸡尾酒,这里显得更亲近。
  与哈瓦那高大的殖民建筑不同,这里的民居一般是一两层的红瓦房,各式各样充满沧桑感的铁艺栅栏和粉蓝、粉红的精美木门窗,让人总忍不住往里张望,想窥探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特立尼达位于古巴中部南海岸,建于16世纪,曾是欧洲人征服美洲的一个据点。西班牙征服者迭戈·贝拉斯克斯·德奎利亚尔将其命名为桑蒂西马·特立尼达(西班牙语里圣父圣子圣灵之意),以示对圣三一体的敬意。古巴糖业的蓬勃发展让贵族和奴隶贩子致富,也养育出特立尼达城。
  这座有500年历史的古城只有几个街区,以马约乐广场为中心,呈扇形散开。街道上遍布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建筑,掩映于棕榈树之中。
  明黄色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圣三一教堂,是小城最为气派的建筑,现在依旧是小城居民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古巴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周末会去做礼拜。在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这样一种不同信仰奇异共生的景象令我们耳目一新。
  广场西面的钟楼是城里最高的建筑,俯瞰着整个小城。这里原是一座修道院,现在是剿匪博物馆,陈列着卡斯特罗率领的革命军战士的照片和遗物、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使用过的武器、U2的残骸,等等。资料的细致程度令人惊讶,可惜说明文字为西班牙文,限制了我们的深入了解。
  特立尼达的不少老建筑都转化成了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有陶瓷博物馆、生活历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和家具博物馆等等,皆向游人开放,收取门票和拍照的费用,用以支持房子的维护管理。
  其中,罗曼蒂克生活历史博物馆是特立尼达的第一座博物馆。这是一座显眼的明黄色建筑,建于1808年,原为Brunet伯爵家族府邸。“罗曼蒂克”是从其西文名称直译过来的,但其中陈列的并非什么浪漫之物,而是19世纪西班牙风格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件件擦饰一新,记录着特立尼达镇的发展轨迹,因此我更愿意称它为传奇博物馆——历史之传奇、建筑之传奇与故事之传奇。
  这里的建筑常受加勒比飓风的摧残,当地政府要求房屋翻新时“修旧如旧”。如罗曼蒂克博物馆就是去年刚维修过,看得出来墙壁颜色比相邻的房子要新亮很多。
  半个世纪以来小城从未经历过度的商业开发,至今保留着500年前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样子。各个时期的建筑沉淀下来,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博物館。1988年,小城与附近洛斯印海尼奥斯谷地的70多个糖厂遗址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老的石子路被围栏与新建的马路分隔开来,限制车流,加以保护。这种路坑坑洼洼的,却有时间的痕迹。
  夕阳西下,人们喜欢聚集在广场附近。对于游人来说,这里有特立尼达的地标建筑,对于当地人,这里既是他们消磨时光的地方,也是他们的谋生之所。每天下午5点多,常有一位大叔来卖古巴特色草帽,草帽铺在大教堂外的台阶上,非常有画面感。忙里偷闲的大厨和孩子们在空地上跳着皮筋。咖啡店里乐队不知疲倦地炒热气氛,人们跳起热情的莎莎舞。在古巴这片土地上,阳光和音乐总有一样在路上。
特立尼达圣三一教堂。
家庭聚会活动。
加勒比风格的庭院。
鹅卵石路上的马车。
加勒比风情的民居。

  清晨是罗伯特和太太妮娜最忙碌的时刻,尤其是这几天,要打理三间客房。早餐有面包、鸡蛋、芝士、咖啡、红茶、木瓜等水果,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古巴,能买到这些并不容易。罗伯特能说简单的英文,大部分时间我们用翻译器交流,有时信号不好,只好用比划来交流。
  自上世纪60年代古巴遭美国经济制裁以来,经济发展一直缓慢,至今实行供给制。人们凭票在国营商店排队购买米面糖油等生活必需品。看过几家国营商店,货架上商品少得可怜,只有四五个品种,如果想要更好的食物,需要用红索比(外汇券)去黑市上高价购买,当然这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前些年古巴开放旅游业,由于酒店十分稀缺,2016年允许民宿进入旅游市场。罗伯特家就是在这一年开始经营民宿,属于先富起来的一批。特立尼达是古巴的旅游名片,如同邻国墨西哥的色彩之城瓜那华托,都是“上帝打翻的调色板”,以欧美游客为主。一些富起来的特立尼达人完全消费得起奢侈品,自然也就催生了黑市。
  仔细观察了罗伯特家的厨房,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已结婚成家的女儿伊娜一家也住在这里,女儿带孩子,女婿帮忙打理民宿生意。说起大城市,他们并没有向往的样子。
  由于酒店资源少,特立尼达的民宿生意都非常好。为了提高竞争力,大家竞相将自家院子整修一新,不少民宿富有情调和特色,而且可以体验古巴人的生活,很受游客欢迎。通过民宿网站推广,罗伯特的民宿已经订到三个月后了,他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
  临走前,去探访了两家当地较有名气的陶艺工坊。两家都是前店后厂。几个小伙子边戴着耳机听音乐,边往陶器上涂颜料。一位长者在专心摆弄手中的花瓶,墙壁上贴有采访他的照片和文章,应是当地的陶艺大师或文化传承人。
  这里的百姓家里有摆放陶艺制品的习惯,罗伯特家院子就有不少色彩鲜艳的土陶罐和花瓶。小作坊既可以满足居民需求,也为旅游业带来了生机。
  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特立尼达,生活就这样在时光中缓慢温柔地继续着。
其他文献
天刚蒙蒙亮,在位于云南昭通巧家县的一处小山区里, 9岁的小军(化名)已经起身。他麻利地套上衣服,开始给自己和外公准备早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样的清晨对于小军而言早已稀松平常。而在全国范围内,像他这样的农村留守儿童,还有将近700万人。他们大多目不识丁,更不曾设想大山之外的模样。捷豹路虎中国首席财务官于钧瑞先生分享勇气的故事。  這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也是一个困扰国家许久的难题。就小军居住的
澳大利亚科延大学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结果称,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会增加其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前期14项有关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近230万非糖尿病患者和10.2名糖尿病患者,研究时间最长的持续了10年。分析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脑部血管损伤,极易导致其发生血管性痴呆。目前虽然尚不清楚其致病机制,但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比男性患
很少有话题像遗产税一样,能立刻唤起公众对死后财产去向的忧虑。因为遗产税制度一旦确立,意味着个人财富不能全数遗赠后人,而是将部分进入公帑。引起公众心理焦灼的是,遗产税究竟是调节社会贫富的“德政”,还是对私人财产的“合法掠夺”。  在中国,遗产税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据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透露,征收遗产税的条款将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这或许说明,在不久的将来,遗产税将真的敲
出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不远,一处建筑整面墙上刷着一句话:欧洲就是未来(The Future is Europe)。  2018年12月初,我在歐盟总部参访时,在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等一众负责经济、外交和安全领域的高官所进行的对话中,感受到的,却多是他们对欧盟和世界未来的忧虑和无奈。  治安问题是最直观的。一到欧盟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不论接待方还是当地华人,都提醒我们夜间要注意安全
获奖理由  这是一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城市,曾被戏称为“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从2013年到2018年,大数据产业在这里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再到风生水起,这座城市成功地实施了一场华丽的逆袭。如今,它以当前中国经济罕见的两位数增长率,领跑全国城市。它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成为后发优势地区仰望的标杆。  在贵阳,大数据是毋庸置疑的“一把手工程”。  “贵阳提出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公平共享
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刚刚过去一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与“老朋友”再次会面。  9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在杭州接见了当时还是韩国大国家党代表的朴槿惠。同一年,习近平在访问韩国时也与朴槿惠见面。而在朴槿惠访华后的这一年中,分别作为中韩两国元首的习近平和朴槿惠接触更加频繁,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海牙核安全峰会等国际多边外交场合两人均有多次双边会晤。 
鲁冰花从水岸向坡地肆意绽放,满山遍野,  蓝中带粉。有人脱口而出:天堂不过如此  曾旅居新西兰几年,也曾到过南岛,却没有机会看到鲁冰花的样子。朋友说,别犹豫了,这是看鲁冰花最好的季节,来吧。就这样,说走就走,漂洋过海去看鲁冰花。  从基督城机场出来,一路冷风阴雨,气温也只有15度,完全没有夏天的迹象。鲁冰花的花期从11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下旬,只有一个月。我们暗自祈求老天保佑,蒂卡普湖一定要有阳光,
“达沃斯曾经是治疗肺病的疗养地,因为盘尼西林的发明而转型。时至今日,达沃斯已经成为‘头脑风暴’的智力中心。我们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国际局势的新的挑战。”在年初赴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门见山地为世界经济开出了“药方”。  时隔半年多, 9月10日,李克强在大连出席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对“药方”做出了更加明确的阐释,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全球性方案,即
1945年9月3日上午,当时的中国陪都重庆晴朗无云。国府要员们早早就集中于国民政府花园,武官穿一身戎装,文官着长袍马褂,大家喜气洋洋,相互恭贺胜利。上午8点30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盟军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走进了花园。  这个典礼可以说是前一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投降仪式的延续。《大公报》记者朱启平亲历了日本签字受降的一幕——  9时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海尔赛(今译哈尔西)走出将
五年一次的新加坡大选选情前所未有的激烈,新加坡民主进一步走向成熟。良性的竞争可推动政治的健康发展,而这正是民主的意义所在    46岁的黄文强,出生在新加坡国家独立的1965年。按他的话说,恰好一脚踩在第二代新加坡人——“65后世代”的开端。  第十二届新加坡国会大选的次日早上,这位“65后”喝着咖啡,一边翻看着手中那一大叠《联合早报》。  早报的头版用加黑的印刷体写道:在国家独立以来最激烈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