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实验室建设方案分析报告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飞度发展,同声传译的用武之地越来越明显,目前世界上有 98%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同声传译是包括“听-理解-转换-表达”在内的复杂过程,要求译员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因此对同声传译实验室功能的要求越显重要。对同声传译实验室的分析描述是提出构建同声传译实验室必备的要求,三峡大学MTI同传实验室使用芬兰 SANAKO Lab 100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先进的语言学习平台,主要为听力和口语提供大量的重要训练活动。Lab 100 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现代语言学习环境的一切功能和好处。该系统是一套纯粹的软件解决方案,不需要另外的硬件,因此易于安装和维护。希望该文能给同声传译实验室的建设及课程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同声传译;功能;软件;设备要求;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8-1941-03
  同声传译,又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但是这种口译方式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这样口译发生在源语言发生的同时, 译员才能尽快地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同传时间非常紧,没有间隔,几乎是不能更改,现场效果反馈非常迅速。
  同声传译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同声传译教学的实战训练,同声传译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翻译练习,原语概述练习、文本视译训练、同声传译训练、交替传译训练、以及同传模拟会议功能等等,此外也适用于口译训练等。同声传译实验室设立后,能够实用于本专业口译训练和同声传译模拟。
  1 实验室建设基本要素
  当您用 SANAKO Lab 100 作为教学工具时,会涉及到以下重要的概览和说明。您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课程(Session,即不同的学习组),在不同课程中您可进行不同的具体学习活动(Activity),譬如听力理解,录音回答等等。您也可将整个班级归入到一个课程中。
  1.1程序定义
  基于课程理念的 SANAKO Lab 100 程序是指,您可针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让他们在各自活动中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学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习资料,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裨益。
  1.2 程序活动
  SANAKO Lab 100 里的多种活动,给您提供了高效率和多用途教学需求的全部。除基础练习外,您还可以制作测验,练习同声和分段翻译。
  1.3程序内容
  Lab 100 的使用简单又有趣,这是因为它的外观和功能都是针对无干扰流畅教学环境需求而设计的。使用 SANAKO Lab 100教学过程中,您无需担心操作错误步骤,因为控制按钮状态会随着活动过程的进展,自动作相应的改变。SANAKO Lab 100 语言学习中心是由下列组件组成:教师计算机上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节目源接口(PSI-Program Source Interface),媒体存储单元 (MSU-Media Storage Unit) ,系统连接单元(SCU-System Connection Unit)以及用户音频面板(UAP-User Audio Panel)。
  1.3.1 节目接口
  节目源接口 (PSI) 可通过其输入孔与任何外部音频源连接也可与学生相连。
  1.3.2 存储单元
  媒体存储单元(MSU)是所有师生录音储存的地方。它是个独立的数字单元,用来保存您要访问的音频文件。教师可从教师计算机中复制媒体文件到媒体存储单元,每个学生录音时间最多可达 99 分钟,而节目源文件则可达到 120/240 个小时。
  1.3.3 连接单元
  系统连接单元(SCU)用于连接媒体存储单元,学生和教师音频面板,外部音频源(经节目源接口)的设备,确保学生、教师及外部音频源之间的声音连接成功建立;
  1.3.4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面板(UAP)就是学生用户界面。它位于每个学生课桌上,也是 SANAKO Lab 100 用户界面的一部分。音频面板上的控件对音频源所起作用可是:调整音量、设置或删除书签以及回答测验问题。教师端也配备了一个教师用户音频面板;
  1.4 课程设置
  SANAKO Lab 100 中,活动是指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SANAKO Lab 100 中,课程是指一些设置,您和学生可在其中进行不同练习。例如,您可让一组学生进行发音练习,而另一组学生进行听力理解。而你要做的就是创建两个课程,一个用作模仿训练而另一个则用作听力理解。对于每个课程,您都需要选择参与者、执行的活动以及音频源(例如,在模仿训练中选择 MP3 音频文件),然后再为参与的学生开始他们要进行的活动。
  1.4.1 编制活动
  SANAKO Lab 100 语言教学中心包含以下预先编制好的活动: 听力理解 、模仿训练朗读练习、 电话对话 、配对讨论 、小组讨论、同声翻译、 分段翻译、 录音回答 测验、AP? 考试、 自学模式、音频点播。SANAKO Lab 100 课程中,您可将预先编制好的活动中的练习分配给学生。选中相应的活动后,教师屏幕上的课程视窗界面将给出指导您进行活动的步骤。
  1.4.2 课程活动
  课程是指一组正在进行某项学习活动的学生。您可自由选择参加者数量;一个课程可包含单独学生,一组学生或者整个班级。总共可建立三个课程。 课程是 SANAKO Lab 100 课堂的关键,GUI 设计中体现了使用课程的理念。SANAKO Lab 100 采用不同颜色标记正在进行的不同的课程,您可从屏幕上直观地地观察相关信息及正确的学生图标。   1.4.3 工作模式
  除了可以将学生设置和加入到课程内进行指导外,Lab 100 还允许你设置自我方式工作模式,用于学生音频点播和自学。这些自学工作台可被安置在网络内不同教室中的任何地方,学生可随时使用它们进行自学和听读学习资料练习;或者作为视听教室供学生自学使用。 自我访问模式可以在常规的课程方式操作之外运行,可不需要教师控制。 教师可定义供自我访问模式使用的 MSU 文件列表,学生可使用学习资料进行独立学习。需要时,教师还可呼叫自我访问小组。
  1.5软件安装
  1.5.1 光驱显卡
  支持 Microsoft? Windows? XP 或者 Windows VistaTM 分辨率 1024 x 768 或更高,支持 16 位颜色声卡 DVD 光驱 鼠标 网络适配器 COM 端口(仅用于 AA Lab)
  1.5.2 启动管理
  将 Lab 100 CD-ROM 插入您计算机 CD-ROM 驱动器中,安装向导会自动启动。如未启动,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选择CD ROM 驱动器,然后双击‘Setup.exe’文件。 选择安装路径。安装完成时单击 OK,无需重新启动。
  1.6 硬件安装
  1.6.1 媒体存储
  媒体存储装置 (MSU)。它是个媒体仓库,教师音轨可保存或复制到它里面。储存在这里的音频文件可被传输到学生音频板。 该模块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120 小时。媒体存储装置对节目源文件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 240 小时。
  1.6.2 串行接口
  系统连接单元 (SCU)。如果系统中不包括媒体存储装置(AA Lab)的话,系统串行接口是必须的。串行接口能将教师电脑连接到系统连接单元并将外部音频源设备(例如 MP3 播放器,磁带录音机等连接到系统连接设置。使用双通道节目源接口,用户可连接两个外部音频源到单个系统连接设置(SCU)端口。
  1.6.3 用户面板
  用户音频板 (UAP)。用户音频板是桌面嵌入型,用金属板安装位于每个学生位置,它是学生用来参加 Lab 100 课堂的工具。教师也有一个用户音频板。在课桌上打个洞,在课桌下紧固螺钉,这样就可牢固地附加在学生课桌上。
  1.6.4 面板教学
  教师电脑 (计算机) 。用于控制学生面板和教学。
  Note:以上数据须根据同传室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 结论
  Lab 100 多媒体教学环境含有对有效而愉快的教与学来说不可或缺的所有基本特点和功能。教师是学习活动不可置疑的中心,拥有一套教学管理工具,也从各种能让其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和记录学生进步过程的方法中获益。另外,创新能力也会产生出新的学习材料。Lab 100 为学生的口语练习和基于课本的练习提供了最佳的工具。学生声音录制功能使他们有广阔的机会来用目的语进行互动。学生也会因享有用来进行独立学习或补充学习的资源而获益。独立的扩展模块可轻易地对Lab 100 的基础平台进行升级和提升,从而使其成为一套灵活的可修改的软件解决方案,能适应老师们特定的教学需要。
  综上所述,同声传译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截至2013年初,招收翻译硕士院校共有158所。由此可以推出国内仍有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同声传译的课程,更不用提同声传译教育基地了。该类课程多只在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甚至有可能在该类院校也不够完备。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迎合社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D·塞莱斯科维奇, M·勒代雷.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 汪家荣, 李胥森, 史美珍 译. 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9:27-29.
  [2]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3-35.
  [3] 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2-53.
  [4] 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11):19-21.
  [5] 万宏瑜,杨承淑. 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5):28-29.
  [6] 邱琼. 重述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D].2005.
  [16 ]刘祖培. 翻译等值辩[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2):1-4.
  [17 ]陆刚. 论文章标题英译的功能对等[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4):28-31.
  [18 ]马会娟.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 外语学刊, 1999(3):74-7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设计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网站采用了目前流行的.net技术,在网站中引入了Web Services、XML等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技术,页面布局采用DIV CSS,利用ADO.NET访问数据库。网站教学内容设置双语教学部分,并利用flash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际实验环境。该网站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改革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CAI教学网
【摘要】长课文篇幅长、内容深、理解难、耗时多,易导致课堂教学“碎片化”或“面面俱到”,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长课文的教学应积极“做减法”,精简内容,突出重点,以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为教学主线,经历“整体感知一局部精读一整体总结”的实践过程,才能实现语文学习价值。基于此,可将《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过程提炼为“一个核心”“两个‘先’‘重’”“三项活动”“四项原则”,以语文要素为依据,借助课后习题和思维
摘要:针对动力电池的智能充电问题,在常规开关电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对动力电池按指定需求进行充电的智能设备。该设备利用STC12C2052AD单片机依据设定的输出期望值,通过对开关电源的实际输出值进行采样,并同输出期望值进行对比产生相应的反馈,从而智能化地控制开关电源的充电输出。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设备能按照设定充电数据工作,且输出值误差在5%以内。  关键词:智能充电,开关电源,动力电池 
摘要:多维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因素地思考问题。不再满足于教师单向性的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发的从多方面去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是上升到应用和创新的领域。  关键词:网络教学;多维教学模式;平台;CAD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2-0158-0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摘要:近几年来,地震一直在肆虐着我国位于地震带的地区,破化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带来巨大的损失。为防止突发地震来临时发生非地震因素对师生的安全造成威胁,教育部要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训练。由于紧急疏散训练并不能提升学生面对地震时的心理素质和虚拟地震平台的高花费及其不真实性,所以并没有良好的成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地震逃生游戏能够提升受训者的心理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地
摘要:介绍了制作虚拟设备素材的方法以及制作电视机维修虚拟实验的动画技术。  关键词:Flash;虚拟实验;动画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pppp-0c    Flash-based Production, "TV Maintenance Virtual Experiment" Animation Technology  PAN Biao
摘要:随着我国对宇航产品自主可控要求的不断提升,国产器件必将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产品中。该文以国产P1750处理器芯片的地面考核和在轨应用验证为基础,为国产处理器在轨可靠性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国产器件;P1750;应用验证  中图分类号:TP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268-01  PACE1750A系列CPU是一款基于美军标MIL-STD-17
摘要:水产养殖企业的水质好坏关系到水产动物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水产养殖水质状况的实时监测。池塘各个检测点的传感器获取池塘的水温、溶氧值、酸碱度等参数;无线传感器网络各节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经路由汇总,通过GPRS模块及时远传至监控中心;依据水质指标系统数据,从而制定相应的水质调节措施或自动启动相应设备调节水质,实现足不出户监测池塘的水质状况。  关键词: 无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人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对凯里市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民族地区;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151-03  A
统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教材在小学三至六年级上册依次安排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的阅读”四种阅读策略。本文以三年级预测策略单元为例,浅谈如何统整单元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单元编排思路新  单元目标一条线。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教材的全新板块与内容,其不以双线结构的方式来编排,而是以预测、提问等某一种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单元核心目标凸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