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贵在“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leard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而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点金术和“自渔”的本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所谓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启迪的作用。导不是替代,导就是要像优秀的导游一样,总是让游人自己去领略无限风光。导就要像导演一样,让演员自己去登台主演,并留有创造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没有“导”,就没有真正的“学”;不落脚于学生的“学会”,教师的“导”就毫无意义。授之以渔的理想境界当然是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导”在设疑激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认知活动就变得苍白无力。导就是激发。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上。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的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导首先是导清思路。思路反映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清晰简洁的思路是成功的基本保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导以练习,要精心设计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穿针引线”,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要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务求实用。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们觉得兴趣索然。施教者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导思以拓智,拓智以活学。
  “导”在学法提示,提高学习能力上。
  每一种学法指导都应和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种知识讲授结合起来,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通过反复意会,让学生反复感知,有了一定的积累,使质的变化在广阔的认知背景中自然形成。授之鱼是笨教;授之以渔才是巧教。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学的知识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做。为此,教师必须反复地研究学生学习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的学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常见的思维偏向,了然于胸,这样,教师授之以渔的落脚点就会更实在,导术——授法——会学,就更富有功效。
  “导”在重点难点突破,加深知识的理解上。,
  王安石说:“至于幽暗昏感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学习更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就是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联想和推理。
  “导”在规律揭示和归纳,培养学习习惯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算是“不教”?就是会学,即善于总结规律,真正拥有“点金之术”和“渔猎之技”。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得来。为此,教师应引导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過引导、启发、激励、督促、解惑、授知等手段,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阔思路,深入发掘其巨大潜能和创造精神。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让现代化技术走进课堂,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造的优良习惯。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3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小学语文从二年级开始,各册教材都安排有略读课文,它以“独立”作为其核心內涵,与精读课文交替出现,既相对独立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课程标准》也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教学应授之以法,让学生循法而学,培养独立
摘要: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是语文的精华所在,更是学好语文必须的前提条件。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创新”,自主阅读教学方法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作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和内在潜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知识拓展的认知规律。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自主;自主阅读教学法  中图分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升级的手段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装备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它的社会影响面是非常广泛的。通过传播,它不仅能够影响到一个个体,而且还可以影响到一个群体、一个领域甚至整个社会。电视新闻节目正是通过正当的社会引导和媒介素养教育,才使观众具有正确的媒介认识和自我行为约束。那么,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采访中出现的激情行为,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情行为背后的媒介责任。    去年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大家看法》
中图分类号:H319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有声诵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提高
中图分类号:E223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美的世界,这种美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美。让学生感悟并享受这种美,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与人对幸福快乐的追求相一致。其意义之重大,不可等闲视之。  既如此,那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艺术之美?笔者的观点是,教学中应该立足于课文那直观、鲜活的语言,让学生亲近文字的肌肤,触摸文字的心灵。换言之,即是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