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茎玫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香水》讲述了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儿的故事,他是专注的,因为他没有社会中普通人所有的杂念与欲望,他又是无情的,因为他没有社会中普通人所有的道德与感情。正是这些,成就了他与他的“香水”。
  [关键词]奋斗 社会道德基础 个人成就
  
  夜半醒来,黑暗之中充盈鼻息的是甜蜜如玫瑰的芳香。寻味而视。原来是书桌上已经熟透了的桃子。原本已是果实的她,在寒冷落尽的夜里,让人仿佛看到一树的桃花在灿烂开放。无香的桃花。在它成为果实后,站在腐烂的临界点,积蓄一春的香气终于瞬时盛放。
  电影《香水》里的男主人公尚·巴蒂斯特·葛奴乙在影片的开始被狱吏们用铁链系颈,残暴地拖着上了高台。他深棕色的眼睛下面是璀璨的火光,叫嚣着燃烧着复仇烈焰的人群,炼狱里愤怒与火海交织燃烧也不过如此。从一开始倒叙的镜头里就宣告了他最后的结局:将不会有后人记得他。
  “他的名字在今日早已被忘却,那是因为他唯一的野心是专注于历史上没有文字叙述的。一个会逐渐消逝的气味王国。”
  
  一、泥土·生命·盛放的梨树
  
  葛奴乙出生在十八世纪巴黎的鱼市场,他诞生于肮脏的、散发着恶臭的污泥之中。他的生更多的是带着死亡的气息。他的母亲是一个未婚的鱼贩,她在裹着烂泥的鱼摊后生下了葛奴乙。她误以为自己又生下了一个死婴,便随意地将他丢弃在一堆恶臭的鱼内脏上。然而他并没有死,一声啼哭判定了他的母亲被绞死的命运。
  他被送到孤儿院的第一天就差点被几个被他占了位置的孤儿无情捂死。生命的一开始,就遭遇生存权的争夺,人性的自私与丑恶展开污浊的绸富。照管他们的女人靠养他们获取社会的资助过活,当他们长到13岁就把他们卖给某些残酷的厂主做奴隶。
  就是在这样没有任何正常教育和道德感化的环境下,葛奴乙慢慢长大,他的心里没有爱和社会道德的种子,犹如一颗没有根茎的玫瑰花苞,逐渐涨大。
  孤儿院里有棵高大而苍老的梨树。在那个灰色的季节里,梨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梨子。摔坏的梨子、干枯的叶子和短粗的树枝给了幼年的他最初的启发,他开始逐渐明了他惊人的嗅觉是他拥有的独特天赋。
  少年的梨树,却感受着其他孩子的仇视。其他的孩子并不是恨他,而是他让他们感觉不舒服。一个独行者。一个不在乎他人目光的隐士,其怪异的行为是难免遭到他人的厌弃的。因为,你与他们不一样。有一种同一性生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种同一性抗拒一切与大众不同的东西,而这同时也是社会形成的根由。每个时代总有或多或少的人在抵抗同一性。结局不免是个人的失败或一个小团体的战争。
  13岁开始,他生命的价值就是做完鞣皮厂的工作,他犹如一个顽强的细菌在肮脏恶劣的环境中存活着。一天15、16小时粗重的散发着臭气的工作,不论夏冬。“他并不挑剔,并不区分一般人所谓的好味道、坏味道。”在一次送货途中,一向老实木讷的他被一种奇妙的感觉所驱引。他失神的目光。微微抬起的脚步,那神秘的气息将他吸引至一个光芒的香水橱窗前。“天堂般的香味,您真是一个艺术家。”他感受到里面的香水师正受到别人的崇拜。
  他瞧不起里面的味道,突然,他的神色慌张了一下。他紧张的脚步去追随那路遇的味道。一个挎着篮子的贫穷少女走在他的前面。她在贩售篮里澄黄鲜嫩的杏子。那澄黄的杏子柔嫩新鲜如同纯洁的处女。他粗鲁地捂着她的口鼻,想躲开路过的行人,等他放开时善良的少女已经死去。他终于意识到他为何如此顽强的活着,他存在的意义和目标,他要收集——美人香。
  
  二、造物主·铁梯
  
  造物主从不允许凡人拥有神灵才拥有的权力,就像坍塌的通天塔、绊倒的雅格(以色列的始祖雅格与上帝摔跤,上帝用神力使其绊倒。以色列即与神战斗的意思),造物主总有阻止的办法。
  但这并不能阻止葛奴乙向上攀登。
  那时的巴黎有成打的香水商,其中有一个过气的意大利香水商纪优赛培·包迪尼。他年老而骄傲,不肯承认失败的现实。而他,年轻而野心勃勃:“我的鼻子能辨别全世界的味道,巴黎最灵的鼻子,只是不懂名称。我要学习名称,全部学会。”包迪尼表面上不愿意承认,却在赶走葛奴乙后打开了葛奴乙调制的香水“爱与灵”。一瞬之间,仿佛置身鲜花开遍的花园,美丽的女子,甜蜜的吻。
  电影里说,就跟音乐和弦一样,每种香水和弦都有四种精华或音色。小心组成和谐的作品。每个香水都有三个和弦:前味、中味和后味,必须有十二种音色。前味就是第一印象,在中味出现前会持续几分钟:中味。香水的主题,会持续几个小时:最后,就是后味。香水的尾巴,能持续好几天。要创出独特的香水。得透过添加额外的音符,最终的精华,能凸显并抑制其他香味。传说曾在法老的陵墓中发现一只细颈瓶,它被打开之后释出一股香味,经过了数千年这么细腻优美的香水。却又如此强烈,使得有那么一刻,世上的人都相信自己身在天堂,12种香味都被辨识出来了,不过第十三种,最关键的那种,却没人能找到。
  “为什么找不到?”“因为那是传说。笨蛋!”葛奴乙和包迪尼的对话。展现了追求和愚昧之间的初始碰撞,许许多多的人在初始的碰撞中就败下阵去,湮没在莽莽众生的足迹里。“我得学会如何保存香味。”葛奴乙沿着生命的铁梯向上爬行。
  上万朵玫瑰才能制造出一盎司香精。无数的玫瑰从狭窄的窗口倾泻而下,如同火红玫瑰的瀑布,美艳惊魂。上万朵玫瑰的灵魂制造出令世人魂牵梦萦的芬芳,那是上万朵玫瑰灵魂的汇聚。生命的灵魂就是他们的香味。
  “我们得让它们带着香味死去。”葛奴乙第一位师傅无心的一句话。也许比喻过当,成为葛奴乙滑向罪恶深渊的伊始。
  葛奴乙学会蒸馏法后,急切地用包迪尼家的猫来做试验。发现后的包迪尼惊讶于葛奴乙的残忍无情。向他大叫:“你不能蒸馏猫的味道,正如你不能蒸馏你我的味道一样。”
  理想的破灭,让这个跟细菌一样顽强的男人晕倒在地。紧接着医生定言,他已经进入濒死阶段了。医生不能说出病名,可是,我们都知道,那是因为他无法承受理想破灭的打击,那让他像细菌一样生存了二十年的原因。
  他在垂死之际,梦里仍是那个他第一次杀死的女孩,他第一次的“爱”。“爱”。让他陷在满部尸斑的脸上的眼睛蓦地睁开。
  在他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以到达格拉斯,一条第一条是穿过村落的蜿蜓道路,第二条则直接穿过山峦。选择,很简单。因为他的鼻子引领他,爬得更高、更远离人类,抵达更荒凉更孤独的地方。就像现在的很多人。鼻息里追寻着金钱的气息,选择,只不过是以金钱利益为秤砣的一次衡量。
  无数杰出的人。都被世俗认作怪人,不能容忍。但是,与其顺从世俗,做一个他人愚见的走狗。为什么不选择作一个追寻理想,并快乐其中的人。这样,到了临死之前,不论有 无成就。至少可以对上帝说,今生,我不后悔。他仿佛圣经里的摩西,爬上高山,独自一人居于山洞。深切的感受内在的自我,以求通达灵魂,接受神示。
  找到一个几乎没有味道的地方,周遭只有死气沉沉的石头味。这个地方有其神圣之处。他不再被任何外在事物所吸引,终于能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也发现它无比辉煌。他发现他自己没有味道,发现自己对别人而言不过是无名小卒,他对自己被世人遗忘而感到恐惧。
  他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不论多不在乎世人,最终却仍渴望被世人所承认,也许没有人不在经历了这场蜕变的轮回之后,不回到起点。仍回归到世人之中,因为他本身就是由人的血肉所组成的。具有肉体的人怎能超脱物外呢?
  
  三、纯洁,香气,杀戮
  
  第二次的起点,在一片薰衣草地的边上,熏风冉冉,他路遇了让他为之惊奇的女子,那无与伦比的香味,让人获得重生味道。美丽得让人销魂蚀魄的女子,火红的头发在风中飘浮,身穿一袭蓝花长袍,恬静纯美。她伸出雪白的手摘取窗台一枝开得最好的白蔷薇,轻移莲步,去黑暗的花园里祭奠过世的母亲。她的面容如此纯净美好,让人不敢碰触。
  他遇见了所有的美好,却为了他的理想破坏美好。再从死去的美好中汲取自己的美好与希望。
  他疯狂地追寻美丽纯洁的少女,从她们死去尚温的身体上采集美人香。最终,蓝花长袍的女孩·珞儿与父亲逃至海边仍未能幸免。
  “油萃法的窍门在于让花慢慢凋萎,花儿像在沉睡中被萃取香味,要像对待小姐一样对待花。”葛奴乙对待工作无比地认真,他一丝不苟的专注眼神是别的香水工人所不具备的。但这也正如他的残忍,残忍得一丝不苟。他与希特勒一样用他们的严谨的残酷破坏了世界的美好。同时调动出人们人性底层最疯狂的丑恶。
  美人香,用的是被杀戮的最纯洁善良的处女,却令闻香的人们心中涌发出丑恶的浪潮。卑躬屈膝的崇拜。正如千古帝王,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却赢得万千民众的顶礼膜拜。
  葛奴乙的一生犹如香水的制造过程,从巴黎的烂泥中孕育花营,在香水师和香水厂的手中浸泡,再在杀戮的烈火中沸腾,用自身的才华调制。他的香水充满罪恶和欲望的气息。它是无数人野心勃勃的真实写照,为了实现自己残戮无辜的肢体和心灵。
  但是,葛奴乙又是与欲望众生不同的。他不知任何人为的、道德、法律的束缚,他不知道生命除了芳香还有什么。“I need her”他只是需要。完全不知道除了理想的失败还有别的悲痛存在于人世之中。当他达到人生的目标,他回到烂泥一样的巴黎鱼市场,将香水从头淋至脚,无数疯狂的人尖叫着“angle”将他啃噬干净。尚·巴蒂斯特·葛奴乙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啃噬他的人们渐渐散开“他们这辈子弟一次。相信自己做某件事情,纯粹是出于爱。”
  他这味香水,并不完美,他拥有一切物质,仍然缺失一味人类最珍贵的相惜相爱之情。他犹如无茎的玫瑰,没有根茎叶子,却突兀的生出一朵艳丽的花盘。开得美艳绝伦,却也因为缺失根茎最终蹈入深渊。在时间的旅途上。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迷失一地血液凝聚的花瓣。
其他文献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由张一白导演,改编自张嘉佳同名小说的爱情电影。整部影片与之前的一些爱情电影相比较有一定的深度。影片运用交叉蒙太奇叙事,围绕爱情主题将碎片化的片段串联成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从情感入手突破了男性刻板印象的束缚。  一、 国产都市爱情电影中的男性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
郭舒权又名适铨、书权,室颜汉唐室、嘉堂等。祖籍江苏阜宁,1950年1月生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盟讯·书画报》理论部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思源艺术研究所艺术评论员。书法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得奖,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奖状。著有《民国书法史论》一书和约百篇艺评文章。    一、经典和民间    自我小时,看见笔墨纸砚,便心生欢喜,尤其欢喜写毛
[摘要]修辞性阅读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游走于艺术极和审美极之间,寻找空白和未定点,在期待和回味中,实现视域融合,在建构幻觉和打破幻觉的对立统一中,生产电影的美学意蕴,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和终极完成。对《我叫刘跃进》进行修辞性阅读,可以解谜影片深切关注着的人生意义的三重门:身份、爱情与尊严;可以发掘其对现实温情的凝视和衷而不伤的艺术魅力;可以发现电影创作与欣赏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修辞性阅读 人生意
城市和电影,是电影领域颇具趣味性和话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和商业并举的文化产业,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其重要的特性之一是揭示了其与现代都市的紧密结合关系。学者孙邵谊曾指出:“电影是工业革命和近代都市兴起的直接产物。与其它艺术样式不同,电影不仅依赖科技的进步,而且需要都市人群的消费支撑。”[1]这一观点并非褫夺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价值意义,而是从电影作为消费品的角度出发,将都
[摘要] 俄籍美国人布热德斯基是第一个在中国拍摄故事片的老外,但是长期以来此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历史模糊不清,作为电影史学研究工作者,我们特地翻译这篇文章,以供国内同行学者们参考。本文原文发表在美国电影研究学术刊物《亚洲电影》2009年冬季刊上。  [关键词] 布热德斯基 早期中国电影创作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0.011    A、前言  一、引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可谓盛世。位于长江之北、淮河之南的扬州,西濒运河,东临大海,因得交通之便利,盐业极盛,漕运发达,成为东南一大都会。经济的发展,财力的雄厚,文化艺术活动随之兴旺,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在扬的知名画家约一百数十人之多。  在此百余画家中,“扬州八怪”声誉最为突出。而“八怪”之称道光后始见之于记载,诸书列名又不同,合而计之竟这15人之多。这是后人对于当时
摘 要: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人们应该持正确的态度,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这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现代人生 当代大学生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
近代,常熟萧氏家族恪守“不以叱咤风云的政治显赫而彰扬于外”的祖训,坦然处事,藏而不露。萧氏藏书楼——“晨星楼”亦不显山露水,当时的主人是萧阮生(1838年―1921年)。萧阮生名嗣宗,字阮生,晚号院僧。少敦行,嗜学,清附贡生。“其教育乡里,束脩岁积,约己厚人,临财廉而任事勇,乐助好施,善名颇著”(见《常熟萧君暨吴孺人墓志铭》,张謇撰,吴昌硕篆盖,萧蜕书丹,赵古泥刻)。萧阮生中年丧妻,鳏居终身,晚年
[摘要] 《教父》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成名作,尽管他本人并不认为这是他最好的影片,但是《教父》三部曲获得很高的赞誉则是事实。《教父》三部曲获得空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导演于黑帮类型中融入家庭的因素。家庭主题元素在《教父》系列影片中的表现之二就在其对于影片人物角色塑造的作用。  [关键词] 《教父》 黑帮 家庭 人物  马龙·白兰度与艾尔·帕西诺不仅仅是成功地塑造了两代黑手党的“教父”,两人也
回想1979年,是我命运的重要拐点。这一年浙江美术学院决定招收首届山水研究生班。当时我尚在萧山务农,在美院朱恒和姚耕耘两位老师的勉励下,我参加了报考。而当得知本届研究生导师是尚未谋而而又敬仰已久的陆俨少先生时,则肃畏不已。既兴奋又忧虑——兴奋的是如果自己能考上研究生随陆老学艺,无疑是吾生之大幸也;忧虑的是自己是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与陆老素昧平生,凭什么就能被选中录取?  彷徨之余,我惟有倍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