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来源 :海峡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我院”)中成药在胃肠道疾病治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厦门市基层医疗机构统一平台智业系统读取我院中医康复理疗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处方,筛选含治疗胃肠道疾病中成药的处方328张,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中成药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所查我院中医康复理疗科治疗胃肠道疾病中成药处方涉及13种中成药,其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者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我院门诊应用调脂类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此类药物予以一定指导。方法提取我院2019年度门诊处方中应用调脂类药物的品种、数量、销售金额,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调脂类药物使用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占绝对多数,而依折麦布、普罗布考、非诺贝特等非他汀类药物使用相对较少。结论我院门诊调脂类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目的分析2019年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而规范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回顾性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我院2019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19%,未达标。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为93.17%,时机合格率为95.38%,用药时机和品种选择情况相对较好,而用药疗程的合理率相对较差,合格率仅为12.78%。结论我院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不合理使
目的分析某医院外科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和探讨2020年1~7月某医院外科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共644张,存在给药频次错误、超剂量使用、给药浓度错误、溶媒选用错误、重复用药等问题。结论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完善,审方药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建议而非完全依赖医院信息系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诊治,选取我院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常规治疗,研究组(n=30)采用针对性护理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肺罗音、发热、喘息)、生存质量(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精神状态、周围环境)、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便秘、腹痛、消化道不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肺罗音、发热、喘息)相对短于对照组,有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15~2019年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5年来药品销售数据,按WHO-ATC药物分类统计,对药品品种(规)、剂型、金额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前十名药品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5年来药品总品规基本维持在1100种左右;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主要以西药和中成药为主,增长率平均12.83%;各ATC大类使用金额占比变化幅度<4.5%;口服剂型使用金额占比有所上升,注射剂型有所下降。结论通过我院5年药品使用情况分析,为我院药品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从门诊药房系统中抽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结果点评出10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不规范处方80张,占不合理处方比78.43%。用药不合理处方39张,占不合理处方比38.23%。其中出现两种不合理现象处方16张,占不合理处方比15.69%。结论根据对不合理处方分析情况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药师们对处方点评监管工作,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安全
目的探讨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运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节血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患者50例。A组患者先施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再联合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控制;B组患者只采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控制;C组患者既不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也不采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控制。观察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乳酸的水平变化,记录三组患者的尿量、出血量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现状,找出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利用Excel对我院门诊药房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退药数据进行处理,采用ABC法找出退药的主要原因。结果退药科室排名前三分别为内科、急诊科和方便门诊;退药原因的主要因素(A类)包含药品数量输入错误、药品不良反应、入院或转院治疗或改变治疗方案、医保或收费问题、开错药或重复开药5项;次要因素(B类)包括检查取消和患者拒绝使用2项;一般因素(C类)包括家中已有同种药品、患者经济问题、药品近效期、药房缺药
目的了解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通过对比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评估医院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4年(干预前)及2018年(干预后)的病例各120份,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否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的评价指标对我院施行的干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35%低于干预前56%(P<0.05);干预后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使用
目的对本院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用药大体趋势,为今后该类型药品的科学监管给予一定的参考支持。方法使用回顾性方式对我院2016年起3年期间的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在其中的花销等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院在这三年期间麻醉药品在使用结构上比较稳定,但数量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的总金额在三年中均处于前四,瑞芬太尼注射剂DDC值最高,而哌替啶、可待因的用药频度则相对较小。结论我院麻醉药品总体使用较为规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