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至2020年女性生殖系统黑色素瘤患者6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4.3±2.1)岁.肿瘤发生在宫颈上唇者1例,阴道3例,外阴2例.1例呈小息肉样,5例呈菜花样.6例均为结节性黑色素瘤.6例S-100、SOX-10、HMB45、Melan-A均为强阳性,WKi-67阳性指数为20% ~60%.2例行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行赘生物摘除术.随访时间为3~46个月,1例失访,4例死亡,1例生存.结论: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发现时基本为晚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防止漏诊和误诊.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宫颈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纳入观察对象90例,为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的产妇,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5)采取宫颈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45)采取宫颈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间(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更低,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顺产率与
目的:研究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疾病中应用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电切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手术前后IgG、IgA、IgM水平.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3.67±2.40)min;术中出血量:(35.80±3.02)mL;住院时间:(5.26±1.24)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5.71%,患者术后无宫颈管狭窄、宫腔黏连、宫腔感染现象发生,2例患者出现尿潴留.患者术后子宫异常出血概率为2.56%,疾病复发率为8.5
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治疗过程中应用八段锦进行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进行八段锦运动训练,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刮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显示治疗有效率97.87% 较对照组的78.72% 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分析.方法:抽取本院妇科两年内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38例为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38例为观察组接受西药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SH水平、E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内分泌失调临床治疗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案,疗效更理想,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激素水平.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对儿童ID A(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128例IDA患儿,其进行治疗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随机分成两组.将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的方法在对照组中进行实施,同时将维生素C联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方法在观察组中进行实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含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69%)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
目的:探析在指导产后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血栓弹力图的意义.方法:于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中遴选128例作为探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各组纳入64例,分别是常规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输血治疗,常规组应用凝血数据实施输血指导,研究组应用血栓弹力图进行输血指导,对比两组血液成分输注率情况、血制品输注量情况以及输血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冷沉淀、血小板、血浆输注率分别为60.94%、76.56%、95.31%,均优于对照组的79.69%、59.38%、84.38%,差异具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病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参考组患儿利用0.5mg/次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利用1.0mg/次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相关症候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了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后,和参考组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共计4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研究组使用临床药学干预,归纳总结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指标、病原学检测率和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结果:临床指标方面,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费用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联合使用方面,研究组二联、三联、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与黄芪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辽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IFN-γ与黄芪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及治疗总有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K-MB、AST、LDH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