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的个性化写作“四步”走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根据设计情境任务、提供任务支架、实施任务评价、展示任务成果四个步骤设计写作任务:以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通过读写结合、写作支架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借助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修改、评价、提升文章的感染力,让学生形成有创意的写作成果.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明确了美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学习情境]rn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在校园里,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只属于高端产业,距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慢工出细活”,早已不适应当前快节奏的时代需求;有学生认为工匠精神起源于日本、德国等地,当前国内并不具备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基于这样的认识,漠视、轻视劳动者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学生对宿管教师、实验器材管理教师、校园保洁等工种都有轻视,这些现象都需要纠正.
期刊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体现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之中,因此语文课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训练.本文就是运用复旦大学刘大为教授的语言学知识去梳理解决《与朱元思书》教学中遇到的两个难点问题.
期刊
“真写作”的核心是“真树人”.所谓“真树人”,就是要让每一次作文都能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每一个节点连在一起,构成学生感悟生活、砥砺前行的完整链条,最后又形成一个完整的面,每一个面合在一起,构建起学生的健全人格.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崇真尚美”的人格也就形成了!
期刊
以小说“三要素”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跟上语文素质教育的步伐.初中小说教学应推陈出新,转化教学模式,适应当下的语文学习需要.叙事学理论能够为初中小说教学的文本理解、审美鉴赏等打开新视野,如从叙述者、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方面展开教学.
阅读《儒林外史》,众多丑角是耀眼的看点,很值得细品.我们从中可读出小说摇曳多姿的故事情节,可体验到文本叙事的妙趣横生,可感悟到小说批判主题的精华.rn一、丑角荟萃的群像设计rn若要读出《儒林外史》的批判主题,对其丑角形象的解析绝对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无论是小说里的正面形象,还是文中的反面形象,都是由丑角充当的——这是作者设计形象的初衷.
期刊
最近我认真研究了彭俊姣老师的“真写作”课程,今天又听了彭老师的主题发言,听了另外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和教学反思.我在想:彭老师把“真写作”当成一种课程,两节课展示的是“真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一定是有道理的.
期刊
学生作文常常在审题立意之后直接写人记事来表情达意,写出的文章往往比较直白.教师可指导学生“化意为象”,揣摩借鉴名作“化意为象”的写法,构建“象库”,做到“象”“意”一致,使其写出的文章更优美含蓄、韵致丰美.
[设计说明]rn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隶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精选了魏晋、唐、宋时期不同体式、不同作者的诗词名作.rn根据该学习任务群的特点,结合“单元导语”“单元人文主题”等要求,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九个微专题的学习内容,分9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微专题为“进退两途皆吾心”.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满井游记》四篇典范的写景古文,它们虽然风格各异,但对山川河流、自然风光、赏风观景等的抒写均独领风骚,其遣词用语、妙处抒情手法更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