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r——以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为例

来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引入思政教学,不仅有利于向学生传授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
其他文献
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最新长篇力作《守夜人》讲述了印第安部落人民捍卫领地的艰辛往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书写.以印第安裔社会学家玛利亚博士的代际创伤理论为基点,分析印第安家庭中代际创伤的形成、传递及在以亲缘联系为核心的血缘共同体中的治愈,从而折射出美国印第安族裔群体的生存困境,同时呼吁各个种族能够和谐共生,以达到促进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
朋辈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独具优势,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加强朋辈教育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设朋辈团体,创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模式,构建长效机制,能够助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行之有效、持之以恒,让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行.
专业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元素,专业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但目前,中职院校普遍存在育人机制不完善、教师思政能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中职院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发挥企业的推进作用,形成协同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倡导以翻译过程中的“两个世界”来研究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基于翻译过程中的“两个世界”理论,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本为例,通过探究含“青”色彩词翻译中“两个世界”是否成功再现,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对比与翻译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路,丰富其研究内容.
以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为框架,对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进行研究,分析小说中各个层面的交流,如人物与人物、叙述者与读者、作者与读者在层面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会话含义,可深入理解小说宿命论的主题,以及格莱斯会话含义对语篇的解释力.
马丁·路德·金及其同事在对语言的人际意义研究中提出的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气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补充,成为功能语言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我们去往何处》是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篇影响深远的演讲,在充分理解评价理论及其子系统态度系统的基础上,对这一演讲稿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标注,可以发现《我们去往何处》中态度意义的构建及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2021年已经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绘就了建设幸福中国的宏伟蓝图.人民幸福观是共产党人不懈奋进的价值旨归,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基础上,包含深刻的哲学意蕴.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实践,也始终闪耀和回应着人民幸福观的理论光芒.
利用互联网提升高校共青团话语吸引力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共青团话语存在话语内容相对单薄、话语方式相对单一、话语风格相对单调等问题.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队伍应结合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共青团提出的话语要“有正气”“有魄气”“有地气”等新要求,通过把好话语内容、创新话语方式、转变话语风格等具体路径助力高校共青团话语吸引力的提升.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物质生态文化、精神生态文化和制度生态文化的统一.挖掘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并融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内容、传承和弘扬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路径上,要健全教学运行体系,科学把握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要以生态文明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为主渠道,形成多维协同的生态育人格局.
靖康之难中宋徽宗、宋钦宗等人顺利北迁对我国12世纪以来的政权更迭发挥了重要作用.究其成因,一方面得益于金军自身的团结、谨慎,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宋朝内部的内讧.研究宋徽宗、宋钦宗北迁成因,不仅对研究宋金关系中各方势力变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当今我国民族团结有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