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和释药性能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并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包封率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表面为正电荷性质;药物包封率达到91.6%;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姜黄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其他文献
木通最早见于《本经》,名为通草。根据《唐本草》有关植物形态的描述,古代通草即今之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五代时《食性本草》始将其更名为木通,遂渐被
<正>脑鸣是以患者自觉脑内有鸣响声为主症,常伴有头昏、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笔者用颈夹脊穴配合脑部七穴治疗脑鸣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孙某,男,68岁,2014年4月7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
雷公藤(Tripterg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矛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时有毒副反应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学
对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和周边区域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生长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雷州半岛东、西海岸均有互花米草的分布,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