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财经专栏的内容特色研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投资理财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全民财经时代”渐渐到来,财经新闻成为都市报的重要报道内容。都市报财经报道与专业性财经媒体有所差别,定位和受众不同,具体操作手法和倾向性也不同。那么都市报的财经报道在选题、操作中有哪些特点?什么样的财经报道才是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本文以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栏目——《新安晚报》“一周点经”为例,进行内容特色研究,探寻都市报财经专栏的报道路径。
  【关键词】都市报;财经专栏; 内容特色
  《新安晚报》作为安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重大主题报道和财经民生报道在版面中的比例。2012年3月份,《新安晚报》正式推出“一周点经”专栏,每周一期。栏目开办五年多来,刊发专题报道近二百期,既回答了市民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经济热点问题,又提升了新闻品质,有效地避免了新闻同质化,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该栏目先后被评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名专栏、安徽新闻奖新闻专栏类一等奖。
  “一周点经” 以普通百姓在财经生活中的亲身经历,结合深度的专业分析,聚焦当前的财经生活热点,为百姓购物旅游、置业、理财、经营、创业等提供参考和服务。栏目有着较为鲜明的内容特色,可以一窥都市报财经类专栏的报道路径。
  一、背景:财经报道需求渐旺,从“鸡肋”到“刚需”
  都市报的财经新闻一度较为“鸡肋”,被视为太过“高大上”、“不接地气”。不过随着“全民财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财经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比如当下,大众叫得最响亮的一个词就是“理财”:买楼、炒股、买基金、买黄金……这些投资理财在百姓经济生活中占比越来越大。而获取理财相关知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财经新闻。读者发现,汇率变化,股市震荡,楼市波动,CPI起伏……这些财经信息不再事不关己,而是和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说以往阅读新闻是兴趣,现在接受财经信息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一周点经”是聚焦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大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地,小到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反映服务并指导市民的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不仅能传输信息,还能为市民生活提供咨询、解释的服务功能。不仅是经济政策动态消息的发布,还有深度分析和解读,甚至对一段时间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有助于读者做出自己经济行为的决定。
  于报纸自身来说,都市报的财经新闻曾经不太受重视:论显著性不及时政新闻,论趣味性不及社会新闻,论知识性不及科教新闻。不过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财经新闻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报道内容,成为媒体打造差异化、提高新闻品质的重要抓手,是反映都市报办报水平的重要体现。继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服务新闻之后,财经报道逐渐成为都市报特别是地市级都市报竞争的新“阵地”,由附属产品变成了主打产品之一。
  而开设财经专栏,则有助于媒体形成固定的风格,打造独具特色的财经报道,吸引读者,增加用户粘性。
  2012年3月,《新安晚报》“一周点经”专栏正式问世,每周一期,以两到三个版的篇幅,聚焦最近经济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以都市报语言做好经济报道,进一步提升新闻品质,壮大主流舆论。栏目不断增强财经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和服务性,从现实需求出发,与读者需求相契合。
  “一周点经”栏目特点鲜明,内容主要分为几大块:一类是对于经济政策的解读聚焦,对于地方财经热点新闻展开深度调查,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预测,追求一定的财经专业水平,讲究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另一类是对于百姓投资理财的市场行情进行综述、分析,追求贴近性、易读性、指导性。还有一类是对于消费领域纠纷的财经维权报道,比如聚焦某一市场的乱象等。这些财经事件和现象涉及市民读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市民读者的日常生活,抓住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定位: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权威实用
  对于都市报来说,财经报道的基本功能是使大众了解周围的财经事件,引导他们认识这些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因此都市报财经报道一定要从读者的认知角度出发,强调贴近性和服务意识。
  作为一张以“为老百姓办 给老百姓看”为办报宗旨的都市报,《新安晚报》财经新闻报道定位不同于党报,也不同于专业的财经媒体,必须牢牢抓住读者的基本需要,注重权威实用,以都市报语言,表述通俗易懂,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每周的“一周点经”都会结合经济生活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全方位地扫描都市生活,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具有实实在在的实用价值,比如《贷款还是旧法,收税已按新规》《房贷逾期20次,公积金“拒贷”》《地税局长热线答疑,二手房税最受关注》等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综合来看,“一周点经”有几个特点:一是选题市民本位。都市报财经报道要符合大众口味,选题要符合市民本位,从读者兴趣出发去确定选题。要时时想到面对的对象,并优选题材,选题盯紧市民的钱袋子,关注衣食住行,关注柴米油盐。
  比如人民币贬值是事关全局的大新闻。这样的选题是不是适合都市报来操作?答案是适合的。专业人士关注的是贬值的内因和外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而“一周点经”在报道时,则是从引导市民消费的小视角切入,把“大选题”小化。人民币贬值,对海外旅游有什么影响?对家有留学生的家庭消费有什么影响?该不该买点美元或是海外资产?这种小视角的财经新闻与都市报的定位相契合,报道更加通俗化,抓住了读者的興趣点。
  二是在写作手法上,“一周点经”行文用百姓视角。“一周点经”从百姓视角来解读财经政策,透视财经事件。《华尔街日报》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业性财经报纸,它奉行的简易原则,不把银行的故事说给银行家听,而是说给银行客户听;二流的财经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财经记者能把同样的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一周点经”就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老百姓喜欢的故事。   此外,“一周点经”不放弃权威专业性。经济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是片面反映,往往有失客观和深度。作为日报的都市报,由于生产周期和版面空间的限制,可能有时候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不过作为周栏目,“一周点经”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点。“一周点经”每周一期,篇幅一般在2个版。第一个版,往往会呈现一个经济现象,表达“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背景有什么”;第二个版,则会有所延伸,从“点”发散到“面”,回答“为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正如央视品牌栏目《经济半小时》的口号是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解释。“一周点经”追求稿件的深度和广度,在专业、权威上有所体现。
  三、功能:注重本土化策略,兼顾舆论监督
  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舆论监督,协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是都市报获得社会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财经新闻在传递大量财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对经济工作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对各类经济行为加以剖析,以激励先进,批评后进,指导经济工作。“一周点经”栏目关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行使舆论监督职责是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其服务性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传统财经媒体新闻舆论监督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产业中的行业行为以及行政监管部门,其中最主要的是针对上市公司的舆论监督。而都市类财经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对象则有不同的地方,其关注点更着眼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微观经济领域。
  “一周点经”栏目优先挑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问题,揭露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为净化市场,维护健康的消费环境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比如《预付卡维权到底卡在哪儿?》《“少妇”喊你投资?都是小伙扮的》《想优先买房,得先“抢”车位》《是“房荒”,还是“捂盘”》等,都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揭露批评,促进了市场行为的规范化,体现了财经新闻对于舆论的监督功能。
  分析“一周点经”多篇舆论监督报道稿件能看出,经济新闻报道其宗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对其内容和时机的把握稍有不慎,就容易对公众心理造成冲击,对某个行业或整体市场都会带来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财经新闻进行舆论监督在讲究真实性的同时,还要适时适度和掌握一定技巧。要做到既能保证监督的效果,又能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经济利益。财经领域新闻舆论监督应遵循几条原则,包括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公众利益为主的原则,媒体自律原则。同时,作为财经领域的舆论监督报道,媒体要多邀请专家发表评论,同时善于运用数据进行说服性报道。
  另外,作为地方报纸的都市报,其财经报道也要注重本土化策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往往具有地方特色,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着自身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成为当地市民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好的财经新闻要透过经济看社会,同时要透过社会看经济。“一周点经”栏目在谋划选题时,就十分注重本土化策略,优先选择本地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经济现象、市场动态、财经事件、财经政策等,并深入挖掘,为市民展现事件、市场、行业全貌,也能给予市民思考和参考的空间。
  当然,从“一周点经”栏目呈现来看,其报道领域还偏狭窄单调,这也是都市类媒体财经报道的通病。这就要求财经记者要尽量拓宽财经报道领域,深入到市民理财生活和企业生存状态的各个领域,抓住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焦点,深入细致地采访,写得透彻,写得生动,改变目前都市报财經报道比较单调的格局。另外,当前财经新闻的线索主要还是来源于政府部门,来自市场、行业、企业、经理人、读者等的鲜活的新闻线索还较少,财经新闻的信息采集网络也要有所改善。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网站开通了评论专题栏目。而如何使自己的网站在一大批同类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网络编辑面对的难题。本文以腾讯网“今日话题”为例,从栏目设置和内容风格上着手,分析探讨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网络评论网络专题编辑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 2014年6月,中国网
【摘 要】本文以主流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可视化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华网数据新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布的可视化内容的分析,梳理其基本特征、创作逻辑和创作思维,认为新闻可视化的创作逻辑包括打破知识壁垒,跳脱传统框架、形式呼应内容,递进认知层次以及善用资源优势,探求“时”“效”平衡三个方面,指出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强化技术思维、创新思维和专业思维,不断提高可视化创作
【摘 要】近年来,在诸如“躲猫猫”、李刚门、杭州飙车案等一系列事件的始发与推进中,网民意见借助网络平台逐渐聚集、碰撞、重塑,并通过群体的力量使网络空间的声音散播到整个社会之后,媒介议程逐渐发酵并提升成为社会公共议程。在网络意见井喷式爆发与传统媒体放大聚焦的过程中,事件得到了政府层面的解决与回应,最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公共事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由此可见,网络动员中网络意见得到了集合与表达,并且
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宽松环境    事实上,素质教育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大家对于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应该说已经很少怀疑,对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它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每一个人成人成才。在实践上,应该说素质教育已经
【摘 要】正面典型报道是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正能量,传递真善美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本文针对目前正面典型报道中好的报道方法以及存在的短板进行梳理思考,并对做好正面典型报道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主流媒体;典型报道;报道规律  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的要求,强
【关键词】短视频;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抖音  短视频新闻具有制作门槛低、呈现方式生动形象、传播速度快、利于社交分享等特征,在吸引大量年轻用户群体的同时,主流媒体也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推动了新闻表达方式的创新,开拓了新闻资讯的传播渠道。  抖音,是一款以音乐为特色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多元的视频内容、酷炫的特效滤镜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社区。  目
【摘 要】去年几家著名电商通过微博和各自线上网站展开了一场价格战,这场价格战为参战的几位主角赚足了人气。“京东”巧妙利用了微博的粉丝平台,以廉价的方式做了一次效果远超成本的“广告”。微博这个新媒体逐渐被串联到公司的营销价值链中。纵观公关发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一系列与网络相关的一条新的公关价值链已经形成,成为公司价值链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以此次“价格战”为例来分析网络公关
【摘要】“手术室拍照事件”,在新浪微博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言论由偏激走向理性,这是网络舆论实现“自我修正”的有力证明。本文首先呈现舆论的形成过程,接着探讨舆论实现“自我修正”的机制,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网络舆论自我修正新浪微博手术室拍照事件  一、问题的提出  大量事件的网络舆论及相关研究都表明,我国网络舆论仍处于非理性状态。①随着网民的逐渐成长、成熟以及网络自身的发展,网
【摘 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艺术传播的方式,艺术传播媒介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近年来,基于城市空间下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对所属城市的文化艺术推广与形象建设、艺术家创作交流与市民审美生活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苏州艺术志”为对象,通过对公众号在传播内容、形式与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苏州市艺术活动现状和市民对艺术传播的接受行为。另外,本文从加强艺术机构与自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平衡学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而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增多,也进一步促使了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不断创新,广播节目才能获得受众的青睐。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广播节目;生存;创新  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碎片化阅读时代也随之到来。碎片化阅读时代不仅给受众带来了独特的信息体验,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在碎片化阅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