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众反抗的历史与存在的问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和其他地方,乡村故事在其与工业资本主义的相互作用下,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因此,“地方史”不仅仅是一个接一个的县、村的历史,它指的是一整个地区,并从这个地区来理解使全球、国家和地区取决于基于地方状况的相互作用。“地方”在本书里不仅指地理上的位置,而且常常是指“当地”。联系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基于土地的劳动关系,“地方”也指有着共同的社会分析的不同事发地,正如下面章节所要展示的。
  本书论述的乡村反抗运动的个体领袖中,只有一个人有图像资料,即曲士文——莱阳运动的首领。他60多岁,相貌瘦弱,穿着皱巴巴的棉袄,头发凌乱,颈上戴着沉重的锁链,手上也套着枷锁,眼神严肃。就在他被处死之前,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为那些反对政府政策的犯法农民领袖拍照,以作为官僚政治进程的一部分。在这十年中出现的乡村抗议,提供了它们自身对改革和现代化问题的批评视角,提出了关于公众参与领导、文化领导权和政治经济等问题。
  我没有打算把这五个案例中的任何一个作为典型,从而通过它来理解其他案例。每个叙述都被置于具体县份的历史之中,处于相近的同时代反抗之中,并与国家的历史潮流相关联。每一个案例既有它自己的故事脉络,又是具有国家和全球维度的剧本的一部分。例如,从表面上看来,莱阳案例与发生反抗的其他县的事件很相似。但是因为收集到了关于莱阳的更多传记和历史材料,所以另外的理解层次成为可能,而在其他例子中我们却无法做到。反抗领袖曲士文与在莱阳成为改革领导者的个人之间的更早冲突,以及他在义和团起义期间的经验,都是很有价值的背景情况,在其他反新政领袖的传记中可能也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些人的情况我们所知甚少。
  莱阳的例子也涉及了其他叙述中呈现的所有重大问题,尽管不必与在直隶遵化和广东连州所发生的事件那样程度相同或方式相同。莱阳某些反抗领袖仅仅顺带暗示的排外思想被四川威远和广东连州的反抗者表现得更加充分。同盟会在1905年由孙中山建立,没有记载显示其成员中的莱阳人卷入了莱阳事变;而在连州,同盟会成员被很清楚地从一些反抗活动的记载中认出。与唐家庵有关的莱阳妇女在莱阳事变中存在,但是声音微弱;然而在江苏川沙,俞公庙的妇女发起了反抗杂税和没收庙产的运动。在所有案例中,反抗领袖跨越了以下两者之间的差别:一是职务权限延伸的职位,比如村或低于县级的中间行政单位,二是从地方产生的以及有时是从异端组织那里得到权威的那些职位,不管是世俗佛教还是秘密社会。在所有案例中,首要问题便是与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实施新政而带来的税、财产权利、政治冲突和文化挑战有关。由于各个地方的动力不同,反对者结构中的性别、政治和宗教的详情也随之一一展现出来。
  在这些由片段的历史构成的富有意义的结构里,一些重要的评述开始显现出来。反抗者通常被描述成农民,并非仅仅是农夫、男性或汉人。小地主和小商人很少在义和团运动后的十年里占据直接的反抗领导地位,他们在某些案例中从场外给予支持或尝试扮演调停者。妇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其中,从领导力量到支持力量。在某些案例中,新政期间少数民族在反抗政府对地方社群利益的蚕食上,逐渐与汉族拥有共同利益。基督教传教士工作与改革活动有关。村民们知道,最急于征收新税和提出其他要求的改革领导人,有时是最著名的当地基督教皈依者的一员。反新政活动是群体性的反抗,区别于全国性的革命运动,后者的目标主要是工业和政治现代化。然而在有些案例中,同盟会成员在对改革的抗争上支持不同的派别,从而在革命阵地内部产生了分野。
  这个研究的前提很简单:在义和团运动之后的年代里,那些反抗政府改革的乡村居民,在近代政治和长久存在的乡村抵抗实践转变成可察觉的不公正的背景下,作为他们自身的代理人而行动。尽管各县在激进主义的具体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反对者们意识到了其他地方的发展和问题,尤其是那些发生反抗运动和他们经常转向求助的相邻县份。当这些反抗运动——本身并不存在省内或国内协作——被集体看待时,它们展示出共同的分析立场。这一反对的乡村观点依靠反抗者们自身遭遇新政的具体经验,包括国家支持的县级政治、经济、教育改革,以及从早先年代传达的观念和实践,该年代有着与外国实体的相互作用和中国地主、官僚的要求。
  反政府和排外问题的辩证法在义和团运动后的年代里产生了批评的声音,它是对“官逼民反”观念,以及经由官方同意的外国人在乡村建设铁路和搭架电话线是在“鱼肉百姓”的想法的改变。在这种对外国和政府的举措的混合关注中,反抗者们看到朝向现代化规定的发展趋势,它作为“新式”被提及,排除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和在普遍艰苦的环境下的物质福利。特别是地方权威与国家政治之间的紧张,在这些年里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对付晚清政治和财政危机环境的乡村反抗者,持有社会公正、负责领导和集体行动的概念,依靠乡村反抗文化来产生乡村社会反现代化主义的抵抗,以及对政府错误管理、基督教对当地政治的干涉、工业技术和不加限制的商业发展的批评。
  这并不是说农民群体顽固不化、拒绝改变。整个不受欢迎的、伴随着帝国晚期改革的政治权力和物质资源的重新分配,使现代化可能提供对他们自身状况进行改善的那些方面充其量是模棱两可的。在改革者和反对者之间,社会分歧扩大了。
  将自身视为观音化身、慈悲神佛或另一个被“精神拳民”和过去的其他叛乱者鼓舞的人,如何能够被严肃地视为向现代化前进的参与者呢?
  改革的支持者未能发问的是,如果改变之路要拥有持久的完整性和可行性,这样一个拥有发声能力、社会基础广泛的人群,怎么能被轻视、被傲慢对待并扔在身后呢?
其他文献
李长春同志《中原大地奋进曲——20世纪90年代振兴河南的探索与实践》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河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这部著作选编了李长春同志1990年7月至1998年2月在河南工作期间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书信、报告等共217篇,图片159张。这些文稿和照片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20世纪90年代,李长春同志先后担任河南省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河南省委书记。作
/壹/  作为一个文学教育工作者,我是众多的大学文学教授之一员;作为文学研究者,我是众多人文学者之一员。但我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人,身兼教授、作家、文化评论、文学编辑诸多角色,体制内的规则、任务和个体化文人趣味性思考、写作并兼而有之,一个兴趣广泛、博而不精的文人。文人习气,往好听的说,是自由、浪漫,往坏里说,是随意、散漫。我就是这样一个文人。  我博客名为浪子阿川,是一个文人的自我命名。可以说
2015年11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主编的《重寻徽州——转型期徽州乡村的民间记忆与民间书写》(以下省称《重寻徽州》)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十多位民间作者关于传统徽州乡村社会向近代转型的亲历与述闻文章,从不同侧面勾勒这一宏大而具体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正统和主流历史学笔触尚不能全面抵达的空白,丰富了历史记忆与书写的方式方法。这些作者中的绝大
中国青少年图书市场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的现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心灵鸡汤”式的道德灌输霸占了中国青少年的德育若干年。大家都在寻求突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出版业也是急得团团转,从国外引进的版权免不了“水土不服”,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效果。  夏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令我大为吃惊。对,正是缘于这本《为爱找方法》的书给我开了眼界,也为我曾为之烦恼的事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性地看待当下中国青少年
在新加坡,“李光耀”这个名字无疑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新加坡人民的骄傲。放眼世界政治格局,“李光耀”三个字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政治首脑本身所具有的光环,他所领导下的新加坡,短短的时间内以崭新的形象走上了世界的舞台,“他不断探索的头脑、敏锐的分析和战略性的视野,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一支独特的力量”。(乔治·H.W.?布什语)在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看来,“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无法预见的挑战的世界,
今年是文学巨匠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35周年。21世纪的人们站在茅盾故居,将以自己随想的方式庆祝和怀念这位为中国新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作家。  茅盾故居有两处,一是他出生地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二是他晚年的居住地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两处茅盾故居都是中央认定的。  一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一所普普通通的临街楼上,这是一座与当地街坊并无二致的房子,
曹文轩荣获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这是华文儿童文学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实现了洪汛涛先生生前的心愿。  洪汛涛先生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一代童话大师、“神笔马良”之父,他早在25年之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谈起安徒生,自然会想到那个以‘安徒生’命名的世界性的儿童文学奖。但是这个奖,对于我们华文儿童文学并没有放在恰当的位置上。首先,他们没有我们华文儿童文学作家参加奖的评审委员
一个繁忙的学期刚过去几天,我就收到学院《壹评》编辑部主编许弘毅的邮件,希望我抽空给你们写一封信。这些年来,《壹评》邀请我给新生写信已成为一种惯例,我也很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机会跟你们聊一些话题。  每年聊的话题都不大一样,但有一层意思总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年我都会对新生说:对于你们这样一群很聪明的、智商应当说很高的学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选择应当是很多的;而在国内外众多的著名大学中,你们选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也是一个打破旧秩序,重建新秩序的复杂过程,经历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建国史研究对这一重大变革,多是侧重于政治、军事上的宏观叙述,因而并不能完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复杂社会面像,忽略了中共在建国过程中的诸多事实细节。由于化民等撰著的《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壹/  徐方所著《干校札记》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一册并不厚的书,大约就十多万字吧,但我讀后内心感动得久久不能平静,竟在几个月中反复通读了好几遍,总感觉有话要说。  历史往往会制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其中最大的奇迹莫过于在特殊时代中产生出的人性之美。而我所感动的正是书中所描述的在艰难的时代中,发生在实际生活人际交往中(主要是作者母女与顾准交往)的人性之美和人文之光。  杨绛出版于1981年的《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