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主义者败局?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铁军说自己是一个改良主义者,然而他的路却愈走愈窄,《中国改革·农村版》被关闭了,晏阳初乡建学院也被关了,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复杂。
  
  新“定县实验”结局
  
  事情来得太突然。2007年4月12日晚,7点40分左右,距北京230公里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电被停了,正在观看中央电视台去年采访温铁军录像的学员们陷入一片漆黑。
  不一会儿,一大群人出现在学院门口,17辆车把学院门前的路排满。门卫张大叔还以为又来了一批学员。
  后来,他发现不对,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是本地人,其中几个还戴了墨镜。他们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当晚即离开此地。
  一番争执后,晚上9点多,所有的学员被要求集中开会,定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员宣布说,学院是非法办学。学院工作人员马上争执说,他们有合法注册证件。
  一宿,这些人没有离开,他们守在学院门口,在车上睡觉。学院工作人员给院长温铁军汇报此事,没有明确的答复,他们只有自己商量着到底怎么办。
  第二天早晨,他们选择了离开。第一批人员清早搭公交车走了,第二批走的时候,学员们让工作人员带着在院内拍照留念。这时,学院的牌子第一次被摘了下来。
  约摸20日左右,一辆车子把办公电脑等物品运走,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离开了学院。
  走的时候,学院工作人员与村里签订了协议,每个月付给村里2000元,用来保管留下来的财物。
  至本刊记者今年1月10日赶到河北定州,学院“关门”已半年多了,学院工作人员还没回来。北方的冬天干而冷,地上有水的地方结的冰比水泥地还硬,一个在村里投资的公司的人员已经借住在学院的一角。
  定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人员的正式答复是“非法办学,已经被关闭了”,当初负责学院注册的成教科科长王习文说,“这是最高指示,保定市教育局、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都已经下结论了”
  村支书米金水对记者的到访几乎没作任何表态,只是一个劲地抽烟,连说了3个“很复杂”。
  门卫张大叔则贴近记者的耳朵说:你记着,我说他们是不会回来的。
  这些细节透露出这一场被称为继晏阳初之后的新“定县实验”的结局。
  
  晏阳初乡建学院前后
  
  从2003年7月19日到2007年4月12日。学院存活了3年零9个月。长满虫子的有机农业,“地球一号”生态建筑,农村合作社……3年里,学院一直在媒体的聚焦灯下。
  温铁军也数不清多少次站在学院的一角,田间地头,或是站在“建立民主、改善民生”的大白底蓝字刷的标语前接受采访。有人评论说,温铁军成为中央电视台2003年度经济人物,也与乡村建设的这些事分不开。
  对于学院被关闭,温铁军和学院工作人员都不愿发表看法。
  米金水,翟城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一直希望找到什么方法,能够重新利用历史上晏阳初在该村做实验的历史资源,光大村庄名声,他当时想到的办法是注册“晏阳初牌蔬菜”,在遇到邱建生的那段时间,上头还正在评选生态文明村。
  邱建生,《中国改革》杂志社农村版编辑,他是个奇怪的人,多年痴迷于晏阳初,见到米金水时,他在《中国改革·农村版》做了半年多的编辑
  2003年春节前,邱建生和同事带领了一群大学生到这个村与村民共度春节,与书记米金水相遇,之后他们找到晏阳初的儿子晏振尔,讨论了建学院的想法。村委会也买了一座废弃的学校(后来的学院地址),花了39万,并且起了晏阳初头像。
  温铁军起初没有答应邱建生办学院的事,提了3次、温铁军才答应了。
  2003年7月19日,学院开张。
  开幕式那天,艳阳高照,闷热无比,村里组织了秧歌队、锣鼓队,4架大鼓同时擂起,鼓声喧天,1000多村民等待着北京的专家和当地的官员到来,温铁军也发表讲话。
  这时,学院没有注册,没有办学的规划,也没有资金来源。
  之后,邱建生在村民家里草拟学院的规划、招收志愿者的文件。文件发出后,一个个怀着各种理想的人来到翟城村,他们大多数并不懂晏阳初。
  9月底,这个学院的第一笔资金——温铁军承诺的个人出资3万元,大部分已到位。
  如果说温铁军起初并不了解晏阳初思想,甚至也没有清晰的规划,在以后的日子他为学院付出了很多。
  学院初期,邱建生参照晏阳初的国际乡建学院的规划草拟了“办学纲要”,而多方力量加入之后,学院离晏阳初思想就更远了,内部分歧越来越大。2006年4月,邱建生被温铁军派到海南负责新的实验区,离开他一于创办的地方。
  按晏阳初定县实验的思路,先做好村序的实验,然后才有经验推广全国。而在这里,实验似乎离开了村庄,只是在离村庄几百米远的81亩地的学院内自己做实验
  
  饱受争议
  
  学院的中心工作后期集中在在大块:生态农业和生态建筑、农民培训(包括建立农村合作社等内容)和晏阳初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这些几乎都与村民不相关。生态建筑——用米金水的话说,“咱这里的农民,不怎么喜欢,上还露在外边。”生态农业也是如此,周边农民们的反映是:“你们的作物再不打药,虫子都跑到我们地里来了”,“长出来的西瓜只有拳头大”。
  而农民培训,多是全国各地来的人,本村的较少。
  村民们越来越觉得,花了40多万办学校,可惜了。来了记者,却来不了经济效益。“放在银行,利息也有不少。”
  温铁军是个明白人,这些他当然知道他只能希望村民能再打耐心一点,并且尽量给村民业多的信心,比如学院申了国家“985工程”、向中央高层汇报了办学院等等。
  学院继续沿着“生态”的主题往前走。墙壁上刷的“动真功夫做实事解决三农问题”的标语让人们觉得这就是“温三农”所开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药力,在演讲中,温也不断地宣讲自己在这里进行的实践,并乐于接受学院带来的荣誉。
  但一些农民隐约觉得有些“不怎么对劲”,他们觉得温铁军是大学者,大学者就应该谈大问题,比如能源危机、人多地少、美国模式等等,他们听在心里,也记在心里,但总觉得有些与现实生活离得比较远。
  而培训的形式所引起的争议也丝毫不少于内容,在大学生支农活动中,参加调研的学生们都在左臂上系红领巾,据说起初是为了防止下乡调研时学生走散,方便辨认,后来逐渐成了一种文化,他们到哪里,红领巾就系到哪里。
  2004年4月7日,温铁军的左臂上也系上了红领巾,他在中央财经大学为“乡村建设高校行”活动发表讲话,他面前的栏杆上也系了无数的红领巾,听讲座的学生左臂上也都系了红领巾。演讲中,他要求每位成员都要静下心来,不计个人得失,真正将自己所作的贡献与个人利益脱钩, 要切实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张图片使许多自由派知识分子感到“恐惧”,他们觉得曾经的红色革命文化又来了。
  几年前、温铁军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也不否认这一培训模式:如果将来我们的乡建中心搞起来,进行培训的时候,新成员和老成员要一起大喊一句话,唱一首歌。他要大声喊“我是人”,他要大声唱《团结就是力量》。
  在上百高校的大学生支农活动中、在全国新乡村建设试验点中,这些都实现了
  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评价学院时说,“这是培养毛派分子的基地”时评家笑蜀对温铁军思想的评价是:温铁军从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主义者,毛对他的影响很深。
  前年,“温铁军卖大米”事件更加剧了这一浪潮,《祝贺温铁军卖不动大米》的评论被传为笑谈:温铁军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不能违反市场规律呀,无公害大米好,但价格高,你怎么能受人家灭?有人甚至就,温铁军干脆改行当某个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算了。
  质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李昌平说,“这是个民间行为,温铁军可以搞温铁军的,木铁军可以搞木铁军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搞,而在于要允许搞,要有选择,有选择了就有自由竞争。”
  可问题在,温铁军给人的印象,太像一个官员了,他经常在演讲中暗示自己跟某某领导汇报过工作。
  这种在公众形象中的角色扭曲给他带来的挫折,已经不是第一次。改良的另—种代价
  这次,在学院被关后,温铁军曾在一次内部交流中,沉重地谈到他人生的几次挫折,其中提到前几年《中国改革·农村版》被关。这就是2004年8月底网络流传的“中改剧变。温铁军遭受沉重打击”事件。
  “此刻,在火车上,我独自双颔紧咬,默默地咀嚼他们因为无处倾诉悲愤而无以言状的尴尬……”这也是至今能在网络E找到的温铁军最伤感的文字,他很少在公众面前表露个人感情,而这篇文字的情绪却饱满、热烈而深沉。
  温铁军2004年6月已经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任院长,兼任《中国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当时杂志社的上级主管部门体改办也同意温两边同时担任总负责人的做法,但后来又将温铁军完全调离《中国改革》杂志社。
  事隔3年后,当时《中国改革》杂志社监事之一新望坦言:“我当时是不赞成他还兼任总编辑。”他也不否认存在观念冲突的可能,“主办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办的职责是宣传改革,从正面推动改革……”而从观念看,温铁军是对于市场化的坚定质疑者。
  温铁军离开中国改革杂志社后,农村版关闭也是必然,这是当时所有人的共识。农村版创刊被不少人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一群古怪的、却是对社会有关怀有理想的人走到一起,这些人包括李昌平、邱建生、刘老石、许志永等等。
  邱建生至今仍然感激温铁军的知遇,“像我们这样,社会上属于底层,又有点抱负,要施展是很困难的,他作为知识分子,有良知,愿意搭建平台……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多。”
  李昌平对温的评价,第一个词是“包容”——“在杂志社,他的手下并不都是同志,乡建学院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但他并不因为你是左派或右派就喜欢你。”
  温铁军自己也提到性格中的宽厚,那篇文章他深刻反思了自己性格的弱点“或者在于过分强调了‘做人’的宽厚”,“我所客观缺乏的或主观不愿的,是及时处置的气魄和果断。”
  在温铁军眼里,农村版关闭是他“转向‘改良’的又一种代价”。
  
  路越走越窄
  
  温铁军今年57岁,人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院长第一届任期将满。在人大明德楼9楼,作为学校二级机构一温铁军所成立乡的村建设中心的办公室只是在—个普通大小的办公室里用玻璃隔出1/3的空间。
  温铁军在自述中这样划分自己的人生,“两个11年对我的思想形成确实有决定作用。”从1968年插队开始,11年的工农兵生活;第二个11年是大学毕业后,大概是i985年到1995年,从事了11年的基层调研工作。
  那么,他的第3个11年呢?这第3个11年,他办了一本杂志,当了几年大学院长,这两者都与农村有关。
  在温铁军搭建的平台上,一批年轻人在行动,大学生支农项目是温铁军一手筹办的,这个项目中第一年参加培训的全国各地高校社团负责人就有72个,几乎包括所有的国内名牌大学。在这72个社团之下,全国高校大学生表示出更多对农村的关注,他们通过一本杂志和身边的那批人,了解关于农民的信息。
  而温铁军的路却愈走愈窄,农村版被关闭了,学院也被关了。
  笑蜀说,“他一直生活在政治和学术夹缝中。”许多人提到他多重角色的混合:官员、学者、行动者。
  有人说他像官员,因为他的演讲中总有这样的内容:我跟某某人谈过某个问题,这个“某某”一般是一个主流大学者,或是某不能说出名字的高层官员。这被解读为,他试图寻找权力的庇护,甘愿做犬儒,并日,让跟着他的人也做一个犬儒。另一种解读是,他有社会理想,但总试图通过获得权力来实现社会改良。
  作为学者,近年来,他的研究似乎“不成体系”,不属于单纯的经济学科,而是关注全球化、现代化等思想领域的话题,并被称为“新左派”代表人物之一。一位农经界的前辈甚至评价说,“他是学新闻的,不能以经济学的标准要求他。”当然,或许温铁军本身就瞧不起按照某一规范做出来的学问。
  使得他与一般学者有所区隔的是——行动,然而,他的一个个行动都遭遇挫折,甚至质疑。这既有并不多元的外在环境的原因,但也跟他特别的行动方式,以及一些让他深刻自我反省的内在因素有关。
  “他老以为可以用行动给那些知识分子一记耳光,结果却是每个人都给他一记耳光。”一个熟悉他的朋友评价说。
其他文献
1、离香港近,有事没事都可以去透透气。  2、离北京远。  3、大胆敢言的媒体,可以轻易批评一个厅级官员,在亚运会前,还能够不断批评亚运工程扰民。  4、官员经常在报纸上露脸回应市民指责,道歉。  5、相对温和、不滥权的政府,面对民众的不满,较能听取,慎用强力。  6、藏富于民。  7、强势的人大代表,经常对政府官员尖锐质询,已然形成人大代表的广州现象。  8、政府服务窗口比较按规章办事,不刁难,
“我怎么会相信占星呢?真可笑。”以前有人跟我提星座,我就会这么回他一句,带一些理性主义者的轻蔑。后来身边爱聊星座的朋友越来越多,这句话就成了,“身为一个天秤座,我怎么会相信占星呢?真可笑。”  后来我就不说这段台词了,因为我喜欢上一个笃信占星的姑娘——这是句废话,我还真没见过不信占星的姑娘。老天眷顾,她是个双子座,星座科学显示,天秤和双子是很配的。  于是我紧急恶补星座知识,研究她的星盘。当然我自
不要忘记这群特殊的孩子    就算官司打赢,孩子又能怎么样?    再次来到王宇(化名)家是北京入冬后最冷的一天。他和他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正蜷缩在暖气片的周围,不远处是一箱里头还剩几包的“伊利”牌液态奶,最便宜的那种。王宇说,今儿太冷了,明天还得出去再买一箱回来。    第一次见他是在去年的中秋节。那个时候,王宇并不避讳谈及自己的姓名、身份。现在不让了,因为他从事的工作与奶粉有关联。上次采访结束后,
非诚勿扰  其实新一年都是从年会开始的,去年是在广州一家以动物为主题的酒店里召开。  在会上,作为菜鸟,我向同事们提了3个问题:一、如何处理采访被拒绝?回答是死磕,每次多喊几声“加油,加油。”二、如何空降到一个地方,迅速渗透并和当地建立联系采访?回答是多积累经验和人脉,下笨功夫。甚至有编辑说自己当初做调查记者时,曾在大雪天里跑到人家楼下去翻垃圾桶,结果从里面找到了很多有用的“垃圾”信息。三、如果采
新年伊始,王石与潘石屹的一次正面交锋似乎想给2008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定下基调,那就是究竟是王石的“拐点论”有远见,还是潘石屹的“非拐论”占上风。  2007年第四季度,“拐点”这个词突然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2007年12月13日,有媒体曝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的老总王石在某新闻发布会上说:“同意楼市出现拐点。”舆论哗然。  但12月17日,王石在博客中表示媒体断章取义,他认为房价只是
奥巴马的获胜让他们喜极而泣,但他们仍须面对在中国的灰色生活      入夜。广州宝汉直街从白天的昏昏欲睡中苏醒过来,音乐响了,霓虹灯亮了。“走鬼”摊上冒着热气的玉米和饼给潮热的空气增添了几分粘腻感。Nap踏进熟悉的酒吧,开始拨打远方的号码,“嘿,最近还好吗……”这时,他的国家苏丹进入了上班时间,这意味着,他的生意也许就要来了。  他做生意3年,根据苏丹客户的要求,在广州搜罗货品,再运回自己的国家。
大盘股就该沉沦  大盘股沉沦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先兆,是投资者的理性决断,属好事一桩,不必扣上不理性的大帽子    今年A股市场不妙,大盘股盘整,中小盘股鸡犬升天,创出历史新高。  有人认为,出现上述情况是中国证券市场投机色彩过浓,其实不然,大盘股沉沦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先声。  9月16日,农行A股破发,再次确立大盘股向下的走势。  农行破发与大盘股盘整首先是金融去杠杆化的产物。表面原因是护盘资
一个叫“安元鼎”的脓疮爆裂了。北京警方以涉嫌“非法拘禁”和“非法经营”罪拘捕了安元鼎(全称“北京安元鼎安全防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头领。安元鼎在各地方政府和其他权力机关手上承接拘禁和押送上访人员“业务”。这是一个已经为害多时的群体性和系统性犯罪。  显然,无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政治的角度,安元鼎的“东家”,都是应该同时予以惩治的首恶。当然,这不是北京警方所能办到的事,这是整个法律和政治系统的任务
Selexyz Dominicanen法国的天堂书店    书籍与人类及空间的关系是个有意思的主题。爱书人无不希望随时随地都能“看书”——在视线所及之处看得到书。书房里有书不够,客厅、餐厅、厨房、卧室、浴室、储藏室全都得有书。在路上的爱书人,一定会毫不费力地嗅到当地书店的书香。  在法国马斯特里赫特市老城区里就有一家建在教堂里的世界上最美的书店。去法国旅行的爱书人,请一定别错过。  教堂或者停车场
法国国防部长米谢勒·阿里奥-玛丽女士参选总统的传闻由来已久,在风韵犹存的罗雅尔女士高调加入选战后,法国人对一次“玫瑰对决”的期待就空前高涨起来。2006年12月28日,阿里奥一玛丽女士终于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想象,她宣布参加2007年的总统选举。但由于料定无法在“人民运动联盟”内部举行的总统大选提名竞争中战胜强势的党主席、内政部长萨尔科奇,阿里奥一玛丽将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  法国首位女国防部长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