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富有教学机智的科学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就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于一体,组成一个和谐的科学的教学结构。结构严谨、科学合理,才能充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一、从兴趣入手,走进情境课堂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兴趣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保证。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来创设情境,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为了把握好这个环节,教师要在上课后的前几分钟,力争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使课课程导入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教学目标上来,使其迅速进入最佳学习预备状态,为接受新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实验,获取新知动机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第一,自学探究,发现问题。自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自学,探究新知,发现疑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的功用,让学生的眼、口、手、脑并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课文的主要问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讨论研究,为下一步思考质疑打下基础。第二,思考质疑,训练思维。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要正确发挥导向作用,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质疑,训练学生的思维。观察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要想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对事物作出种种推测,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即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重点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在小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类能力。这一环节教学要求学生敢想、多想、会想。学生想得多了,思维便开阔,表达的内容就丰富,想得合乎逻辑,思维能力也就发展了。第三,引导点拨,获得结论。科学结论的获得是科学课教学的核心。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进行综合、推理等思维加工,从而得出较科学的概念,这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点拨。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获得正确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便获得结论,弄清规律,形成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体会生动境地
  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节时省力,易于讲解,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强化了课堂知识的直观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在新奇的意境中已将知识掌握牢固;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设了富有吸引力的愉悦环境,也充分活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鸽子和鹰”“猫和兔”两课,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进行直观对照,让学生分析比较、动口表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而比较容易地达到理解的目的。
  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多教媒体丰富并趣化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教学的首要环节。用多媒体激趣,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增强。如“地震”一课教学,我先放了一段唐山大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知整体,再投影地震形成的活动覆幻灯片,让学生先看地震前的地貌,再看地震形成的原因(岩层断裂),最后看地震后的场面。这样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很有效果的,有利于学生自行探索、自求解决、自为研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选用电教媒体,综合运用,突破教学难点,让教法趣化。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能力,这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对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学习能力,发展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科学课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对称变色酸偶氮氟膦-PI(5-FPA-PI)与锆(Ⅳ)的显色反应及应用。在0.2~1.6mol/L盐酸介质中,辅助络合剂过氧化氢和乙二醇存在下,锆(Ⅳ)与5-FPA-PI形成组成比为1:4的稳定蓝色络合物,体
在0.4~0.6mol/L H2SO4介质中,有乳化剂OP存在下,锡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形成稳定的1∶3有色络合物,其极大吸收在510~515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ε=1.2×105,锡质量浓度在0~0.4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笔者就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提问意识。  1.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尊崇教师上课讲的内容,不敢质疑教师,从而导致学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闷在心中,无法和教师沟通,以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依
随着新课程的提出,有关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的研究成果也象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去改进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大胆地从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说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想象不落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将对音乐意境的欣赏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一、挣脱习惯思维束缚,让学生评一评“这样的教法”  教师要遵从“生本位”的教学理念,给学生评一评教师教学方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推进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政治风范、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继承他的遗志,沿着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方针逐步落实,教育已被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之中,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正在形成。重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也是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自上世纪90年代
试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锌精矿及焙砂中铅、锑、砷、铜、镉、铁、钴、镍、银、铟10种杂质元素的方法,确立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用王水溶解,为防止锑的挥发,加
在硫酸和热水浴中,Rh(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胭脂红B(A2B)褪色,由此建立了测定铑的新催化光度法.测定铑的线性范围为0~1.1μg/25mL,检出限为4.08×10-9g/mL.对1.0μgRh(
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Ce(Ⅳ)氧化偶氮胂Ⅲ(AsAⅢ)的褪色反应,加入Triton X-100可提高反应的灵敏度,褪色程度与Ce(Ⅳ)量线性相关.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Ce(Ⅳ)的新方法.结
为适应RoSH指令要求,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镀锌板中镀层镉的方法。样品用盐酸溶解后,采用标准加入法,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28.8nm处,测定镉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O.001μ